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01.电子产业复盘及展望:全新主线,接力成长

复盘电子板块,关注长期投资机遇

2021年12月以来板块回调幅度较 大,其中有资金面因素,也有基本 面的担忧。其中流动性,资金面因素我们难以 判断,但我们可以基于基本面分 析,产业链跟踪等,研判公司短期 业绩表现,长期市场空间。我们建议关注电子板块的投资机 遇。本报告亦将着重讨论景气度趋 势,探讨板块长期价值所在。

持仓分析

电子板块4Q21持仓位居第一:长期以来,电子都是重要的机构配置板块。早期电子板块由消费电子主导,苹果链公司百花齐放。而后半导体公司在华为事件及缺货潮的 大背景下,开启国产替代,接力消费电子成为投资主线。虽然电子波动较大,但拉长看仍是长牛板块。19年Q2,受贸易纠纷及华为事件影响,机构持仓占比仅有5.01%;21年Q4,机构电子持仓占比增至14.41%,位居各板块首位。

半导体中流砥柱,低估白马强力加仓:2021年四季度机构持仓市值前十大公司,分别为立讯精密、海康威视、紫光国微、韦尔股份、歌尔股份、三安光电、北方华 创、圣邦股份、兆易创新、欣旺达,其中半导体占6家。相较上季度前十大,卓胜微出列,欣旺达入列。前十大公司持仓总 市值为2204.21亿元,占电子板块比例为54.61%。

长期展望:新品新市场,引领全新主线

展望未来产业趋势及投资主线,我们认为:1)半导体国产替代仍有长足空间,当下中国半导体在不同产品和领域均出现零的突破, 国产全面突围的趋势已具雏形。2)重点关注新品新市场带动的投资主线,当下智能机已进入存量市场,传统消费电子公司纷纷开 启转型;相较之下,电车智能化,VR/AR,服务器云计算,IOT可穿戴等全新市场带动的全新机遇更值得把握。

参考Gartner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空间达4741亿美元。手机和PC依旧是重要的下游市场,但增速放缓。就成长性来看,汽车增速最快,达25.3%;其次为IOT,增速达18.7%。此外,AR/VR也在步向成熟;展望22年,DDR5引入后服务器需求亦将加速。诸多新品新市场将驱动电子板块长期成长。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02.电子终端:创新不止,赛道制胜

2.1 智能手机:步入存量市场,但仍有结构性创新

全球智能机销量于2016年达14.7亿部见顶,此后逐年缓降。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滑,2021年回暖至13.5亿部。考虑到疫情后 的修复和新兴市场的增长,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智能机销量将回升至14亿部水平。全球智能机品牌集中度逐年提升,CR6占比从14年的53.85%提升至21年的83.07%。无论从销量还是从市占率角度,智能机市场早已进入存量竞争市场。

存量竞争市场下,硬件创新的焦点正从光学摄像向折叠屏转移。参考IDC数据,2021年内,全球折叠屏手机预计出货量达800万。由于折叠屏成本依旧居高不下,所以一般用于旗舰机的差异化方案。我们统计了安卓阵营5000元(800美金)以上的高端机型出货 量,2021年1H出货量为2694万部,全年预计超过5000万部。考虑到手机市场总量已经接近稳态,我们判断安卓阵营折叠屏的市 场空间上限在5000-6000万部之间。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2.2 汽车电子黄金十年,电动化智能化双轮驱动

类比手机,2005-2015年智能手机渗透率从5%提升到70%以上,十年时间内诞生一大批消费电子国际化龙头。当前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渗透率已跨越5%-20%提升的阶段,20%渗透率将成为行业趋于成熟关键性节点,汽车电子黄金十年,把 握电动化智能化双主线并行投资机会

新能源汽车势不可挡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全年销量超650万辆,渗透率达8%,而国内电动化趋势更为明显,2021年全年销量达 352.1万台,渗透率达13%。展望未来,新能源车需求持续向好,渗透率成长空间广阔,我们假设22-25年,国内/全球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速3.3%/3%,2025 年国内/全球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1063亿台/2524亿台,则渗透率分别可达35%/26%。

22年新能源车市场持续景气,特斯拉、比亚迪和上汽通用五菱仍为销量主力军。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方面,我们预计特斯拉销量90万辆,同比增速90%,预计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速152%。蔚 来和小鹏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预计22年可实现销量20万和25万辆,同比增速均破100%。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IGBT功率半导体首当其冲

汽车电动化带来功率器件单车价值量的大幅度提升,新能源汽车电驱需要IGBT、SiC模块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的转换, 内部不同用电系统的转化及引擎控制、车身控制都需要MOSFET等大量功率器件。根据英飞凌数据,新能源汽车单车功率半导体价值量约为350-400美元,远超传统燃油车。

单车电驱用IGBT价值量A00级普遍在700元左右,A级普遍在1000元以上,B级(四驱)则在2000-3000元,部分高端车型 甚至需4000元+。单电驱SiC模块普遍在5000元之上,预计未来随着产业链成本降低,价格逐年下降。wolfspeed预计2026年汽车SiC器件市场规模接近300亿人民币。

高阶智能驾驶车型上市,2022年为智能化落地大年

智能化已然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核心,L1/L2为自动驾驶五个等级中的初期阶段,未来自动驾驶亟需质的飞跃。

L2级装配率已大幅提升,L3跨越期将至:2019年国内自主+合资品牌新车的L2智能驾驶搭载率为2.04%,2020年L2级别新车搭载率提 升至12.02%,2021年1-11月的L2级别新车搭载率为18.61%。未来预计将持续提升。

车载光学量价齐升黄金赛道,国际化扩张路线启程

车载光学量价齐升赛道,渗透率提升+单车数量提升+ASP提升三维共振。车载摄像头工作环境变化大,对帧率、可靠性和稳定性等要求较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部 2019 年出台的《汽车用摄像头 行业标准》,车载摄像头要求能在-40℃ 到 85℃的环境中持续工作,能不受水分浸泡的影响,防磁抗震,使用寿命需达 8~10 年。

激光雷达星辰大海,国产供应链初长成

激光雷达 ADAS 领域迎来放量元年,2021-2026年CAGR 94%。根据Yole数据显示,激光雷达整体市场规模到2026年有望达到57亿 美元,5年CAGR为23%。ADAS领域的激光雷达到2026年有望到23亿美元,5年CAGR高达94%,迎来放量元年。

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目前处于技术创新阶段。低成本905nm波长搭配EEL发射器依然是OEM厂商的首选,1550nm激光雷达逐 渐走向成熟。MEMS和Flash激光雷达正在兴起,机械激光雷达被广泛使用占比66%。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2.3 VR终端放量在即,AR静待产品成熟

VR/AR短期看Oculus Quest 2的热度带来的VR终端放量:根据VR陀螺数据,2021年VR头盔出货量为1100万台,预计2022年可达到2000万台。2021年Quest 2 的出货量达880万 台,其中2021年Q4出货量最多达340万台。VR行业受益于Oculus Quest 2的产品带动,预计2022年出货2000万台。2021年第二季度,Facebook的出货量占比达75%,字节跳动收购的Pico出货量占比为6%。

VR:终端放量在即,AR静待产品成熟

VR/AR长期看AR从B端突破,受益于行业巨头新品发售,带动AR在C端快速增长。受制于光学技术和成本,AR头盔目前主要应用于B端,AR在B端的出货量增长较缓, 2022年仅为57万台 。据The Verge报道,Google在 开发代号为 Project Iris 的AR头盔,预计最快于2024年上市;Apple第一款高端MR产品预计2022-2023年发售,经过2-3年迭代,其成本 可下探至消费级;微软的Hololens 3也在研发之中。据IDC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微软的Hololens、Mad Gaze和Shadow Creator市场份额都超过20%。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可穿戴:可穿戴市场空间巨大,智能手表蓝海市场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音视频等方面技术的成熟,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可 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4.447亿台,较2019年增长28.4%;2021Q3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1.38亿台,同比增长9.9%。

TWS耳机:2020年全球品牌TWS耳机出货量约2.5亿副,预计到2024年出货量达5.51亿副,CAGR仍有19.8%;

智能手表:21Q3智能手表类产品出货量首次超过智能手环,更强大的功能需求(通信、健康监测等)使得消费者逐渐从手环 转向手表类产品,如今售价低于100美元的智能手表种类数与手环相当,入门级产品在印度地区增长明显。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03.半导体:景气度延续,把握替代良机

3.1 22年半导体高景气持续

2021年半导体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缺芯大潮,景气度持续高涨,SIA统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速达24.35%。展望22年,随着缺芯结构性缓解,预期增速略有放缓,但半导体市场整体依旧维持高景气度运转。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于21年8月预期22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 15%,WSTS于11月预期增速8.78%,而IC Insights最新于22 年1月预期22年增速达11%。

库存跟踪:分销商库存水位明显增加

3Q21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库存水位再创新高,但半导体产业链库存周转天数(DOI)仍然保持在健康水平。3Q21分销商库存水位明显攀升,且周转天数也有拉长。

价格跟踪:晶圆厂和IC设计,景气度出现背离

芯片代工价格,据工商时报:各大晶圆代工厂2022年代工价格均有所调涨:台积电成熟制程涨价15~20%,先进制程涨价10%;联电Q1涨价约10%;力 积电Q1涨价超10%;世界先进Q1涨价约10%。

渠道价格,以MCU为例,前期价格暴涨后快速回落,目前已经逐渐趋于稳定。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3.2 电动化

800V平台加速SiC渗透

目前SiC在电动汽车中主要用于主驱逆变器、OBC车载充电器、DC-DC转换器:SiC相比Si-IGBT开关损耗更低,且在高温下导通电阻也不易升高。将碳化硅器件用于逆变器,既可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力可控性,也 可使设备体积更小(减少约50%)、重量更轻,从而使汽车行驶里程增加5~10%,或相应降低5%~10%的电池成本。这一优势在800V 系统上优势更为凸显。

IGBT & 碳化硅市场空间

IGBT传统下游较为稳定。主要看点来自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预计2026年全球IGBT市场空间达1100亿元以上,复合增长率高达 20%+。其中新能源汽车用IGBT在400亿以上。新能源汽车是SiC最大应用市场。根据Wolfspeed数据,2022-2026年全球SiC器件市场规模将由280亿元增长到580亿元。其中新能源 汽车是SiC最大下游市场,约300亿元,占据50%以上,CAGR达30.2%。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3.3 智能化

感知层CIS芯片为核心增量

据乘联会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出货量9300万量,并在过去10年保持增长。我们以2025年全球1亿辆汽车出货量测算,预计全球 汽车CIS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左右,2030年有望超百亿美金,单车搭载摄像头数量也有望从当下的2颗+增长至10颗以上。

智能座舱SoC,高通霸主地位,国产芯片厂商奋力追赶

“一芯多屏”智能座舱方案中,高通市场份额高达90%,目前已发布四代智能座舱芯片,第四代与手机最顶级SoC一个 世代;国内芯片厂商加速追赶,上市公司方面,瑞芯微2021年12月发布的RK3588高端旗舰芯片,采用8nm先进制程工艺, “8CPU+8GPU+NPU”异构设计架构,6T算力,最高支持7屏的1080p高清异显;晶晨股份6nm智能座舱芯片已于 2021年12月送去流片;全志科技亦有针对智能座舱SOC的T7芯片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3.3 晶圆制造:晶圆厂扩产引领行业机遇

据IC Insights统计,2020年全球纯晶圆代工总市场规模为709.4亿美元。其中台积电、格罗方德、联电等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中 国大陆厂商中芯国际和华虹宏力位列全球前十,但体量较小,合计销售额约占全行业的7%。据SEMI预测,2020-2024年全球8英寸晶圆产能将增加95万片/月,2024年将达到660万片/月的新纪录;2020年至2024年,全球将新 增至少38家12英寸晶圆厂,晶圆月产能将增加约180万片,达到700万片以上。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04.投资分析:下一阶段该如何布局?

把握电动化、智能化、国产化三大赛道

电动化:IGBT行情先行,PCB低估价值凸显。汽车电动化主要围绕IGBT、PCB、汽车电容展开。其中IGBT作为电驱核 芯,经历了21年末板块的狂飙突进后,近期市场对IGBT景气度产生分歧。相较市场悲观情绪,我们认为IGBT中长期仍 将维持紧缺态势,相关公司的业绩弹性值得期待。重点关注IGBT龙头时代电气、士兰微、斯达半导;以及SiC龙头天岳 先进、凤凰光学、三安光电等。此外,新能源车用PCB价值量也有显著提升:电驱、电控、智能座舱升级推动HDI需 求;毫米波雷达带动高频PCB用量增加。

智能化:聚焦增量市场,把握黄金赛道。汽车智能化催生了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两大增量市场。感知层摄像头、激光雷 达;智能座舱中控屏、声学赛道等均有长足成长潜力。建议关注韦尔股份、联创电子、永新光学、北京君正、晶晨股 份、炬光科技、长信科技等赛道龙头。21年各细分赛道普涨,22年需跟踪各厂商车载订单突破和收入确认情况。

产化:年初以来,半导体板块出现深度回调,其中有资金面因素,亦有基本面的担忧:1)涨价退潮后,市场担心半 导体景气度反转;2)消费电子传统终端,尤其是手机的需求疲软。然而我们认为,中长期来看,半导体仍将维持结构 性紧张,汽车电子、IOT物联网、AR/VR元宇宙的景气度持续向好。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央财智库|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汽车电子黄金十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