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個之前,需要先說一說太歲。
太歲是一種神煞。姑且可以了解為,是屬于星體之間合力産生的影響。十二個方位,每年挪動一下,其它十一個空位,也有神煞去占領的。它們合起來叫做歲前十二神。
依次為:太歲,太陽,喪門,太陰,官符,死符,歲破,龍德,白虎,福德,吊客,病符。
十二種力量,分别帶來的影響不同。
比如,問事情遇到病符,那就是容易舊事重提,翻舊賬;問病遇到它,那就是老病複發等等,和神鬼沒有關系。
他不是大家所說的,是一顆虛拟星。和木星并無太大關系。
太歲怎麼确定下來的呢?

歲陰和歲陽,相合之于正月,定義為太歲。也是第一個太歲的開始,往後依次往下排。
什麼是歲陰和歲陽?《爾雅 · 釋天》裡面記載了。
“太歲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
很明顯,歲陽就是十天幹。
“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阏,在辰曰執徐…”;
歲陰就是十二地支。
歲陰
《史記 · 天官書》:“攝提者,直鬥杓所指,以建時節,故曰攝提格”。
《史記 · 天官書》裡面直接描述了。
十二地支,就是用北鬥七星的勺把,不同時間指向不同方向,用來建立時節的。
舉個例子,今年是壬寅年,地支是寅,那麼寅年的寅月,鬥柄會指向寅的方向。換句話說就是,今年的農曆一月,鬥柄會指向,東北方偏東的位置。
明年是癸卯年,地支是卯,那麼卯年的卯月,鬥柄會指向卯的方向。換句話說就是,明年的農曆二月,鬥柄會指向,東方的位置。
這就是北鬥星在十二地支的作用,也就是歲陰。
歲陽
歲陽就是天幹,天幹為什麼是十個?這十個是如何和天象聯系起來的?這個問題,我真的是快把腦殼給想炸了,相關古籍資料也沒找到。
最後,我覺得比較靠譜的答案,就是七政四餘。
七政四餘一共十一顆星體,去掉太陽,就是十顆。這十個在太陽的帶領下,進行轉動。怎麼轉變成天幹呢?我覺得,就是天幹化耀的問題了。
天幹化耀
理由是什麼?
我們常說太歲,太歲,一般說的都是地支的太歲。比如今年寅年,寅為虎,屬虎的犯太歲。
但是别忘了今年全稱是壬寅年,還有天幹,壬也是太歲。
有一個概念叫做歲德合(百度上寫的還是挺清楚的)。一般用于催福的。
舉個例子2021年是辛醜年,辛也是太歲,丙辛合,歲德在丙。在二十四山丙德方向,擇吉日,放一個符合辛金象義的東西,比如珠寶,保險櫃之類的。來達到催福催貴的效果。(今年别亂搞啊,今年對應的位置有三煞)。
我們用上面天幹化耀的角度來看,辛年,辛為紫氣,丙為木星,丙就是辛的天貴,這就對的上了。
我還是覺得,十天幹源于此的說法,與其它的一些東西不沖突。至于有些人說,古人腦袋一拍,人有十個腳趾頭…
七政四餘找個老大,選個代表,那就是太陽。
歲陽和歲陰,其實就是太陽和北鬥七星的關系,站在地球上看,一個正着轉,一個逆着轉,就是一陰一陽。
因為北鬥星,轉一圈十二個月,是以有時候人們就會用月亮的名字,來替代它,也就是太陰。
我們從這可以看到,太歲和木星關系非常非常小,但是為什麼把木星命名為太歲呢?
我在司馬遷的《史記》上,看到了一些東西,我想這應該就是原因吧。
古人認為,木星的對地上的人民影響最大。
衆多星體中,司馬遷隻把木星,每一年所在的位置都給寫出來了,金星、水星、火星、土星,都沒這個待遇。
單阏歲:歲陰在卯,星居子。以二月與婺女、虛、危晨出,曰降入。大有光。其失次,有應見張。其歲大水。
執徐歲:歲陰在辰,星居亥。以三月與營室、東壁晨出,曰青章。青青甚章。其失次;有應見轸。歲早,旱;晚,水。
大荒駱歲:歲陰在巳,星居戌。以四月與奎、婁晨出,曰跰踵。熊熊赤色,有光。其失次,有應見亢。
比如說:單阏年,歲陰在卯,木星在子的位置。
如果二月的時候,天上的木星,出現了某種特殊情況,那麼今年就會發大水…
歲,這個字的意義占比很重,關乎民生。
而木星的運動,更是與民生息息相關。以此将木星命名為歲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木星的遠動周期,很接近12年。以木星為參照物,計算年份可以省很多力氣,隻不過需要定期進行“超辰”修改(沒有北鬥七星好使)。
我想,這些應該就是木星為什麼叫太歲的原因了吧。
拓展延伸
我估計有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攝提格,單阏,執徐”這些都是啥東西,聽着很拗口,還有人認為,這是不是從哪諧音過來的。
答案是否定的。這些名字給我感覺是,很有秦漢風,甚至是往前戰國。
比如孔子的徒弟:宰予、漆雕開、罕父黑、公皙哀…那時候的名字,都很别扭。我們簡單的翻譯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歲陰,在子曰:困頓。
子月,就是陰曆十一月份,那時候正值寒冬。差不多剛過了冬至的時候,那時候大地剛萌發出了一絲陽氣,種子開始蘇醒,但是依舊天寒地凍的。種子就像被困住了一樣。想掙脫,又無力。這個狀态我們稱之為,困頓。
比如歲陰,在醜曰:赤奮若。
赤,赤落落,赤條條。 奮為奮力,奮鬥。若就是好像的意思。
醜月,也就是陰曆十二月份,那時候,大地暖氣逐漸增多,種子已經生根發芽了,剛奮力的鑽出地面,赤條條的。是以叫做赤奮若。
歲陰,在寅曰:攝提格。
攝為攝取,提取。格為格局。
寅月,正月,也就是現在這個時間,植物脫離了生根發芽的階段,已經開始四處吸取能量,準備開始茁壯成長了。
《史記》上還有另外一個說法,之是以稱為攝提,是由于它們正當鬥杓所指的方向之下,被鬥杓所提攜,以建明時節,是以又有“攝提格”的名号。
我們可以參照一棵植物的出生到死亡的全過程,來翻譯這些拗口的名詞。同理,歲陽也是一樣的。
比如:在壬曰玄黓。
玄為不真實的,黓為黑色的。
然後,再聯想一下天幹壬的象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