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Neuro-Onc|新型分子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中的重要意义

撰文 | 尉嘉斌 责编 | 周叶斌

中枢神经系统(CNS)罕见胚胎性肿瘤的分类一直是个难题,在过去几年中也有修改。由于诊断标准特异性有限以及较高的误诊率,“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NS-PNET)被世卫组织从CNS肿瘤的分类(2016修订版)中删除。

在先前有关CNS-PNET的队列研究中,通过DNA甲基化分析重新评估,许多肿瘤可以根据表观遗传学分为特定的几类肿瘤,已知的有多层花环的胚胎肿瘤(ETMR)、高级别胶质瘤(HGG)等。根据特定的DNA甲基化特征和基因改变,研究人员又发现了4种特殊类型的CNS-PNET,其中一种在形态上与中枢神经母细胞瘤相似,并含有染色体重排,导致FOXR2基因表达增加,据此将其命名为CNS NB-FOXR2。

2021年9月,由Katja von Hoff团队等多家儿童肿瘤研究中心联合发表于Neuro-Oncology题为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improved molecular diagnostics for rare CNS embryonal tumor entities: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的文章,通过DNA甲基化阵列分析了被诊断为CNS-PNET的肿瘤样本,发现通过新的分子分型可以进一步区分CNS-PNET患者的预后,揭示了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胚胎肿瘤分子诊断鉴别的重要性。

Neuro-Onc|新型分子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中的重要意义

从收集的307个样本中,研究人员筛选了108个CNS NB-FOXR2样本和58个ETMR样本进行研究。其中颅髓照射(CSI)和化疗(CT)联合治疗后CNS NB-FOXR2患者总体存活率增高,但复发和疾病相关死亡的风险增加。

Neuro-Onc|新型分子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中的重要意义

CNS NB-FOXR2的拷贝数概况、性别比例、首次诊断的年龄分布、肿瘤位置、治疗及转归

大多数ETMR患者的高度侵袭性和治疗耐受性,同时也观察到部分ETMR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根据此处进行的分析,没有检测到与有利结果相关的分子特征。

Neuro-Onc|新型分子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中的重要意义

拷贝数概况、性别比例、首次诊断的年龄分布、肿瘤位置、治疗及转归

在CNS-PNET再评估队列中,总的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40%±3%和51%±3%。具有不同分子信息诊断的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不同。

CNS NB-FOXR2患者的生存率最高(5年PFS和OS分别为69%±9%和86%±7%)(见下图C,D)。在CNS NB-FOXR2患者的扩展队列中观察到相似的生存率(5年PFS和OS:57%±10%;85%±5%)。结合两个CNS NB-FOXR2队列,5年PFS和OS分别为63%±7%和85%±5%。在这个队列中,没有观察到根据初始分期在存活率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在CNS-PNET再评估队列中,ETMR患者(5年PFS和OS:18%±6%;24%±6%)和HGG患者(5年PFS和OS:22%±7%;25%±7%)存活率最低。出现转移的ETMR患者(术后没有残留肿瘤)5年PFS和OS分别为25%±10%和34%±11%,20名完全切除的非转移患者的PFS和OS均为34%±11%,而13名有转移患者的PFS和OS均为8%±7%。

Neuro-Onc|新型分子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中的重要意义

不同分子分型下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综上,这项回顾性研究是对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行为和治疗相关结果的综合分析,并基于DNA甲基化的分类对临床数据做汇集和结构化分析。研究数据显示,除了高级别胶质瘤外,ETMR也是首次被列为“CNS-PNET”预后不良的原因。与ETMR相比,CNS NB-FOXR2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更优,高达85%。数据提示颅髓照射的使用很可能是CNS NB-FOXR2患者良好生存的重要前提。ETMR患者发病年龄较小,且大多数患者出现治疗难治性进展,与治疗方式无关。

此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发展CNS NB-FOXR2和ETMR的分子诊断分化与实体特异性前瞻性试验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罕见的CNS胚胎性肿瘤提供新的思路。

撰文

责编

制作

排版 | Sheila 校对 | uu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