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美乡愁话建水】雷思嘉:“着汉服鉴紫陶” 身体力行融合历史瑰宝

夕阳余晖下,一座古桥横卧在金黄之田野,一位身穿汉服的小姐姐布茶席于桥道,映着天幕的云气斑斓,入茶、冲泡、出汤、品饮,与山光湖色融为古雅的风景。

【最美乡愁话建水】雷思嘉:“着汉服鉴紫陶” 身体力行融合历史瑰宝

身体力行融合历史瑰宝

这位小姐姐常常身穿汉服,做陶玩泥,穿梭于临安古城,或在天缘桥泡茶、小憩,或至双龙桥赏云、刻陶,是为当地一景。

多方打听,小姐姐姓雷名思嘉,是建水紫陶的文化推介和手艺簇拥者,追求留白的心境与东方美学的生活方式,常年游走于大陆各大陶瓷场区和窑口,力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与生活相融合。她成立的减堂工作室致力于陶瓷器物的设计与创作。

【最美乡愁话建水】雷思嘉:“着汉服鉴紫陶” 身体力行融合历史瑰宝

雷思嘉说,她很喜欢将《千里江山图》演活了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于是效仿,这才有了此番“身着汉服品鉴紫陶”的融合践行。

【最美乡愁话建水】雷思嘉:“着汉服鉴紫陶” 身体力行融合历史瑰宝

在雷思嘉看来,建水紫陶从创生之日起便极为重视文化的内在表达,传统书画、金石篆刻等装饰方法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人生追求。朴雅庄重的传统造型,古意盎然的书画装饰,正是其艺术魅力之所在。早期陶工虽为制匠,却审美甚高,广识建水诸地文人士子,引以文人书法字画饰于陶坯,又独创刊刻填泥技艺,将字画永久封印于器物之上。器物虽供日常所用,用之闲余亦可观赏雅玩。

“心中若能容沟壑,下笔方能汇山河。书画如此,舞蹈如此,做陶亦是如此。我希望能有一种美的形式去传递建水紫陶的美,别人在赏心悦目之时,认知它、喜欢它。”雷思嘉说道:“我推介建水紫陶,却发现很多人并不认识建水紫陶,在不停地去跟别人讲清楚什么是建水紫陶的过程中,我思索着,除了身体力行地去推介建水紫陶,我还能做些什么?”

【最美乡愁话建水】雷思嘉:“着汉服鉴紫陶” 身体力行融合历史瑰宝

“我交出的答卷,是‘着汉服推介建水紫陶’的跨界融合。汉服不仅是一种美丽,还有泱泱华夏5000年来的文化沉淀。陶瓷和服饰作为传统文化‘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者必然蕴含着相通的文化理念。用更直观的方式,以美的形式将中国传统之美展示给世人,是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转化和必然选择。”

【最美乡愁话建水】雷思嘉:“着汉服鉴紫陶” 身体力行融合历史瑰宝

建水紫陶因泥质细腻,故采用独特的无釉磨光的工艺。经打磨抛光后,书画的装饰线条会呈现出好似经千年锈蚀风化而斑驳陆离的肌理,表现出了古朴苍劲的金石韵味,和中国山水画的明暗浓淡之婉约相映成趣。

【最美乡愁话建水】雷思嘉:“着汉服鉴紫陶” 身体力行融合历史瑰宝

“在大陆倡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背景下,传统手工艺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建水紫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极大的保护,相信将建水紫陶凭借着它独特的工艺和文气内涵,迎来更加蓬勃发展的春天。”雷思嘉意犹未尽。

云报全媒体记者 马喆 吴沛钊 殷洁 饶勇 刘宇丹 黄翘楚 赵丽槐 刘畅 摄影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