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无风雨也无晴

对于喜欢传统文学的朋友们来说,宋朝大词人苏轼的这首词可以不背,但起码要读一次,其中一句让你见识什么才叫真洒脱。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无风雨也无晴

宋元丰五年的一个春天,此时已经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天,苏轼与友人结伴出游,突然为风雨所阻。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雨让友人们感到狼狈不堪,只有苏轼一人毫不在乎,甚至还写了一首《定风波》表达自己的豁达之情: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无风雨也无晴

千百年来,苏轼的这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已经成为洒脱的代名词,整首词也处处透着诗人豪放不羁的洒脱之情。风雨有什么可怕的?拄着竹杖,穿着草鞋照样轻捷得胜过骑马。一身蓑衣,任凭它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回首望去,这一路走来遇到的风风雨雨,且归去吧!对我来说,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古代的文人墨客多不胜数,真能做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又有几个?纵观历史,恐怕也唯有苏轼一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了。他的豁达,他的狂放,他的傲气,如此风骨铸就了他超凡的文学成就。在苏轼的作品中,无不透露着他洒脱的一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到了一种令凡人望尘莫及的思想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无风雨也无晴

宋元丰二年,“乌台诗案”爆发,新党誓要置苏轼于死地,指使御史何正臣等人弹劾苏轼。然而,苏轼的风骨得到了许多朝廷正直人士的认可,就连已经退休定居金陵的变法发起人王安石也为苏轼叫屈,他上书宋神宗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正是在王安石等人的奔走呼号下,已经在牢中待了数月的苏轼最终才得以被释放。

“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此后他被发配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虽然被贬,可风景优美的黄州同样令苏轼流连忘返,留下了一系列的千古名著,例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同时,对于那些陷害自己的奸佞小人,苏轼也表达了自己的豁达,并且在《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中,利用文字狠狠地骂了他们一番。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无风雨也无晴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这句诗所表达的意思很简单,也很符合苏轼狂放不羁的风格:老子去边疆建功立业的心思虽然没有了,可老子也懒得陪你们这些奸佞小人玩!这是苏轼出狱当天写的诗,并且很快就传遍了朝野上下,可无论是新党还是宋神宗等人,都拿苏轼没办法,谁叫人家文采好呢。

其实,在苏轼的诗词中,处处透露着他的与众不同,显示了他非同一般的胸襟和气度。例如,古代的文人墨客感慨自身年纪老迈,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苏轼却偏偏不服气,他在《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观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无风雨也无晴

按照苏轼的观点,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所以人们也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以苏轼的性格,这都算是委婉的了。

同样是描写老年人的心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则描述了一个非同一般的场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架着苍鹰,年纪老迈又如何?照样能够率领千骑席卷山岗。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无风雨也无晴

人的一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着不同的感悟。而对于苏轼来说,他的一生真应了“至死仍少年”那句话,洒脱、豪放,无论是身处何种境地,都没有改变他狂放不羁的洒脱性格。这也是为什么北宋词人那么多,唯有苏轼能成为最著名的豪放派代表人物的原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