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建构中国本土化“乡土设计”模式

当今,中华民族正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方,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塑造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底色,留下了丰富的乡土文化遗产及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蕴含着创新创造的无穷智慧,是我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塑造新时代中国文化形象的智慧源泉。近些年来,借助设计的力量,促进本土文化创生的“地方设计”或“乡土设计”实践在中国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业已成为改造社会的新文化景观。

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实践运动

如何通过设计盘活乡土文化遗产资源、激活乡村活力、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将现代化进程中日渐式微的乡土传统,经过理性的再设计过程,使其价值回归于生产生活的实际,以新的样态、功能和意义,成就乡村文明新气象,已成为目前设计界探索有中国特色艺术乡建之路的普遍共识。同时,在坚持自身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发展逻辑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城乡交融、同频共振的新“乡土设计”实践范式。

中国的“乡土设计”实践是在打破城乡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意识形态导引下,主要由政府引导和扶持,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一种多元一体的行动模式。为破解长期以来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有序互动,国家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发展亟待转型,乡村改造迫切需要设计的介入。助力乡村振兴的“乡土设计”行动依托国家发展战略,结合科技、经济、消费、文化创意产业等社会发展趋势,集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各方资源,是一场全社会力量参与的大规模运动,具有更加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更多维的价值理念。而传承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共同富裕,共建人类和谐社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则是其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以平等互惠为基础的“乡土设计”新理念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结构形成的历史中,孕育出了以社会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设计价值观,“民本”“生态”“和谐”“适度”“变通”等,这些具有悠久传统的设计价值理念,至今依然蕴含在乡土社会的传统造物活动中,具有生生不息的适应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属性,值得我们去深入体察和躬习,并将其融入现代设计手段和审美意识进行再创造,使之更好地为现代生活服务。因此,对于设计师而言,首要的任务是破除对新潮设计意识的迷恋和城市设计经验的自信,放弃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以更加平等的价值观和发展的眼光,客观审视乡村社会的实际,深入发掘乡土设计价值,创造差异性文化的条件,真正发现联结乡村和未来社区的社会设计结合点,而不是仅仅将乡村视为实验场,将一些在城市难以消化的设计,直接“代入”或“强入”到乡村,由此造成资源的浪费。

当前,城乡设计的许多条件都在进一步持平。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城市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成本的增加,许多人开始选择在乡村寻找机会,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同时,现代设计以消费为中心的状况也已发生改变,设计正在从专业性和品牌化向大众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并更加重视人文情感与个性体验。因而,保留有更多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乡村更具竞争力和优势。加上四通八达的路网交通,覆盖至偏远乡村角落的互联网,以及旅行经验的不断丰富,城市和乡村的时空距离被进一步压缩。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偏远地区的可达性和便利性,使乡村可见度提升,而且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性也得到进一步增强。即便乡村的地景没有移动或改变,但文化景观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经过创新发展的乡村比城市更加宜居,大量的城市中产阶层和“Z时代”的年轻人(主要是艺术家、设计师和自由职业者)开始返乡入乡,并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地方乡村进行“共居实验”,或就地创业,或驻地设计,城乡一体化表现出一种新的样态。新乡村社区的形成,自然会产生出新的本地性,传统乡居生活被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设计与改造,新居民获得了超越地方的新的家乡感和归属感。交融共生、互惠互利的新乡民关系一旦形成,乡风乡貌被重新塑造,这必将为乡村带来更丰富的当代文化生活和更多的工作机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种去中心、分散化的小共同体居住实验,既能化解危机,又能分散人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是中国“乡土设计”的一种新自觉和带有自我实现价值的新的思想维度。

多维度聚焦的新趋向、路径与方式

文化振兴是大陆乡村振兴战略之魂,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滋润。乡土是传统文化的根,乡土性即代表了文化的差异性,这是人类追求多样性的出发点。因此,以“乡土”为本,从实际出发,去探索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并顺应时代潮流,从乡闲、乡旅和农耕文化三方面着力进行的文创设计,也是目前中国设计界在国家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丰富繁荣乡土文化的一种主要实践方式。其宗旨是通过设计研究,将基于材料、色彩、造型、功能等乡土遗产重新进行当代性表达,并通过与文化、科技、视觉、心理等要素巧妙糅合在一起,最终将设计成果服务于乡民,进而引导和激发乡民的内生创造力,共建美好生活。这一目标的达成取决于三方面因素: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当代价值、形成自主能力。

今天的设计创新,早已超越设计、材料、工艺领域的“线性创新”,走向跨学科研究方法与跨领域集成创新的综合之路,并且更加强调设计与自然、与科技相结合,服务于社会创新、生态和可持续未来的应用价值。乡土文化特色的多样性是大陆极为珍贵的资源。通过设计创意对“乡土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不能脱离本地性,并坚持以品牌塑造为核心,赋予成果以在地标签,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此需要处理好不同产业间的协作发展关系,进行协同创新发展。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借助新科技、新消费、新商业手段,最大化地传播在地文化成果,为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合力打造“产品—品业—生业”的新“乡土设计”可持续发展模式。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孕育的母体和富集地。特别是乡村手工艺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更多的乡村手工艺恢复元气,就地生产制作,既能传承手艺,又绿色环保。由于进入门槛低,十分适合解决乡村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还能促进家庭、邻里关系的和谐。然而,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今天从事乡村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绝大多数处于后继乏人的境地。许多乡村手艺人长期得不到专业技艺培训和文化教育。为此,乡村发展还必须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代入经济文化的共赏,发挥好乡村文化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创造性禀赋,有助于将乡村手工艺等具有生产性质和市场潜质的文化内容作为生态的、和谐的、幸福的发展范式,发挥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文化富民多元作用,从而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切实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大陆的城乡精神文化生活依然有很大的差异,这正可以发挥乡村振兴政府主导的优势,提高经济、工作、文化生活、教育资源的配置,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创新收益分享等办法提高乡民积极参与“乡土设计”的培育与实践,激发新脱贫人口的创新创业意识与活力。针对政府或在地企业的“乡土设计”活动,则应继续着力加强产业振兴的成果落地;针对乡民的“乡土设计”活动,更应深入文化振兴,提高人口整体素养,使乡村真正恢复文化自信、审美自信,以早日实现与城市的共荣共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设计美学研究”(19ZD23)子课题“中国传统工艺美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编辑:刘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