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选民|早春时节话写作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小说 / 情感

张选民|早春时节话写作

早春时节话写作

盈鉴

早春的阳光暖融融的了,时下的农村,阳光明媚,绿意盎然,安静的村庄不时传来几声鸟鸣,人们都在各自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我们家的莲子,闹着不跟着我玩了,她妈妈不放心跑前跑后把她跟着。好在村里的路旁,有着一堆的沙子,也是我们莲子每次来了都要去的地方,还有这到处流浪的小狗、猫咪,也成了我们莲子的最爱了,我这才趁机把她给哄着去了离家不远的地方,我们俩也就这么清闲的耍着。

她高兴的从人家的台阶上,上去又跳下的了,不得片刻的休闲。看见了悠闲散步的猫咪,她就非得要去撵猫咪,几次追逐猫咪,猫咪嗖的窜上了房顶,躲开了她,还不忘回头在“喵!”的叫一声,可我们家莲子,就站在原地,盯着那个猫咪,我是紧哄慢哄的才把她给领走了。

又是那堆的沙子,吸引了她的目光,她依然是拿着上次留下的那个破纸杯,舀着沙子,任由它不断的漏着,她还就乐此不疲了,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安静了。不一会儿,我看见树上的小鸟,就拿着个石子打过去,她看见了,也高兴的非要自己去打了,可石子还就只是落在了离她脚不远的地方,她还在嘴里说着“打小鸟!”的话。

农村的小路上,阳光明媚的温暖着,很少有路过的行人了,我们也就无忧无虑的玩着。雪后的天空,还就那么洁净了,白云也没了踪影,只留下了暖暖的阳光。很远处的塬上,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了,只有不远处的公路上,依然是忙碌着,车车来车往的。而一切的一切,好像还是雪后的明净着,清晰异常了,近处的麦田里,也是生机勃勃的充满了活力,已是返青的麦苗,也是绿油油的可爱着,扎眼的阳光,还就那么的耀眼,就连这身旁村道的小树,也是有些子泛绿了,我们俩就这么的在这暖日融融的早春里,尽情的玩着﹍﹍。

看着悠闲、安静的村庄,我也在苦思冥想着这写作。人们常把从事写作的人,叫个“作家”或“作者”了,简单的说,这就是个从事写作的人而已。

作者,就是个初学者的别称,首先是他从事写作的时间还没多久,也只是个爱好者而已,或是说从事的时间虽久,但还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其次,是他也有着自己的“主业”工作,只有在干好本质工作的同时,兼顾、爱好着写作而已,也就是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业余”爱好的去坚持着了,所以人们也称之为“业余作者”了。

其实说白了,作者是不靠这个写作,去养家糊口着的了,有时候为了自身的文章的发表,还要自己去寻找着发表的路径,甚至是出钱的“买”着发表的机会了,包括我们过去那些子为了晋职称,才去搜肠刮肚写的文章,就还得出着钱,去买了人家的版面了,这都是生活的需要了。所以,这样的人,也只能是个“作者”了,是除了工作之外的一种个人爱好,甚至是一辈子也离不开的了。而只靠一时的热情,进入到这个写作领域的人了,就只是个匆匆的过客而已,其实,我就是个爱好者,但也是不能持久着了,虽也是发表了百余篇的文章,但还很快就“理屈词穷”的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就是我还没有把握“写作和生活”的关系了,也就是没有着抓取了生活中的点滴,转身成就一篇文章的本事了,所以,我还只能是在这个过程中徘徊着,痛苦着,咋也不能成为了一个“作家”了。

作家,过去的人们,还就认为着作家是“以此为生”的主业着,除此之外,一般的还就没了其它的生存的事可做了,比如贾平凹、陈忠实、路遥等,他们就是靠着这个事,来生存着了,来养家糊口着,所以贫穷,也就是作家们常有的事了,路遥不是在没发表了作品的时候,穷得都凑不够去北京领奖的钱吗?但是,现代的作家,则不然了,他们不但是写作着,而且也有着“官方”的职位了,比如这贾平凹,还就是陕西省的文联主席了等,这些子“岗位”,还就慢慢的成了他们养家糊口的手段,而写作也就成为了“副业”,当然,这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发展,也为了写作得更有源泉了。其实,作家也是需要着去深入生活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还就不能长久的维持着写作了,所以,这作家也就与时俱进着,因为这只有生活滋润着的写作,才是更具了活力,也才能是吸引着人的眼光了,也才不会是干巴巴的枯萎了。

其实,真正的作者,还需要着心思缜密,巧妙抓取生活点点滴滴的精巧了,刹那间就把一些平常的事,变为了一篇喜闻乐见的好文章了。就如同是佛家说的“一叶一草皆菩提”了,“走是佛,坐是佛,睡也是佛”了,时时事事都是佛了,好像这就是在“跨”过着一道“门槛”,非常的关键,很多人还就是没跨了过去,也就成为不了作家,我也是在犹豫着,彷徨着了。再就是这“坚持”了,也能成为衡量一位作“者”与“家”的试金石了,就如同是电影《少林寺》中,最后的男主角的剃度时,主持问了他一句话“汝今能持否?”一样,关键是能不能“持”了,当迈过了“坎”,又能持久了,你也就离作家不远了!

张选民|早春时节话写作

作者简介:张选民 ,陕西蓝田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

---乡土蓝田平台---

创作不易,欢迎鼓励点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