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傅抱石为《百年巨匠 美术篇》拍摄的巨匠之一。

《百年巨匠 美术篇》回望百年来中国美术演进历程,以大师的亲身经历,呈现了一部视觉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史。他们大多出身贫寒,但是自强不息,经受了岁月的磨练,用超乎寻常的意志和努力成就了自我。虽然他们都生活在相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但是在艺术实践上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创造。他们为世人留下的是美轮美奂的精湛作品,是现代美术史上永不磨灭的文化遗产。

《百年巨匠——傅抱石》片段节选:傅抱石如何打破自我的藩篱,实现艺术新突破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粹。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从这段著名的论述可以知道,在唐以前较长历史时期,中国绘画已经采用以墨色为基调的造型手段,十分强调墨分五色这一观点。

中国绘画从初始发展即与书法结缘。书画同源之说起源很早。中国绘画的用笔用墨均从书法中来,要求基本相同。

中国书法的艺术形式是通过墨色轻重,笔画粗细、转折等来表现的。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相同,沿用了墨线造型,运用墨线的浓淡、粗细、用笔的轻重、转折、顿挫等变化来塑造物体的形象。

后来逐渐发展,通过水墨变化来表现物象的向背、凹凸等形象的变化,同时又通过墨线的轻重、疏密变化来表现画面的韵律和节奏,逐渐形成以墨的黑色为画的基调。

宋代以后,中国画的水墨发展到极为成熟阶段,墨色的变化就更丰富了,追求“质有而超灵”的境界。画家不仅用水墨去表现物象表面形象的变化,而且深入探索画境寓意的刻画,表现画面的意境和形式上墨韵节奏的变化,创造了水墨写意画,使“墨分五色”的要求得到更好的发挥。

以墨色作为中国绘画的基本色调是世界造型艺术中所特有的。它经过漫长历史演变和不断艺术实践而逐渐形成。

在长沙一座楚墓中最早出土的一幅“晚周帛画”以及在另一座战国墓中出土的一支“笔杆细圆精巧,长约五寸,笔锋长约五寸”的毛笔,都有力地证明大陆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经用毛笔写字作画,并且形成以“线描”和“墨色”作为绘画的造型基础。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人物龙凤图》(局部)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后来中国画受到外来影响,丰富了色彩的表现,但并未改变以墨色为绘画的基调。从唐代的艺术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种绘画的表现体系:一种以色彩为主的重彩绘画,以李思训为代表;另一种以吴道子为代表的“行笔磊落,于焦墨痕中施微染,轻烟淡彩”的“吴装”,便十分强调水墨的造型作用。王维的“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主张正表现了当时对水墨的重视。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李思训《江帆阁楼图》(局部)宋摹本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唐(传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徐悲鸿纪念馆藏

到了宋代,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水墨技法均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代徐文长赞夏珪的山水卷说:“观夏珪此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评论董、巨的山水画为:“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

夏珪《溪山清远图》(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董源《夏山口待渡图》(局部)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王渊《桃竹锦鸡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花鸟画中的“墨竹”,“墨兰”和“墨荷”更充分发挥了墨色在造型中的作用。墨色成为绘画中极为重要的造型手段。这是中国绘画独特之处。

傅抱石《论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来源 | 在艺App

声明 | 文章和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已标明来源,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即作处理。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2013年12月18日,《百年巨匠——傅抱石》开机仪式在南京傅抱石纪念馆举行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百年巨匠——傅抱石》摄制组采访傅抱石之子傅二石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百年巨匠·美术篇》一、二、三部总导演赵伟东与傅抱石女儿傅益瑶在银谷艺术馆合影

监制 | 厚轩

美术编辑 | 神奇海螺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走近巨匠|傅抱石:中国画以墨色为基调,历史上虽受外来影响但从未改变

关于我们

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连续两年入选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是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庆祝建党100周年重点纪录片、“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和纪录片重点项目(2018),还是中央电视台重大主题主线宣传暨重点选题项目,也是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文基金会、北京市政府文化创新发展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基金的资助项目。已获得9项纪录片大奖。

2013至2017年,《百年巨匠》第一季43位大师的拍摄已全部完成,分为美术篇、书法篇、京剧篇、话剧篇、音乐篇、文学篇。《百年巨匠》第二季57位大师的拍摄已于2018年启动,增加了科技篇、教育篇、国学篇、建筑篇、中医篇、戏曲篇、电影篇,计划于2021年陆续完成,届时将以“百年·百人·百集”纪录片、“百位大师特展”、“百部图书出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134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20年7月根据CSM全国测量仪统计结果,《百年巨匠》累计触达受众共102亿人次。

《百年巨匠》系列丛书已连续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学习读本,发放到全国近千所高校。

《百年巨匠》已成为文化领域最高端的现象级品牌之一,并以其独特优势搭建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和展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