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芜湖这位爱读书的老人,是个“富翁”!

2月24日,芜湖迎来久违的太阳。初霁后的江城碧空如洗,芜湖中江公园的游人也多了起来,不少附近的市民来到公园散步、游玩,也有一些市民来到公园内的中江书苑,沐浴着阳光、嗅闻着书香。

芜湖这位爱读书的老人,是个“富翁”!

就在距离书苑不远的地方,72岁的环卫工张为成正在河道边清理落叶:身穿橙色工作服的他,手持一柄草耙,将四散飘落的树叶拢到一起,神态自若、神情专注。

芜湖这位爱读书的老人,是个“富翁”!

因为媒体的报道,在中江公园,张为成已经有了点小名气,偶尔也有路过的行人认出他,知道这是位爱读书的老人。

“有人看到报道后,特地给我打来电话,我说这一点也不算什么!”老人笑着摆手,十分不好意思。老人辛勤劳动的身影,和周围的景致一道,融合成为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寻常日子里的“诗意生活”

人们常常说“诗与远方”,但在张为成看来,诗意的生活就在踏实的寻常日子里。张为成是沈巷镇的一位农民,近几年搬到市区和家人一起居住。去年2月,老人在家闲不住,于是便来到芜湖园林集团做了一名保洁工人,每天从清晨7点半工作到傍晚四点半。在一些人看来,古稀之年正是在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的的年纪,张为成却不这么看:“身体好好的,能劳动,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在采访中,老人表现得乐观且知足。

芜湖这位爱读书的老人,是个“富翁”!

“从来没想到可以在城市书房免费借书,这实在是太方便了。真的很感谢政府!”老人提到读书,不自觉地笑意盈盈。虽然小学毕业就辍学,但是老人爱读书的习惯一直延续了下来。

他将爱读书称为 “天性”,将读书后举一反三、心领神会称之为“悟性”。“作者结合时代塑造人物,总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老人谈到自己刚读完的余华小说《兄弟》,打开了话匣子:“这本书分上下两部,上部是我经历过、印象深刻的时代,我看得就快一些。我还打算再看一遍加深理解。”张为成自我打趣地说道:“我们年纪大了,看得慢又忘得快,就多读几遍。”他表示,以前喜欢看文史类的书籍,现在看小说比较多,老舍、茅盾、余华都是他颇为喜爱的作家。

白天辛勤劳作,将公园打扫得干净整洁;晚上捧着一本书,在灯下慢读细品——张为成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张弛有度,颇具诗意。

全城悦读 芜湖之幸

张为成与书的结缘,映照出江城无数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得”的精神追求,同样也引起很多爱读之人的共鸣。

芜湖这位爱读书的老人,是个“富翁”!

在大江资讯的后台,也有很多市民被这位老人质朴的言行感染甚至感动。网友“苹州烟雨”留言称:“受这个视频和老人的影响,我中午去了趟中江书苑,坐在那里静静地看书,很久没有这样了。然后借了本带回去看。离开的时候,我远远看到了张师傅,从心里谢谢他,每个人都可以影响别人。”

芜湖这位爱读书的老人,是个“富翁”!

另一名网友“老海”也留言表示:“可能这位保洁老人的物质生活不太富裕,但他的精神世界绝对是丰盈的,那是书籍带给他的财富。城市赋予了我们巨大的精神资源,使妇孺老幼皆可用书籍来充盈生活,此乃芜湖市民的一大幸事!”

共建共享人民城市

芜湖越来越多高颜值的城市书房,不仅成为城市新的网红打卡地,也探索出城市书房的“芜湖模式”;不仅让芜湖成为一座“爱阅之城”,也生动诠释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芜湖这位爱读书的老人,是个“富翁”!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总要做个有用的人。即便生活有时遭遇短暂的低谷,很快也会过去。你付出得多,得到的就多。”张为成说,这是他在读书和生活中悟出的道理。老人坦言,每天将公园打扫得干净整洁,他的心情就很好。

在芜湖,像张为成这样的城市建设者,正在成为城市建设成果的享用者。

“张大爷在我们这借书,以前不知道怎么借书,我们帮他操作的。他喜欢看书,还书也很及时。而且他很敬业,不占用工作时间读书。”中江书苑的店长王景告诉大江资讯记者,张为成对书十分爱惜,每次借还书的时候,都将书放在一个布袋里,还来的书籍书角从未翻转折叠过,都很干净整洁。

芜湖这位爱读书的老人,是个“富翁”!

“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到我们这来看书和借书。我们这里有适合小朋友的绘本,家长可以给孩子读绘本或者借回家。也有不少像张大爷这样七八十岁的老人过来借阅图书。”王景表示,“城市书房的性质是公益性的,我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为像张大爷这样本身就是建设城市、维护城市文明形象的人提供服务,能够为丰富他们的心灵精神出一份力,我们觉得挺荣幸的,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服务更多的人。”

▍记者:李婷维 饶姣姣 文/摄

▍编辑:邢嘉

芜湖这位爱读书的老人,是个“富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