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特约作者 |蔡杰

编辑 |田淼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于进入中国多年的戴姆勒来说,有些不同,因为北京奔驰销量罕见的下滑了8.2%。而刚刚过去的1月份,北京奔驰的零售销量又一次同比下滑13.1%,事态看起来似乎有些严重。但其实还好,下滑的原因,官方已经做了解释,主要还是芯片短缺造成的,而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始终会是豪华品牌在华业务增长的支撑点,长期看仍旧是乐观的。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北京奔驰带给戴姆勒的奇迹

2005年8月以前,作为全球豪华品牌代表的奔驰,进入中国均以进口为主。此后,戴姆勒与北京汽车合资,让其能够以更好的性价比,更快速的占领了中国市场,同时也保证了更高的毛利率。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北京奔驰诞生那一年,奔驰轿车在全球的销量为107.8万台,其中中国市场销量1.15万台,占比仅为1.07%;时间到了2021年,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奔驰在华销量仍然达到了758,863台,1几年间翻了66倍,中国市场在其全球销量的占比,也达到了36%。而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生产的奔驰汽车,销量从最初的0%提升到了74%,2021年为561,008台。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以上也只算是北京奔驰的直接贡献,客观讲,北京奔驰多年来对于中国市场的耕耘,无论品牌,还是渠道,都给予了奔驰进口车型的销售以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使得戴姆勒在华销量,能够超越奥迪,逼近宝马。2005年前,奔驰在大陆地区销量约是宝马的5%,是奥迪的20%。而如今却能够并驾齐驱,北京奔驰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北汽是北京奔驰最大的受益方

当然,17年来,在合资中获益的不只是戴姆勒,北汽应该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北京奔驰的销量约占奔驰(含Smart)在全球销量的26%,但却占到了北汽股份营收的95%以上。所以有人认为,没有北京奔驰的北汽股份,基本就“啥也不是”了。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根据戴姆勒财报及其于北京奔驰的股比推算,2020年北京奔驰的净利润约为220亿人民币左右,其中归属北汽股份的利润约为114亿,而根据北汽股份当年的财报显示,其全年净利润为129.6亿元,这也意味着北汽股份的净利润中,有88%是北京奔驰给的。多年来,北汽体系内的自主技术、产品和品牌,能够不断的投入发展,与北京奔驰创造的巨额利润贡献是分不开的。逐层上交的利润,会再次统筹拨配,甚至于连年巨额亏损的北汽蓝谷重组增资中,都可能有北京奔驰的利润影子。所以,把成立了17年之久的北京奔驰,有人形容为是北汽发展的“粮仓”、“利润奶牛”,或者各种业务的“基石基金”,倒是不为过。尤其是最近几年,北汽自主品牌,尤其是北汽新能源的发展不顺,巨额亏损给北汽带来了巨大挑战,又恰逢北京现代这几年持续低迷,北京奔驰几乎独自扛下了所有。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托起北京奔驰的人

如果说托起北汽的是北京奔驰,那么托起北京奔驰的人,应该就是陈巍了,5年时间把北京奔驰在北汽股份营收中的占比,从73%提升到了95%以上。差不多也刚好是5年前的这个时间点,陈巍接替陈宏良,出任北京奔驰高级执行副总裁,开启了彼此一个新的时代。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陈巍的履历显示,其是一个出身于生产管理领域的领导者,曾任汽车工程及制造部总监兼总装车间经理、生产总监、制造总经理等职,出任北京奔驰中方“一把手”前,是北京奔驰生产制造副总裁。生产型领导者,往往对于事务会精益求精,或许正是这种“工匠”主义追求,让陈巍在5年间,能够带领北京奔驰销量翻倍。而同期内,一汽-奥迪的增长率仅约为2%,可见陈巍对于北京奔驰的意义,以及对北汽的价值。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当然,对于北汽集团做出巨大贡献的北京奔驰负责人,不止陈巍一个,无论是其前任陈宏良,还是前前任蔡速平,履职期间也都非常出色,所以届满后均得到了更大的舞台。陈宏良从北京奔驰走后,出任北汽股份总裁,而蔡速平2014年离任后,则高升为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而如今5年已满,如果换届,陈巍按惯例也会如同前任一样,“高升”集团,以其对北汽的贡献,成为副总经理应该不在话下。不过至今迟迟没有动静,也有外界猜测,由于去年北京奔驰业绩下滑,假如陈巍届满后岗位调整,可能会存在一些变数。不过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比较小,毕竟芯片短缺导致的下滑,属于“天灾”,连戴姆勒都“认”,北汽也没有理由会归咎于一个自己人。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今年1月份的北汽集团晋升了两个副总经理,分别是原北汽新能源一把手,和原北汽福田一把手。前者忽略其在北京现代的糟糕业绩不算,只算其带领下的北汽蓝谷,两年下来赔了100来亿人民币,业务毫无起色,市场占有率加速下滑的曲线,颇为难堪;后者的财报看一下,情况也不理想。而每年赚100多亿,供大家养家的陈巍却落选,这让外界颇为意外。当然也有另外一种猜测,陈巍不一定会走蔡速平的路线,升任北汽集团副总经理,也可能会在北汽股份内,走陈宏良的路线。

展望|北汽的利润支柱,北京奔驰和陈巍,会拥有怎样的2022

虽然还没有结论,但无论怎样,按惯例应该会比较快揭晓,而对于人才有些“凋零”的北汽来说,梯队的建设一直在外界看来不如上汽,甚至不如广汽,这样一来,如何最大化的发挥陈巍们的价值,才是发展的根本。而对于北京奔驰,和陈巍的未来,笔者持续看好。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属于“2022年展望系列”之一,特约作者:蔡杰,编辑:田淼,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