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故事:传奇老鸨子的藏宝诗和她的巨额财富之谜

作者:蓝虎故事汇

说起老鸨子,很多人都知道,那是青楼的老板娘,荣华富贵的背后是血与泪的心酸史。

民间故事:传奇老鸨子的藏宝诗和她的巨额财富之谜

而今天,我要给您讲的这个是清末济南府翠花楼的老鸨子李翠翠跟她那一生所得的巨额金银财宝的故事。

李翠翠,同治年间被拍花子的卖进青楼的时候才9岁,那时候的翠花楼还叫怡春院,老鸨子姓韩,人称韩赛花,这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李翠翠在怡春院当了三年的使唤丫鬟,12岁的时候便被韩赛花威逼之下开始了卖春生涯。

民间故事:传奇老鸨子的藏宝诗和她的巨额财富之谜

韩赛花早些年也是迎夜接客的姑娘,因为长得漂亮而且富有心智,得到了老鸨子的厚爱,被收为干女儿,在老鸨子死后接手了怡春院。

而李翠翠呢,因为天生聪明美丽,阴险的韩赛花对她也是最心狠手辣的,因为,她也怕将来这个漂亮的女子会走她的路。

越是心狠手辣的,喝醉酒的,脾气爆的,都被韩赛花安排给了李翠翠,可想而知年轻的李翠翠遭受了何等折磨与心酸。

李翠翠的命运转折点出现在光绪12年的一个冬天,那天夜里,怡春院来了一帮边外的蒙古骆驼客,这帮边外野蛮人喝完花酒要留宿怡春院,而怡春院的姑娘不够用,毒辣的韩赛花就把李翠翠安排给他们了,本以为柔弱的李翠翠会遭遇劫难,可就在李翠翠被拖拽之时,怡春院突然停电了!顿时响起了刀枪厮杀声,怡春院里乱作一团!原来一帮反民流民集结的匪帮来向在此过夜的仇人富商寻仇,动乱之中,韩赛花在大厅里被意外杀死。

官兵赶到的时候,怡春院已经乱作一团,客人们都跑了,唯有无处可逃的十几个姑娘伙计躲在角落中。

聪明的李翠翠第一个发现了韩赛花已死,所以她第一时间跑进了韩赛花的房间,把她的金银细软拿走藏了起来。出此大案,惊动了知府张曜,怡春院被包围得水泄不通,知府张曜下令封闭怡春院彻查此事,其师爷严学绅献计:与其关闭怡春院导致人员无处安抚且怡春院地处繁华易造成舆论风波,亦或给知府仕途造成不良影响,不如正常挂牌营业,案件入档调查。

民间故事:传奇老鸨子的藏宝诗和她的巨额财富之谜

此事得到知府应允,师爷严学绅带领官军到场处理,而怡春院属下人员皆为惊恐畏惧,唯有年轻貌美的李翠翠挺身担当言论,而李翠翠认准了严学绅的职位与话事权,随即献上韩赛花所积攒的财物。此事正中严学绅下怀,何况又是这么一个年轻貌美的李翠翠。

次日清晨,怡春院正常营业,只不过老鸨子变成了年轻貌美的李翠翠。

几天后,怡春院重新挂牌,更名翠花楼。

而二十出头的李翠翠也成了远近闻名最年轻的老鸨子。由于与严学绅关系密切,各大小官员,富贾乡绅也会来此通过李翠翠来联系知府攀援套近乎,从此,李翠翠打开了通往财富的密码。

李翠翠凭借自己的聪明与美貌,历经几代知府更替,翠花楼依然是省城烟花柳巷头等招牌之所,所以,李翠翠的财富也是日益叠加。

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遍布大江南北,时局不稳,兵荒马乱,人心惶惶,35岁的李翠翠也开始畏惧了,畏惧她的巨额财产,畏惧她的翠花楼,畏惧她的人生安全,毕竟,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她一个出身风尘的女子,终究是势单力薄,她该如果妥当守护安排自己的财富呢?

正所谓,人有出处树有根,李翠翠在被人贩子拐卖的时候是九岁,她记得自己的家乡在德州的临盘镇,所以,她用了几年的时间,委派翠花楼的鸭公(青楼的管家)小顺子去寻找自己的家人。要说这个小顺子,先前是怡春院的端酒伙计,在那次动荡之后,原先的鸭工看着韩赛花已死,所以带着自己毕生积蓄消失得无影无踪,而端酒的小顺子一直对李翠翠照顾有加,所以,在李翠翠掌管翠花楼之后,小顺子成了翠花楼的鸭公,慢慢的也成了李翠翠的闺中密友。

小顺子在临盘镇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李翠翠的家人,李翠翠母亲已经过世,只有父亲和她三十岁的光棍兄弟李祥海贫穷度日,从此,他们父子过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荣华富贵。

民间故事:传奇老鸨子的藏宝诗和她的巨额财富之谜

小顺子为李翠翠的身份做了精深的包装,以便安慰父亲和兄弟,毕竟,出身风尘的她按照祖宗规定是不得入祖坟的。于是,李家父子只知道,李翠翠被拐卖给省城大户人家做了童养媳,然后拥有了荣华富贵。

李翠翠回家见了父亲和弟弟,紧接着,买房子置地,给弟弟娶媳妇儿,给父亲配丫鬟,从此李家父子一步登天成了人上之人。

可是,李翠翠在这些年的经营中也得出了经验,不存银票,只存实物,金银元宝,银元,金条,珠宝。因为她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动荡,说不定什么时候有了变故,手里的银票就是一张纸,唯有真金白银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所以,李翠翠在郊外买了多处院落藏宝,而且小顺子也只知道其中一处。

李翠翠会不定期地让伙计赶车拉着她去这几个院落,把伙计安排在外面,她把财物掩藏好。

后来由于银子太多,她会定期将银子转换成金条,毕竟,金条方便携带而且不占地方。

翠花楼在1915年关闭,而此时的李翠翠51岁,父亲与兄弟在自己的帮扶下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而她也累了一生的奔波与忙碌,她带着小顺子住进了老家临盘自己买的宅院里享清闲,一来背井离乡多年的她想离得父亲与家人近一点,她有归属感,二来远离喧闹远离杂乱她有安全感。

民间故事:传奇老鸨子的藏宝诗和她的巨额财富之谜

实际上,她谁都信不过,出于职业的警惕和年龄的担忧,甚至陪伴她一生的小顺子她都要提防,毕竟,她的出身和她的年龄,她跟小顺子大半辈子,她没有一儿半女,鬼知道如果小顺子得了她的财富会不会弃她而去独自逍遥。至于她的兄弟,她让他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她也会定期为他提供财富,但是,毕竟多年不见,她对自己亲弟弟的品行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只有把财富留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大的安全感。至于自己死后的事情,她管不了。

所以,她修了祖坟,也为自己修了陵墓。

她也将李祥海的小儿子李佳斌过继来了,也算有个后人。

1926年,小顺子去世,埋进了她修好的陵墓里。

62岁的李翠翠,将自己济南城里的宅院卖了变现,在变卖之前她用了几年的时间早就已经慢慢地倒腾里面的金银珠宝,因为,小顺子走了,自己更加孤独了,她必须收缩自己的财富布局,因为这个过继来的继子李佳斌是个妥妥的败家子,对他指望不上了,给他钱供他花销,将来自己百年了,有个人摔盆也算有个送终的了。

1938年冬天,74岁的李翠翠风寒未愈,在继子李佳斌,丫鬟田凤贤,弟弟一家人的注视下离世。丫鬟田凤贤得遗赠金条5根,弟弟李祥海遗赠金条20根,继子李佳斌金条40根和院落田地。

民间故事:传奇老鸨子的藏宝诗和她的巨额财富之谜

李翠翠跟小顺子一起埋进了她自己修好的坟墓,坟墓在父母坟墓东边3米处。

留下的遗嘱只有一首诗:百金条,千元宝,上山十二石,下山十二石,金银就在石砀砀。十年富,十年穷,再穷十年方可寻。

很显然,这是一首藏宝诗。

这首诗,他的继子破解二十年没有结果。

破四旧的时候,李翠翠父母坟墓被掘,棺材下边有块砖是活动的,发现纯金打造金龟一只,重2600克。

李翠翠坟墓被掘,棺材下边有金龟一只,重3600克。

藏宝诗被他的弟弟带进了坟墓,被丫鬟田凤贤后人传出,至今无人破解。

本故事由蓝虎原创,拒绝抄袭。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希望能够得到您的一个点赞评论转发和分享,能给个关注最好了。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创作动力。

我会不断为您更新,带您去领略寻找那些来自民间的故事与情怀。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