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俄乌问题升级,全球芯片或再次面临断供?(下)

作者:充电a丶空

那为什么半导体制造产业链对乌克兰的氖气依赖性这么高呢?

虽然氖气是半导体生产中从头到尾都不可或缺的电子特气之一,但总体使用量并不高,所以市场需求总量不大。加之对这些稀有气体的提纯度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且作为钢铁行业的副产品,与钢铁行业规模深度绑定,而前苏联钢铁等重工业规模庞大,因此相关稀有气体的分离做为附属产业一直也比较强大。前苏联解体后,即演化为由俄罗斯主要进行粗气分离,乌克兰境内的企业负责精制并向全球输出的局面。此外还有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产量大且稳定,再加上成本更低,使得他的市场竞争力更强。多年来,全球市场也就逐渐形成了依赖于俄罗斯与乌克兰组成的氖、氪、氙供应链。虽然之前受疫情影响,各公司也开始寻找更多的供应商,想让产业供应链的更多样化以应对突发情况,但供应商的产品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来验证,短时间内也难以找到能够完全替代乌克兰的供应商渠道。

俄乌问题升级,全球芯片或再次面临断供?(下)

工厂

哪些国家受到影响较大?

首先,大陆是全球钢铁大国,对于这些稀有气体的纯化技术已经实现了突破,生产工艺也比较成熟,不再是能够‘卡中国脖子’的技术了。即使不进口,也基本能够实现自主供应。

俄乌问题升级,全球芯片或再次面临断供?(下)

工厂厂间

但对于美、日、韩等国家影响比较大。对于氖气等稀有气体绝大多数都依赖进口。进口的大部分也都用于半导体行业。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此前美国就针对这种情况给本国的企业发起提示,因为美国超过90%的半导体级氖气供应都来自乌克兰。除此以外,还有35%的钯来自俄罗斯。

对此,美国最大的电脑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CEO近日在采访时表示:“不用担心,我们的确有一小部分的惰性气体供应来自乌克兰,但是目前我们已经储备有大量库存,还存在多个供应源。”而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也表示其使用的氖气中只有不到20%来自乌克兰,但也在寻找其他供应商,防止断供。

俄乌问题升级,全球芯片或再次面临断供?(下)

美光科技

俄乌问题升级,全球芯片或再次面临断供?(下)

阿斯麦(ASML)

虽然短期来看,不会造成产业中断。但自疫情以来的芯片荒所带来的特种气体价格上涨的影响还没有过去。随着俄乌局势升级,可能造成相关稀有气体的供应紧张,特种气体的价格持续增长,芯片荒也得不到缓解。

俄乌问题升级,全球芯片或再次面临断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