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读后‖万建强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书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读后‖万建强

《南昌起义史料札记》读后

万建强

【书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读后‖万建强

2022年2月18日,收到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周根保同志编著、中共党史出版社最新公开出版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边看边思,有感而发,有如下感想:

一、著书立说、精神可嘉

周根保同志是一位年过七旬、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军人、老共产党员。他长期在军队中担任军事主官,能干、会讲是强项,可以说他的写不如讲。退休后,他在担任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的十年期间,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军队的热爱,对南昌起义历史研究的兴趣和执着探究的精神,翻阅查找大量有关南昌起义的资料,走访参加过南昌起义前辈的后代和省内外的党史、军史专家学者,先后编写了十几本有关南昌起义历史和八一精神研究的书籍,实现了他从说到写的飞跃和为党、为军队、为人民著书立说的梦想,其精神可敬可佩。

【书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读后‖万建强

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周根保

二、谋篇布局、构思新颖

这本新书新在不是一本高深的理论学术专著,也不是一本纯史料汇编,更不是一本博人眼球的名人轶闻传记,而是一本融史料性、研究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好书,是非专业读者了解南昌起义历史的通俗读本。

书的开篇提出问题,上篇和中篇用真知灼见回答问题,下篇是作者理论上的思考和升华。作者不局限于已有的定论,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如:过去史书上讲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大都是从中国共产党内部找原因;而作者提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形势误判,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从大历史观角度,揭示了南昌起义发生的国际背景。

三、史料丰富、真实可信

作者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写作时参考了19部著作,引用了当年保留下来的历史文献史料和起义参加者的回忆录。该书围绕南昌升起的军旗是怎样插上井冈山这一过程,客观记述了南昌起义从胜利,到南下受挫折,再走向新胜利的全景,还原了南昌起义的历史原貌,阐释了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而且书中所提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都有注释,说明出处,有据可查。

【书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读后‖万建强

四、重点突出、观点鲜明

全书除了对南昌起义作全景式解读外,突出了南昌起义功在第一枪,功在上井冈,功在铸军魂;突出了“听党指挥,坚定信念”是人民军队建军大业基石的主题,旗帜鲜明地回答了社会上和一些文艺作品中对南昌起义误读误解的问题。

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该书装帧精美,文笔朴实生动,书中还配有几十幅珍贵图片,是一本供机关党员干部、部队指战员和大中学校学生阅读的好书。

掩卷之后,我感到美中不足之处有两点:

一、书中上篇内容只有2节,而中下篇均有3节;上篇对南昌起义的酝酿决策过程中究竟是谁首先提出来的?是在哪次召开的中央常委会议上决定周恩来为前委书记的?如何正确评价“第一次九江会议”及李立三对南昌起义的历史性贡献等问题,叙述交待得不够清晰。

二、书中的下篇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到了“八一精神”;在结语的最后一句又提到了“南昌起义精神”。这两种精神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至今没有一席之地?

期待着作者和有志于南昌起义历史研究的同仁们,进一步深化研究,争取在纪念建军100周年之前拿出一部更全面、更系统、更权威的《南昌起义全史》,让“八一精神”“南昌起义精神”或“建军精神”列入我党的精神谱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万建强(江西省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书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读后‖万建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