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这是清代著名画家王翚(音如辉)对青绿山水画的心得。

王翚被称为“清初画圣”。可他“始尽其妙”后,青绿山水画却再次进入衰退期。

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独特品种,始于唐,元代庄肃《画继补遗》中称宋初画家赵伯驹“善青绿山水”,首次提及“青绿山水”。历史上,青绿山水画三次衰落,分别是五代至宋初、元代、明末至清。

(元)钱选《幽居图》卷

令人好奇:青绿山水有“愈浅淡愈见秾厚,所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画法之一变也”(清代画家恽寿平语)的美誉,为何屡遭排挤?

其一,青绿画法是舶来品,与本土文化反复磨合。

其二,技术繁复,作一图需数日,与“文人画”强调的“雅玩”乖离。

清末民初时,青绿山水基本被边缘化。张大千先生远赴敦煌,通过临摹壁画,靠青绿画法,闯出国画变革新路。

今年除夕,舞蹈《只此青绿》选段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引起热议,网友们纷纷模仿“青绿腰”。青绿山水不完全来自中华文明,它包含了古印度、古希腊、古中亚等文明的成果,是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最好阐释。

百川汇海,有容乃大。可如何才能做到位呢?青绿山水的历史引人深思。

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只此青绿》舞蹈诗剧项目

黑、红二色最受尊重

“丹”是红色,多用朱砂。“青”则不见于甲骨文,周代金文中“青”通“静”,不指颜色。春秋战国时,才用“青”来称色彩。一般认为是黑色,也有学者认为是极深的蓝色。

“丹青”并称,可能因二者原矿石是伴生的,都出自雘(音如获,即赤石脂),分丹雘和青雘,可制陶,也可做颜料。从先秦到汉末,黑、红二色最受尊重,当时漆器有“不言色者皆黑”之说,绘画亦以黑、红为主色。

黑、红二色不易变色,能长久使用,且都属正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古人对配色有偏见,认为有害身体。古代红色近于今天的砖红色,不太刺激视觉。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已佚,今存唐代模本)等,便呈现为褐色调。此外,据五行学说,红色对应南方,黑色对应北方,抓住黑色与红色,也就把握了南北。

从崇黑、红,转向重青绿色,与佛教传入有关。

在大陆新疆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中,可见最早的青绿画。此地古代属龟兹,是西域文化传入中原的第一站。克孜尔石窟属小乘佛教文化,重静修,开凿石窟,是为方便僧人静修之用,壁画内容也以静修为主。

从壁画风格看,新疆克孜尔石窟与印度阿旃陀(孟买东北388公里处)石窟的风格一脉相承。后者以土红色为主,即“印度红”,前者却呈现出灿烂的蓝绿色,虽经千余年,残留处仍熠熠生辉。

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克孜尔123窟 化现千佛的神变像

“凸凹画法”传入中国

为什么说新疆克孜尔石窟源自印度阿旃陀石窟呢?

一是从印度阿旃陀到新疆克孜尔,沿途多石窟,风格呈渐变。二是印度壁画采用独特的“凸凹画法”,就是用色彩一层层平涂上去,形成立体感。

做印式壁画时,先用沙、泥、稻草等在墙面上制地仗,为避免开裂,一般分两层,上层呈褐色,然后线描师画出造型,再交徒弟上色。

上色时,先“掏填”,即在应上色的部分外,涂上土红色,这样,该上色的部分就凸显出来。再“刷基底色”,一般是白色,再一层层把颜色涂上去,一般用朱红色。由于不同部位上色的层数不一样,形成高低错落的效果。为加强立体感,在壁画中人物的高光部分,比如额头、鼻梁、眼睑、眉骨等处,另加白线,即“提白”,并将菩萨鼻梁上的单线画成双线。最后,用黑色描出人物轮廓,即“铁线描”。

“凸凹画法”比古代中原画法更有立体性,其中包含了古希腊造型技术,又不完全一样。古希腊绘画强调明暗,通过光的变化表现体积。“凸凹画法”则不考虑光的因素,采取散点透视,用涂色厚度表现体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容易走向程式化。画家不必观察被画者,直接抄袭前人即可。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制作技术来自印度,表层下是土红色,上层却用了中亚最推崇的青绿色。古代中亚“色尚青白”,常以价值昂贵的青金石为颜料,而克孜尔石窟壁画,乃至敦煌壁画,都用了青金石。

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阿旃陀石窟

展子虔画了第一张青绿山水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出现了青绿山水。顾恺之的《洛神赋》中便有青绿,但原作已佚,所存4件摹本都出自宋代画家之手。目前存世最早的青绿山水是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著名作家沈从文认为它也是宋仿,因此前不见著录,宋徽宗才将它定为展子虔作。

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隋 展子虔《游春图》

《游春图》明显受克孜尔石窟壁画影响。

首先,它采用了“凸凹画法”,用着色厚薄表现山的立体感。

其次,也用笔墨勾勒外形,近于“铁线描”,但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用线艺术。

其三,在构图上采取多点透视,像克孜尔石窟中所画的“须弥山”一样,以山为主体,改变了早期山水画中“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的缺陷。

其四,用点的笔法给山上色,也是“凸凹画法”,绘画语言生动。

魏晋时,士大夫多避世隐居、以山水为乐,所谓“来去捐时俗,超然辞世伪,得意在丘中,安事愚与智”。

《游春图》用的颜料是石青、石绿,而非昂贵的青金石。石青、石绿的颜色重,被称为大青绿,后人也用植物颜料,相对柔和,称小青绿。

有学者认为,“金碧山水”用的是青金石,因唐代人称青金石为“金精”,并非真用金银。但事实上,以“金碧山水”著称的、唐代大小李将军确在画上用泥金、黄金和白银。青金石原产阿富汗,有的含金星(实为黄铁矿),极品价格7倍于黄金,恐怕没有画家肯用它当颜料。

青绿山水迎来挑战

唐代是青绿山水发展的高峰期,代表画家即大小李将军。

大李即李思训,曾任右武卫大将军,他的儿子李昭道没当过将军,仅官至书中舍人(正五品上,相当于办公厅秘书),古人习称他是“小李将军”。武则天时,李家宗室先后34人伏诛,同为宗室的李思训为避祸,从小沉迷画艺,“一家五人(弟思诲、侄林甫、子昭道、侄孙李凑)皆擅丹青。

李思训的代表作是《江帆楼阁图》,厚涂青绿,极尽艳丽,他画云的方法很独特,是先用墨勾出轮廓,再填入白色,边缘轻涂,中间厚涂,亦受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影响。李昭道《明皇幸蜀图》中的云也是同样画法。在相当时期,人们以为后者也出自李思训之手,但安史乱军攻破长安时,李思训早已去世。

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唐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大小李将军对日本影响巨大。《宣和画谱·日本国》记:“有画,不知姓名,传写其国风物山水小景,设色甚重,多用金碧。……太平兴国中,日本僧与其徒五六人附商舶而至,不通华语……其言大率以中州为楷式。”

不过,唐代也孕育了青绿山水的“敌人”,即大诗人王维,他丰富了皴法。皴即用淡干墨侧笔而画,表现山石、峰峦、树干、云等纹理,立体感强。晋人绘画“空勾无皴”,李思训则多用斧劈皴,王维多用披麻皴,开南北宗不同风格。

水墨到吴道子时,得到充分发展。唐玄宗让吴道子与李思训同画《嘉陵春色》,吴道子一日而成,李思训却画了一个月,玄宗嘴上说“各尽其妙”,实际高下已见。

宋代出现新高峰

唐末五代战乱不已,文人不愿再尝试费工费时的青绿山水。宋代重视画院建设,所谓“罗致天下艺士,优加禄养,视其才能,授以待诏、祗候、艺学、画学正、学生、供奉等职。且太祖、太宗,次第灭西蜀、下南唐,凡号称五代图画之府,所有珍藏之名画,多被收入御府”。

宋哲宗时,一切皆用古礼,绘画亦“好古图”,到宋徽宗时,涌现出《千里江山图》,成青绿山水画的新高峰。

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王希孟,对于他的个人信息,史籍无载。在画上,有蔡京题跋,称:“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载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千里江山图》长12米,这种长尺幅似也出自克孜尔石窟壁画。有学者认为,此画是伪作,因部分细节失准,但它是绢画,极难作伪。且蔡京的字已开裂,显是时间久远,绢已朽烂,作伪者在这样的绢上写字,不可能看不出来。

《千里江山图》在用胶上超越前人,至今矿石色仍明亮,但矿石颜料的缺点是易掉色,故较少对外展出。

元代是山水画的高峰期,却也是青绿山水发展的低峰期。文人们不愿为时代所误,多寄情于水墨山水、浅绛山水,从中寻找自己,但也涌现出钱选等“山水落墨强,画法骏骎乎晋唐”的大家。

青绿成了“中国范”

明代是青绿山水的又一高峰,水墨画家也画青绿山水。青绿代表画家有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等,但董其昌发展了莫是龙的南北宗说。认为大小李将军是北宗山水,王维是南宗山水,认为“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强调山水画要“天真自然”。

其实董其昌擅长青绿山水,他的《昼锦堂图并书记卷》用“没骨法”,即不勾勒边缘,直接以颜色当墨,晕染成形。

此法据说是张僧繇所创,宋人所记:“梁天监中张僧繇,每于缣素上不用墨笔,独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谓之没骨法,驰誉一时。”但尚未见用此技法的宋元画。一般认为,受早期造纸技术约束,元代虽有生宣,却无洇渗效果,明代可洇渗的生宣才普及。明代没骨青绿以明代蓝瑛“武林派”为代表,董其昌也是高手。

董其昌崇南贬北、一味求淡的艺术主张,使清代画家大多倾向文人画。清代在青绿山水上也有不少佳作但整体看,缺乏克孜尔石窟壁画这样的新体系冲击,过于强调笔墨,创作逐渐走入程式化,甚至找不到变革的力量。

张大千先生去敦煌临摹,正是为了寻找突破处。他后来在青绿山水中加入泼墨法,“泼写兼施,色墨交融”,被徐悲鸿赞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青绿至美,为何三次由盛而衰?

张大千 《青绿山水》

青绿本是舶来品,但拿来、模仿、掌握、创新,如今青绿已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本土化的过程,对理解什么是中国文化、该怎样继承传统等,颇有启迪。(责任编辑:沈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