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世间》:关于家族,梁晓声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道理

作者:秒语

梁晓声在《人世间》里对于时代与个人命运的相互摩擦与影响,我们从不同的人物命运里已经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天地玄黄,混沌初开,生灵的命运就已经离不开这个世界在时空隧道里的发展,我们通常说命运无常,也就是人力不可控,也只是在陈述生命的浩渺与瞬息的变化。

个人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这点大家都知道,任何时代都会有人唉叹,有人欣喜。有人成为一个时代发展下的既得利益者,有人成为一个时代的垫脚石和先行试探者,无论哪一种,都能用叔本华对于自己的那句感叹来总结:不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就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

《人世间》里的人物从底层到高层都有,命运也不尽相同,但个人命运结合一个家族来看的话,梁晓声在书里的“总结”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人世间》:关于家族,梁晓声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道理

家族最大的“福报”

梁晓声对于个人命运的改变这样说:知识、学历、机会、权力、个人对人生的设计,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人的命运。

个人的命运一定是基于时代的发展与生存的环境之下的。想改命的,一定都是活得不好的,而过得滋润的,一定是想维持现状的,旁人也会将这种不公归结为命运。

其实,一个人活得好不好,不仅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程度,更多地是选择,以及对于时代的变迁中,人的无能为力。

我们看《人世间》里周家三兄妹的命运沉浮就能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周秉昆从小就被家里视为资质最平庸的那个,却正因为他的平庸,才成为了照顾双亲的大孝子。平庸并不能抹杀一个人的奋斗历程,周秉昆并没有停止奋斗,他一直以自己的平庸为耻,一直在追赶哥姐的路上,一直想成为那个也可以让家族引以为傲的人。可是,他的努力对于整体环境来说是有限的。

周秉义的事业发展得最辉煌,却也有众多的不如意;周蓉生活得最洒脱,永远都在追求个人理想的路上,却也有她的苦与无奈。对于整个周家而言,最大的福报在于三兄妹在婚姻上都找到了那个“最对的人”。

《人世间》:关于家族,梁晓声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道理

梁晓声说,周家儿女的幸运,得益于两个方面:

1、上天所赐的形象,三兄妹都是一表人才,人始终是视觉动物,美的东西自然吸引人久看不厌,也愿意亲近美,并且带有天生的为“美”付出的无怨无悔。

自古都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一说,也有无数为追求美而甘愿付出生命的人,生得美,本身就已经占了命运的一大半优势了。

2、人性里的善良与上进的传承。周家世代为耕读之家,这种基因的传承与家风,是一个家族里最重要的因素,书香门第远比一时的权贵家族要更加值得结交与尊重。无论这个书香世家是否因时代的原因一时落魄,那也是有遗传优势,值得社会认可的。

若非周家儿女都是上进好学、为人正直的人,也不可能吸引到郝冬梅、蔡晓光、郑娟这样优秀的伴侣。周秉义不优秀,郝冬梅不可能不顾母亲当初的反对,主动追求他并一生相伴;周蓉没有智慧只是花瓶的话,也不可能让蔡晓光对她一往情深,并且还异国分隔12年之久,蔡晓光对她依然如初般疼爱;周秉昆如果不善良的话,郑娟也不可能如此贤惠地对周家死心蹋地一辈子。

民间有一句话常常这样说:自己的儿子(女儿)孝不算最孝顺,要女婿(儿媳妇)孝顺那才是真正的孝顺和一个家的福报。

但是,要吸引到外姓人对这个家的认同与付出,是需要自身的闪光点与他人认为值得付出的地方,这个闪光点一定是这个家族世代传承下来的“家风”。不是因感恩而促成的一时怜惜,也不是靠一时激情或利益的交换与吸引,而是靠自身的家族魅力与做人的通透。

《人世间》:关于家族,梁晓声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道理

不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周家这个大家族里,受过高等教育的就有五人,秉义、周蓉、楠楠、周聪、玥玥,还有“文艺大腕”蔡晓光。

梁晓声分析周家的“荣耀”时这样说过,如果家族里没有周秉义这个正厅级副市长,如果没有冬梅妈对他的暗中相助,周家或多或少也会受到秉义的好处,通过他不显山露水的操作,周秉昆不可能在光字片拆迁后分到一套带门面的住房,也是秉义的安排,侄子周聪才在大学毕业以后进了报社成为记者。

周蓉虽然是通过个人的奋斗差点就考上了博士,只是因为女儿才中断了她事业的巅峰发展,但她的一生是成功的,蔡晓光就为了她等了一辈子,著名的蔡导是无数女生心目中向往的男人,但他的心却只对周蓉从一而终,虽然她为了女儿在法国飘荡了12年,但也是她这一生里最宝贵的经历,丰富了见识,增加了阅历,多元文化的吸纳,这些都对她的个人魅力与后来她能写出一部优秀的小说是有直接关系的。

蔡晓光如果不是凭着个人奋斗成为了著名的蔡导,也不可能有底气去和周蓉在一起,他自己若过得落魄潦倒,哪里能和周蓉享受如此缠绵的晚年生活呢,周蓉也不可能选择和他在一起。周玥如果嫁给一个凤凰男或是经济窘迫的男人,那周蓉和蔡晓光的生活也不会好过。

《人世间》:关于家族,梁晓声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道理

周秉昆会成为他那几个朋友里的“幸运儿”,也实属因为周家这个大家族里出了那么几个有能力的人,他们是真正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人。他们才有能力帮助周秉昆一家,或多或少地寄钱给他,其实书里写了周秉义和周蓉对周秉昆的经济帮助是有的,他们对于周秉昆为父母的赡养付出最多,他们是提供经济上的赡养,玥玥后来去了法国以后,也会用自己勤工俭学的钱偷偷寄给郑娟,帮他们减轻交双保的压力。

梁晓声在书里写道,比起国庆、赶超、德宝他们,周秉昆如果不是因为楠楠的事入狱12年的话,他过得最幸福,不仅是娶到了郑娟这么一个贤慧的妻子,更是因为家族里有几个有出息了的“引路人”,能够给秉昆的生活提供无论是经济上的帮助还是一些无形的好处。郑娟也在秉昆入狱的12年里,周父周母相继去世以后,她得到曲老太的帮助,在街道办事处安排了一份工作。可以说,周秉昆一家虽然生为底层人,但却受到了上层的帮助,可以说也算是既得利益者。

相比于他的朋友国庆、赶超、德宝来说,他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那是因为他们家族里没有出一个“引路人”,没有一个能够真正撑得起的人,当他们有困难时,只能陷入孤苦无援的绝境,国庆的死,德宝的背叛,以及赶超的苦熬,这些皆是因为个人的因素和家族整体水平的原因。

《人世间》:关于家族,梁晓声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道理

梁晓声在书里也做了一个假设,如果他们这三位的家族里出了那么一位像周家那样有能力的人,那也是可怕的,因为他这一个拯救者面临的是要帮一个家族里的人,是非常吃力和冒险的,这就会产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局面,将自己的权力在自愿或是被迫的情况下运用到极致,既要过自己的良心关,又要背负家族亲情的重担,从而使自己生活得惴惴不安,甚至铤而走险,最终很难保全自己和家族成功落地。

比起这种一个家族只凭一个人的发达来拯救一个家族而言,像周家这种一个家族里是大多数有本事,去拯救少数贫困的亲人,无论是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还是为后生铺路,都是较容易的,也不用背负如此大的精神负担,毕竟还得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打铁还得自身硬。比如周聪虽然享受了大伯父安排的工作便利,但他也是自身有能力和在工作岗位上做得出彩,才能少了很多流言蜚语,也让自己有发展的空间。

周秉昆和郑娟虽然也受到了秉义和周蓉两家的一些恩惠,但他们两口子也是懂得感恩的人,秉昆也一直在努力,郑娟也一直无私地付出,这样看来,大家的付出是双向的,这依然是基于一个家族传承的家风与个人魅力所吸引的伴侣,才能为继成为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大家族。

《人世间》:关于家族,梁晓声告诉了我们一个最值得深思的道理

家族荣耀

梁晓声在《人世间》里不仅在刻画不同人物在同一时代下的命运,也在讲述他们各自因背景、性格、选择不同而走出的人生轨迹,当我们把这些小人物从个体逐步放大到一个小家,再到一个家族来看的话,差别往往就显现得非常巨大了,原因也不言自明。

一个家族里如果能出现那么三五个“引路人”,又或是像冬梅妈金老太那样的像一个家的“定海神针”般的睿智老人,都是一个家族的福气,可是,一个家族要奋斗出那么几位有才能善良正直的人,是要多大的福报啊!

对于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家族的个体而言,谁都想成为那个拯救者而非被拯救者,可是人与人的天资、运气、性格、选择不同,当然人生所走出的路也不同,得到的生活果报也不同,导致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人个命运的不同,但无论哪种,我们都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到,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不要成为理所当然接受的人,不要让别人在与自己交往时视为累赘,别人能够帮你,不但说明你的为人是别人信赖的,还有别人的善良与修养;在自己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时,也要懂得感恩和回馈,让自己成为能够给予别人某些能力范围之内的拯救者。

所以,家族荣耀从来不是靠一个人去独撑的,而是靠着一个家族的家风的传承,和一个接一个有抱负有思想的人去代代传承,去吸引到同类优秀的人再一代一代组成一个强大的有良好品格的大家族,这样的家族根基,才是真正稳健屹立的。这或许才是我们看梁晓声的《人世间》最应该好好去体会,最值得深思的道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