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之前,需要先说一说太岁。
太岁是一种神煞。姑且可以理解为,是属于星体之间合力产生的影响。十二个方位,每年挪动一下,其它十一个空位,也有神煞去占领的。它们合起来叫做岁前十二神。
依次为:太岁,太阳,丧门,太阴,官符,死符,岁破,龙德,白虎,福德,吊客,病符。
十二种力量,分别带来的影响不同。
比如,问事情遇到病符,那就是容易旧事重提,翻旧账;问病遇到它,那就是老病复发等等,和神鬼没有关系。
他不是大家所说的,是一颗虚拟星。和木星并无太大关系。
太岁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岁阴和岁阳,相合之于正月,定义为太岁。也是第一个太岁的开始,往后依次往下排。
什么是岁阴和岁阳?《尔雅 · 释天》里面记载了。
“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
很明显,岁阳就是十天干。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
岁阴就是十二地支。
岁阴
《史记 · 天官书》:“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
《史记 · 天官书》里面直接描述了。
十二地支,就是用北斗七星的勺把,不同时间指向不同方向,用来建立时节的。
举个例子,今年是壬寅年,地支是寅,那么寅年的寅月,斗柄会指向寅的方向。换句话说就是,今年的农历一月,斗柄会指向,东北方偏东的位置。
明年是癸卯年,地支是卯,那么卯年的卯月,斗柄会指向卯的方向。换句话说就是,明年的农历二月,斗柄会指向,东方的位置。
这就是北斗星在十二地支的作用,也就是岁阴。
岁阳
岁阳就是天干,天干为什么是十个?这十个是如何和天象联系起来的?这个问题,我真的是快把脑壳给想炸了,相关古籍资料也没找到。
最后,我觉得比较靠谱的答案,就是七政四余。
七政四余一共十一颗星体,去掉太阳,就是十颗。这十个在太阳的带领下,进行转动。怎么转变成天干呢?我觉得,就是天干化耀的问题了。
天干化耀
理由是什么?
我们常说太岁,太岁,一般说的都是地支的太岁。比如今年寅年,寅为虎,属虎的犯太岁。
但是别忘了今年全称是壬寅年,还有天干,壬也是太岁。
有一个概念叫做岁德合(百度上写的还是挺清楚的)。一般用于催福的。
举个例子2021年是辛丑年,辛也是太岁,丙辛合,岁德在丙。在二十四山丙德方向,择吉日,放一个符合辛金象义的东西,比如珠宝,保险柜之类的。来达到催福催贵的效果。(今年别乱搞啊,今年对应的位置有三煞)。
我们用上面天干化耀的角度来看,辛年,辛为紫气,丙为木星,丙就是辛的天贵,这就对的上了。
我还是觉得,十天干源于此的说法,与其它的一些东西不冲突。至于有些人说,古人脑袋一拍,人有十个脚趾头…
七政四余找个老大,选个代表,那就是太阳。
岁阳和岁阴,其实就是太阳和北斗七星的关系,站在地球上看,一个正着转,一个逆着转,就是一阴一阳。
因为北斗星,转一圈十二个月,所以有时候人们就会用月亮的名字,来替代它,也就是太阴。
我们从这可以看到,太岁和木星关系非常非常小,但是为什么把木星命名为太岁呢?
我在司马迁的《史记》上,看到了一些东西,我想这应该就是原因吧。
古人认为,木星的对地上的人民影响最大。
众多星体中,司马迁只把木星,每一年所在的位置都给写出来了,金星、水星、火星、土星,都没这个待遇。
单阏岁:岁阴在卯,星居子。以二月与婺女、虚、危晨出,曰降入。大有光。其失次,有应见张。其岁大水。
执徐岁:岁阴在辰,星居亥。以三月与营室、东壁晨出,曰青章。青青甚章。其失次;有应见轸。岁早,旱;晚,水。
大荒骆岁:岁阴在巳,星居戌。以四月与奎、娄晨出,曰跰踵。熊熊赤色,有光。其失次,有应见亢。
比如说:单阏年,岁阴在卯,木星在子的位置。
如果二月的时候,天上的木星,出现了某种特殊情况,那么今年就会发大水…
岁,这个字的意义占比很重,关乎民生。
而木星的运动,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以此将木星命名为岁星。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木星的远动周期,很接近12年。以木星为参照物,计算年份可以省很多力气,只不过需要定期进行“超辰”修改(没有北斗七星好使)。
我想,这些应该就是木星为什么叫太岁的原因了吧。
拓展延伸
我估计有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摄提格,单阏,执徐”这些都是啥东西,听着很拗口,还有人认为,这是不是从哪谐音过来的。
答案是否定的。这些名字给我感觉是,很有秦汉风,甚至是往前战国。
比如孔子的徒弟:宰予、漆雕开、罕父黑、公皙哀…那时候的名字,都很别扭。我们简单的翻译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岁阴,在子曰:困顿。
子月,就是阴历十一月份,那时候正值寒冬。差不多刚过了冬至的时候,那时候大地刚萌发出了一丝阳气,种子开始苏醒,但是依旧天寒地冻的。种子就像被困住了一样。想挣脱,又无力。这个状态我们称之为,困顿。
比如岁阴,在丑曰:赤奋若。
赤,赤落落,赤条条。 奋为奋力,奋斗。若就是好像的意思。
丑月,也就是阴历十二月份,那时候,大地暖气逐渐增多,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了,刚奋力的钻出地面,赤条条的。所以叫做赤奋若。
岁阴,在寅曰:摄提格。
摄为摄取,提取。格为格局。
寅月,正月,也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植物脱离了生根发芽的阶段,已经开始四处吸取能量,准备开始茁壮成长了。
《史记》上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之所以称为摄提,是由于它们正当斗杓所指的方向之下,被斗杓所提携,以建明时节,所以又有“摄提格”的名号。
我们可以参照一棵植物的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来翻译这些拗口的名词。同理,岁阳也是一样的。
比如:在壬曰玄黓。
玄为不真实的,黓为黑色的。
然后,再联想一下天干壬的象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