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妇产科迎来“寒冬”,民营医院的处境更艰难

作者:财先说
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妇产科迎来“寒冬”,民营医院的处境更艰难
文/BU 审核/子扬 校对/知秋

近年来,民营医院丧失患者信任、被资本抛弃,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公布的数据,2020年,大陆公立医疗机构的亏损为22亿元;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整体亏损竟然有将近1300亿元。

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让民营医院的日子更是艰难,妇产行业“寒冬”已至。

妇产行业迎寒冬

近年来,随着妇女生育意愿的降低,新生儿出生率不断降低。据卫生健康事业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大陆迎来生育小高峰,全国住院分娩的活产数为1846万;而在2020年时,这一数字却缩减至1203万。

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妇产科迎来“寒冬”,民营医院的处境更艰难

这让以往火热的妇产行业逐渐降温,医院的妇产科由此受到不小的冲击,妇产医院受到的冲击更是严重。这让本就境况不佳的民营医院,处境更为艰难。

妇产专科医院是民营医院的起手式,因此随着民营医院的火热,民营妇产专科医院的数量也不断增长。到2014年时,大陆民营妇产专科医院的数量已经从2003年时的23家,增长至460多家。

2016年,“二孩”政策的开放更是创造了一个生育小高峰,“一床难求”的问题骤然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业界对于产妇儿市场大为看好,加码妇产行业。

不少民营妇产医院忙着搭建团队、拓展床位,等着瓜分二孩政策带来的红利。

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妇产科迎来“寒冬”,民营医院的处境更艰难

然而,二孩政策带来的生育高峰十分短暂,新生儿出生率在此后的几年里,继续延续下滑态势。如此一来,多出来的床位没了用处,搭建好的团队成了医院的负担,妇产行业因此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不少民营医院因错误判断行业形势,而受损严重,非但没能吃到蛋糕,反而将自己拖入了深渊。近年来,不少民营妇产医院的经营情况不容乐观,有甚者年收入从此前的千万元左右,缩水至如今的百万元。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滑,民营妇产医院在寒冰之中也越陷越深,行业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民营医院谋求转型

在妇产行业萧条的情况下,不少民营医院谋求生存,有些直接选择关掉妇产部门,而有些则琢磨起了转型。

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妇产科迎来“寒冬”,民营医院的处境更艰难

虽然大陆新生儿数量逐渐下降,但是孕妇对于怀孕期间不断提升的需要,让不少妇产医院看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为此,不少妇产医院做起了产后康复、月子会所的生意。在这里,产妇可以进行产后修复与养护,医院会为产妇提供月子餐、盆底康复、子宫复旧等多种服务。

这种转型让不少妇产医院重获新生,有了继续发展下去的动力。

除了谋求转型之外,提升服务质量与医疗水平也是许多民营妇产医院的生存之道。为此,很多民营医院以客户需求为基础,做精细化服务,从小细节上做起提升产妇的感受。

同时,许多民营医院还努力吸纳行业人才,着力构建起专业医疗团队,为产妇保驾护航。强大的医疗团队,无疑将成为民营医院竞争的强大力量。

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妇产科迎来“寒冬”,民营医院的处境更艰难

在以上多种手段之下,不少妇产医院度过难关。

以上的种种经验不只适用于妇产医院,提升服务、强大技术对于正在亏损泥潭中挣扎的民营医院来说,也是一个脱困的好办法。

毕竟,民营医院之所以亏损,是因为乱收费、治疗效果差等问题使得民营医院难获患者信任。因此,民营医院的接诊人数远低于公立医院,业绩自然也十分低迷。

因此,规范收费、提升服务、增长技术等是整个民营医院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