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情抛棄!資本血洗小商家……

來源:米筐投資

推薦關注!

最近看到某券商針對美團傭金并不高、一天一億單不是夢的讨論,着實把我的褲子都吓掉了。

券商真的不做外賣,根本不知道資本擠壓勞動的苦。

他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資本利用資料如何讓商家産生競争,又如何事後壓榨沒有資本托底的(小)商販,進而對小商販開展清理運動,以保證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不僅外賣,還有購物與出行。

核心觀點:

1,券商(機構)忽略了大廠利用商戶低價競争,特别是由小商戶建立起來的生态圈,進而瘋狂擠壓商戶利潤的事實;

2,排擠的核心對象是沒有資本托底的小商販,對于小商販的出清運動不僅僅有做外賣的小商家,還有購物與出行領域的商家;

3,這種現象會導緻行業的集中度提高,小商販要麼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要麼艱難生存尋找新的就業管道;

4,網際網路“創新”業務沒有帶來足夠多的外部就業,成本的轉移會加劇勞動對資本的仇視,一旦對這種仇視得不到正回報,勞動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躺平的心态就會一進步蔓延。

1

幾天前,發改委等14部門發文要求,“引導外賣等網際網路平台企業進一步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費标準,降低相關餐飲企業經營成本”。

原本是引導大廠做好讓利,讓整個生态圈可持續發展,卻被某些券商洗地,認為美團的傭金率并不高。

測算的結果約為12%,符合全國工商聯“外賣平台抽擁在10%-15%區間才是餐飲企業可以接受的”提案。

他完全忽略除技術服務費和履約費之外,傭金率接近20%(有的更高),紅包、活動等費用幾乎完全由商家承擔的事實。

無情抛棄!資本血洗小商家……

(圖一,來源:申萬宏源研報)

同一地區同一産品的商家隻能在紅包和活動上競争,進一步壓低外賣的利潤空間。

與網上的賣家經曆何其相似。

不得不說,券商是真的沒有做過外賣,不知道資本擠壓勞動的苦。

2

當然,必須承認網際網路對完成商品交換帶來的積極作用,讓生意變的不再局限于以前特定的區域,而讓商家有了“更廣闊的市場”。

但是,前期通過巨額補貼圈占市場,生态圈成熟之後,不通過掌握的大量資料優化上下遊的利益配置設定問題,而是利用手中的資料對商家和消費者宰殺令人嗤之以鼻。

這是資本對勞動傷害的第一惡。

據美團-W财報,2019年就已經實作利潤淨增長。

疫情的兩年,讓美團外賣的收入進一步增加,淨利潤減少(甚至虧損)完全是對“新業務及其他”補貼導緻的,比如美團優選、美團賣菜等。

無情抛棄!資本血洗小商家……

(圖二,美團—W利潤情況)

從股東的角度講無可厚非,但是對于賣家來說卻很不公平。

外賣這一塊兒實作利潤淨增長之後,理應優化處理好商家、消費者與騎手的利益配置設定問題,合理讓利,讓三者平衡,持續發展。

現實是,一邊瘋狂收割一邊瘋狂補貼占領新的市場。

無情抛棄!資本血洗小商家……

(圖三,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個月業績公告部分内容)

顯然,外賣商家沒有義務向你的其他市場“補貼”!

此外,資本的第二大惡就是人為的挑起低價競争,然後抛棄小商家。

為了利益最大化,讓有限的騎手資源更多的向高客單價的賣家傾斜,修改

傭金比率,變相的抛棄小商家。

按照2021年最新的外賣傭金率(見圖一):

1,配送距離3公裡以内,單價20元(以下)的小商販傭金變高,單價越高剩的傭金更多;

2,配送距離3公裡以外,單價20元(以下)的小商販承擔更高的傭金比例,單價越高,傭金比例節省的越明顯。

隻能說,沒有規模優勢客單價又低的小飯店隻會在這場新的變革中慢慢失去網際網路帶來的市場紅利,以後的餐飲更加集中于有資金有品牌的高客單價商戶。

無情抛棄!資本血洗小商家……

剩下的,就看誰的成本更低!

很難想象一個賣熱幹面的賣家如何在成本上打敗一個賣披薩的賣家,又很難想象一個賣熱幹面的賣家又會以怎樣的砸錢方式赢得同一個地區的另一個熱幹面賣家?!

卷吧,盡情的卷吧。

大家都沒得生意做天下才太平。

3

上述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外賣行當,還有網絡購物和出行領域,特别是網購。

随着網購生态的成熟,流量成為商家的必争之地,特别是13年以後。

同類型商家,比誰砸錢多、車開的好。

15年之後變的越來越魔幻。

商家互相壓低價格的競争模式,擠去了巨大的利潤空間,造成供應鍊齊全成本更低的賣家占據整個市場。

近幾年,小商家越來越意識到,無論你怎麼開車,流量始終沒有向你這邊跑。

支出與獲得的回報嚴重不成比例。

局面變成,“開車死得快,不開車等死”的必死局面。

也造成最近兩年,網絡賣家的逃離人數逐漸增多。

這不是創新帶來的有效競争,而是大廠人為的流量傾斜,造成行業集中,甚至是“壟斷”。

比如某寶某多,原本木質存錢罐類目由幾個小商家經營,流量配置設定依據店鋪信用相對均衡的配置設定,利潤也相對穩定。

低價的模式由小二挑起。

突然,某一天某個店鋪低價引流,導緻流量的均衡局面被打破。建立在生産端的賣家通過逐漸犧牲利潤空間的方式占據市場。

最後生産銷售為同一個賣家,其他小賣家失業另尋他就。

這是發生在我身邊做電商的真實故事。

這并非創新,因為它沒有帶來更大的外部性收益。

比如,汽車、飛機的出現,讓原本依靠自行車郵寄東西的就業者失業,随後參與到汽車、飛機的制造和服務業中。

——這是創新帶來的益處,生産效率更高效,産出更多。

現在是,原本線下的生意放到網上,低價競争後的集中度提升迫使小賣家脫離網絡銷售。原本10塊錢的商品經過競争變成5塊錢,線下再也幹不過網上的價格,以及原本由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網絡購物習慣導緻線下比以前更難做。

——這是低價惡性競争下集中度提高帶來的新形勢:生意緊緊圍繞着更少的人做,新的就業管道(送外賣、快遞員)又承載不了更多的就業人數。

送外賣、送快遞的紮堆現象成了兩年疫情中的新風景。

4

原本依靠勞動創造的收入被低估,就會讓更多人仇視資本。

——大廠一出事兒,支援謾罵的呼聲很高就是最好的證明。

更可怕的是,一旦人們建立起資本(收益能力)大于勞動的心裡印象,就會重資本輕勞動,勞動的積極性就會降低。疊加高房價,年輕人的佛系躺平心裡就會進一步蔓延。

并非危言聳聽,真真實實地發生在每個新聞下面的留言。

當務之急,高層需要注意這種情況,并采取有效措施,讓市場真真實實的脫虛向實。

反壟斷,特别是網際網路資料、為資本設定紅燈,依然會成為未來監管的重點,且看後續。

~

瞅瞅那綠油油持續下跌的大廠股價,正在訴說着——

資本給我一顔色,我還資本一重錘!!

參考資料:

1,美團-W《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個月業績公告》;

3,網絡新聞《美團傭金究竟有多高?》。

視訊号:暴躁資料

米宅矩陣中專注資料分析

了解資料背後的真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