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子宫颈癌是唯一明确病因的癌,可防可控可治

子宫颈癌是唯一明确病因的癌,可防可控可治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3647篇文章

子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生命与健康,发病率位居第二,仅次于乳腺癌。大陆宫颈癌的发病率为全球的18%,9.89万妇女罹患宫颈癌,死亡人数约为3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子宫颈癌是唯一明确病因的癌,可防可控可治

1974年德国学者Zur Hausen 首先提出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具有相关性,后经过大量的研究证实,99.7%的宫颈癌可以检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的病因从此揭晓,Zur Hausen荣获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一发现是医学界了不起的突破,子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癌。病因找到了,早期认知、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完全治愈,便不再是不可能。

子宫颈癌是唯一明确病因的癌,可防可控可治

人乳头瘤病毒(HPV)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约有100多个型别,有高危型和低危型之分。高危型可以导致宫颈癌与生殖道癌,低危型可以导致生殖道疣。

子宫颈癌是唯一明确病因的癌,可防可控可治

早期认知教育

1、早期性教育,母亲是第一任教师,学校尽早开设生理卫生与行卫生课,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从而避免与性有关的感染性疾病与其他意外事件;

2、早期了解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高危型HPV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宫颈癌明确的病因,积极防范;

3、性行为是HPV传播的主要途径,手卫生、性卫生、环境卫生不到位,接触被HPV感染的污物也可以被感染;

4、性生活早,性伴侣多,不洁性行为,生孩子过多过密等,都是导致HPV感染的重要因素,应当避免;

适时疫苗接种

1、二价疫苗:年龄范围为9~45岁的女性都可以接种。二价疫苗所预防的HPV亚型主要是针对高危16型和18型;

2、四价疫苗:年龄范围为20--45岁的女性都可以接种。四价疫苗所预防的HPV亚型主要是针对高危型16型,18型和低危型6型,11型;

3、九价疫苗:年龄范围仅仅适合16-26岁的女性接种。九价疫苗包括高危型16型、18型、31型、33型、45型、52型、58型以及低危型6型和11型。建议女性最好在26周岁以前完成九价HPV疫苗的接种,对高危型HPV感染引发的宫颈癌和低危型HPV感染引发的尖锐湿疣、寻常疣等都能起到预防效果。

4、不同年龄,不同价型,接种时间与间隔时间不尽相同,是否为疫苗接种的适宜个体,有无禁忌,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均应在接种前向接种部门咨询清楚。

5、无论疫苗是哪个价型,都不是“灵丹妙药”,也不会“一锤定音”终身免疫,科学面对,讲究卫生,洁身自好,该注意的,该复查的,是必须要做到位的。

子宫颈癌是唯一明确病因的癌,可防可控可治

定期宫颈筛查

1、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即人乳头瘤病毒检查(HPV)和液基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中华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指出,有姓生活的女性,25--64岁是需要筛查的人群,发现异常进一步检查。多次检查正常可以放宽间隔年限。

3、依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性生活经历、不同的妊娠、分娩史,不同的临床表现,不同的家族史等,采取不同的间隔时间进行筛查,以免漏诊或延误诊断。

早诊断早治疗

1、经过宫颈筛查发现异常时需要进一步做阴道镜检查,并在病变部位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必要时配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2、经过子宫颈病变部位多点活检、宫颈管搔刮或宫颈锥切,确诊病变分级及临床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决定手术类型,手术范围,是否需要放疗或化疗等。

3、不可忽视临床表现如,白带增多,色泽异常,有异味,阴道异常流血,同房后出血,检查发现宫颈外观异常等,即便HPV和TCT未检出异常,也一定要引起重视,必须做进一步检查。

子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癌,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且发病过程比较漫长,从HPV感染到发展为宫颈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我们完全有机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治疗,大可不必“谈癌色变”。只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任何人都不会,也不应该输给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唯一明确病因的癌,可防可控可治

作者:郭述真 教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