天天看点

无情抛弃!资本血洗小商家……

来源:米筐投资

推荐关注!

最近看到某券商针对美团佣金并不高、一天一亿单不是梦的讨论,着实把我的裤子都吓掉了。

券商真的不做外卖,根本不知道资本挤压劳动的苦。

他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资本利用数据如何让商家产生竞争,又如何事后压榨没有资本托底的(小)商贩,进而对小商贩开展清理运动,以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不仅外卖,还有购物与出行。

核心观点:

1,券商(机构)忽略了大厂利用商户低价竞争,特别是由小商户建立起来的生态圈,进而疯狂挤压商户利润的事实;

2,排挤的核心对象是没有资本托底的小商贩,对于小商贩的出清运动不仅仅有做外卖的小商家,还有购物与出行领域的商家;

3,这种现象会导致行业的集中度提高,小商贩要么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要么艰难生存寻找新的就业渠道;

4,互联网“创新”业务没有带来足够多的外部就业,成本的转移会加剧劳动对资本的仇视,一旦对这种仇视得不到正反馈,劳动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躺平的心态就会一进步蔓延。

1

几天前,发改委等14部门发文要求,“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

原本是引导大厂做好让利,让整个生态圈可持续发展,却被某些券商洗地,认为美团的佣金率并不高。

测算的结果约为12%,符合全国工商联“外卖平台抽拥在10%-15%区间才是餐饮企业可以接受的”提案。

他完全忽略除技术服务费和履约费之外,佣金率接近20%(有的更高),红包、活动等费用几乎完全由商家承担的事实。

无情抛弃!资本血洗小商家……

(图一,来源:申万宏源研报)

同一地区同一产品的商家只能在红包和活动上竞争,进一步压低外卖的利润空间。

与网上的卖家经历何其相似。

不得不说,券商是真的没有做过外卖,不知道资本挤压劳动的苦。

2

当然,必须承认互联网对完成商品交换带来的积极作用,让生意变的不再局限于以前特定的区域,而让商家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但是,前期通过巨额补贴圈占市场,生态圈成熟之后,不通过掌握的大量数据优化上下游的利益分配问题,而是利用手中的数据对商家和消费者宰杀令人嗤之以鼻。

这是资本对劳动伤害的第一恶。

据美团-W财报,2019年就已经实现利润净增长。

疫情的两年,让美团外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净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完全是对“新业务及其他”补贴导致的,比如美团优选、美团卖菜等。

无情抛弃!资本血洗小商家……

(图二,美团—W利润情况)

从股东的角度讲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卖家来说却很不公平。

外卖这一块儿实现利润净增长之后,理应优化处理好商家、消费者与骑手的利益分配问题,合理让利,让三者平衡,持续发展。

现实是,一边疯狂收割一边疯狂补贴占领新的市场。

无情抛弃!资本血洗小商家……

(图三,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业绩公告部分内容)

显然,外卖商家没有义务向你的其他市场“补贴”!

此外,资本的第二大恶就是人为的挑起低价竞争,然后抛弃小商家。

为了利益最大化,让有限的骑手资源更多的向高客单价的卖家倾斜,修改

佣金比率,变相的抛弃小商家。

按照2021年最新的外卖佣金率(见图一):

1,配送距离3公里以内,单价20元(以下)的小商贩佣金变高,单价越高剩的佣金更多;

2,配送距离3公里以外,单价20元(以下)的小商贩承担更高的佣金比例,单价越高,佣金比例节省的越明显。

只能说,没有规模优势客单价又低的小饭店只会在这场新的变革中慢慢失去互联网带来的市场红利,以后的餐饮更加集中于有资金有品牌的高客单价商户。

无情抛弃!资本血洗小商家……

剩下的,就看谁的成本更低!

很难想象一个卖热干面的卖家如何在成本上打败一个卖披萨的卖家,又很难想象一个卖热干面的卖家又会以怎样的砸钱方式赢得同一个地区的另一个热干面卖家?!

卷吧,尽情的卷吧。

大家都没得生意做天下才太平。

3

上述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外卖行当,还有网络购物和出行领域,特别是网购。

随着网购生态的成熟,流量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特别是13年以后。

同类型商家,比谁砸钱多、车开的好。

15年之后变的越来越魔幻。

商家互相压低价格的竞争模式,挤去了巨大的利润空间,造成供应链齐全成本更低的卖家占据整个市场。

近几年,小商家越来越意识到,无论你怎么开车,流量始终没有向你这边跑。

支出与获得的回报严重不成比例。

局面变成,“开车死得快,不开车等死”的必死局面。

也造成最近两年,网络卖家的逃离人数逐渐增多。

这不是创新带来的有效竞争,而是大厂人为的流量倾斜,造成行业集中,甚至是“垄断”。

比如某宝某多,原本木质存钱罐类目由几个小商家经营,流量分配依据店铺信用相对均衡的分配,利润也相对稳定。

低价的模式由小二挑起。

突然,某一天某个店铺低价引流,导致流量的均衡局面被打破。建立在生产端的卖家通过逐步牺牲利润空间的方式占据市场。

最后生产销售为同一个卖家,其他小卖家失业另寻他就。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做电商的真实故事。

这并非创新,因为它没有带来更大的外部性收益。

比如,汽车、飞机的出现,让原本依靠自行车邮寄东西的就业者失业,随后参与到汽车、飞机的制造和服务业中。

——这是创新带来的益处,生产效率更高效,产出更多。

现在是,原本线下的生意放到网上,低价竞争后的集中度提升迫使小卖家脱离网络销售。原本10块钱的商品经过竞争变成5块钱,线下再也干不过网上的价格,以及原本由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网络购物习惯导致线下比以前更难做。

——这是低价恶性竞争下集中度提高带来的新形势:生意紧紧围绕着更少的人做,新的就业渠道(送外卖、快递员)又承载不了更多的就业人数。

送外卖、送快递的扎堆现象成了两年疫情中的新风景。

4

原本依靠劳动创造的收入被低估,就会让更多人仇视资本。

——大厂一出事儿,支持谩骂的呼声很高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可怕的是,一旦人们建立起资本(收益能力)大于劳动的心里印象,就会重资本轻劳动,劳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叠加高房价,年轻人的佛系躺平心里就会进一步蔓延。

并非危言耸听,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每个新闻下面的留言。

当务之急,高层需要注意这种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让市场真真实实的脱虚向实。

反垄断,特别是互联网数据、为资本设置红灯,依然会成为未来监管的重点,且看后续。

~

瞅瞅那绿油油持续下跌的大厂股价,正在诉说着——

资本给我一颜色,我还资本一重锤!!

参考资料:

1,美团-W《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业绩公告》;

3,网络新闻《美团佣金究竟有多高?》。

视频号:暴躁数据

米宅矩阵中专注数据分析

了解数据背后的真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