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最近汽车圈,被一个不到5分钟的视频“搅翻了天”。

在这段视频中,余承东(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满嘴“TMD”指点江山,Diss完国内的主机厂,还不忘立下了flag……

“你看看中国的车厂,选我们车BU的那些企业,包括国企央企,要品牌没品牌,要渠道没渠道,要零售没零售,产品设计、体验各方面都不行,没有哪一项行,连造车新实力都干不过,他能干过谁?如果我们不入场,帮助车企把车的设计和体验做好、卖好,这商业根本不能闭环。”

“我想特斯拉在中国最牛逼的时候,可能一个月三最多3万台了,model 3最多卖两万多台,model Y一万多台,加起来3万多台是最牛逼了。”随后余承东话锋一转,称“我希望我们上来第一年就超越它(特斯拉),第二年远远超越它们,我希望我们的车当年销售迅速超过200多万辆。”

迫于华为的压力,目前网上大部分的视频都被删得七七八八,这里视频就不放了。

1、

先不说合作伙伴如何看待余承东这段话,单单就华为今年30万辆的汽车销量目标,不知道是余承东应该羞愧,还是汽车人应该集体反思?

30万辆是什么概念?200万辆是什么概念?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2021年,走过了19年历程的特斯拉在中国销量(包括中国出口到海外市场的销量)为47万多辆;至于“蔚小理”总体销量才刚接近10万辆,距离30万辆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而在2021年,超过30万辆的新能源主机厂只有3家: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第四名的长城仅为13.34万辆。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所以,余承东这个3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引发了各路媒体的质疑和吐槽。

但其实,了解余承东的人都知道,虽说他是一直从事技术研发的,但他几乎颠覆了传统概念里对于工程师的理解,华为内部员工对于余总的评价不外乎,“极有发散性思维,跳脱固化,雷厉风行”,这和华为传递给外界的“狼性”企业文化相得益彰。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从手机业务走向汽车行业,这一次的跨界无疑是刺激且未知。所以,在面对并不擅长汽车业务时,余承东拿出了为手机业务杀出血路的经验,对于他而言,用在汽车业务上也同样适用。

尽管,隔行如隔山。

但好在,余承东的背后还有诸如王军等团队成员的支持。对于华为今年将挑战30万新车销量目标,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王军声援余承东,“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30万的销量取决于两点,第一是产品是不是足够好,最终用户是不是真的会买单;第二是销售渠道是不是足够强大,足够完善,能把好的产品给卖出去。”

这番说辞,再一次让我们回想到在华为手机业务血拼的年代里,余承东对于开拓市场时的血性,而王军的这番总结也无不验证了当下汽车营销的关键点。

2、

华为卖车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因为受到美国制裁,华为营收业绩备受压力。

据华为官方公布的2021年的营收业绩。该公司在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达到1782亿元币,同比下滑19%,而全年营收为6340亿元,同比下降28.9%。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业绩出炉,很多数据确实不尽如人意。最大的掣肘,来自消费者板块、特别是手机业务的受挫。

不过,任正非曾说过:华为不靠手机也能活下来。

言外之意,华为需要开辟一条全新的康庄之路,很显然这个重任,任正非交给了余承东。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选择进军汽车市场,但华为发展汽车的方式和传统车企不一样,华为不造车,但从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技术供应商到提供渠道和销售服务,华为正在汽车产业链条上不断落子,变得越来越像一家整车企业,一面在反复强调“不造车”,一面却又不停向“车企”角色靠拢。

而余承东也再次担任智能汽车业务部门的CEO,再加上消费者业务的管理职能,余承东可谓是身负重任。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眼界决定境界,定位决定地位”,这是后来余承东担任华为欧洲总裁时,要求各级领导要有“王者之气”。所以,既然接过了重任,余承东自然会做到最好,定下发展目标——2022年挑战30万辆汽车销售目标。

据悉,在华为30万辆销量目标里,不仅有AITO品牌,也有深度合作的友商品牌,比如极狐、阿维塔,还有金康赛力斯。

所以,如果各大品牌车型量产计划顺利,2022年华为将同步销售问界M5、赛力斯SF5、极狐 阿尔法S(ARCFOX αS)HI版、阿维塔11,以及规划中的问界M5纯电车型和中大型增程式SUV。不出意外的话,六款车型都将进入华为渠道。

由此来看,华为门店将不缺重点车型,而这也是华为挑战30万辆的底气。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另外,还有一个点值得关注,任正非曾多次在公众场合表示坚决不允许华为造车,甚至在 2020 年特地签署了一份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决议》的文件,表示谁再谈造车就转岗。但是这份文件文件里,有一行小字,注明了这份文件的时效性是3年。也就是说,一旦 3 年时效期满,内外部条件成熟,华为造车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这么来看的话,余承东的视频也许就是为了给华为造车做总动员。毕竟,按照目前同华为合作的车型,可没有一款敢说一定会在一年内销售到10万辆以上。正如余承东所言,“要品牌没品牌,要渠道没渠道,要零售没零售,产品设计、体验各方面都不行”。

尽管余承东的视频里的话很糙,但理不糙。对于那些被公开鄙视的汽车企业,乃至中国品牌车企而言,“狼”或许晚来,但“狼”并不会不来。所以,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中国品牌车企能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能造出来真正的顶级智能汽车,这才是中国品牌车企的出路。

“e汽车”余承东“豪赌”背后的小心思

写在最后:做手机的时候,余承东就很爱吹牛,因此也被网友戏称“余大嘴”,但事实上余大嘴曾经立下的flag其实都一一实现。

如今,“余大嘴”转战汽车行业,他立下的这些flag还能一一实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