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当代美术人物”中国画的品格高低不在于形迹,而在于画面的气韵

文/冯海涛 图/范凤清

中国画的品格高低不在于形迹,而在于画面的气韵,气韵所来,在于文情诗意,而,为情诗意依托于笔墨。故,古人云:“画之高低在于笔墨”。

“当代美术人物”中国画的品格高低不在于形迹,而在于画面的气韵

范凤清作品

现代人,画界评画,喜“夸一贬一”。喜,把文人画、水墨画、大写意画封为雅,而把,设色的,工细的评为俗。市场评画,喜把设色的、工细的、画得像的称为好,而把,文人画、水墨画、大写意画评为儿童画。此两者各有己见,也都是“夸一贬一”。但是都没有从中国画的品格而定,没有从画面的气息而谈,没有观笔墨之意蕴。

“当代美术人物”中国画的品格高低不在于形迹,而在于画面的气韵

中国画,归之为笔墨。然而,笔墨要有所“生”。笔墨所生,为气韵。故,用气韵生动来形容画作的优劣。关于气韵,也各有说法,一说气韵源于墨,一说气韵源于笔,亦有说法为气韵源于意。更有人,为其三点做了评定,认为气韵生于意者为最,其次生于笔者,再次是生于墨者。我却是不认同这些观点,因为都是单一看问题。要知道“气韵”生,绝不是笔或者墨单一可以呈现的。笔、墨、意三者是共生的,缺一不可,无意,不可立画,无笔,有画无筋骨,无墨,笔怎能显。单拿笔、墨或者意来形容气韵,可谓是可笑至极了。

“当代美术人物”中国画的品格高低不在于形迹,而在于画面的气韵

笔、墨、意,很多人喜欢分开来谈,因为笔、墨、意为三个个体。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当笔、墨、意呈现出一幅画作时,其就不再是独立了。因为里面多了一个最重要的“人”。笔、墨、意是人来操纵的、赋予的。可以说是和人合二为一的。如果说“气韵”气韵因何而生,源于人最为贴切。但是画家是怎么使画面孕生出“气韵”的呢?是用笔墨,是思想。所以说,气韵源于笔、源于墨、源于意,源于三者的完美结合。也正如本文开篇所说:中国画的品格高低不在于形迹,而在于画面的气韵,气韵所来,在于文情诗意,而,为情诗意依托于笔墨。故,古人云:“画之高低在于笔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