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关于自画像,梵高曾在给妹妹的信中如此说道:“画自画像是一件极困难的工作,他必须与相片中的自己不同,自画像的目的在于画出更深层的自我。”

据现有的资料显示,梵高的自画像数量在35幅左右,而以沉迷自画像著称的伦勃朗,一生曾绘制了40多幅自画像。但考虑到伦勃朗艺术生命的时间长度是梵高的四倍,因此,梵高的自画像创作密度,应与伦勃朗不相上下。

透过自画像,我们看到梵高的愤怒,忧郁,癫狂以及偶尔的快乐。

来自全球的15件梵高自画像

2月3日至5月8日,“梵高自画像”在英国伦敦考陶尔德美术馆展出。此次展览首次以“梵高的自画像”为主题,共将展出超过15幅梵高的自画像作品,以此追溯艺术家绘画表现力的转变。展览汇聚了全球著名机构收藏的约15件梵高自画像作品,占其全部自画像作品近一半,且跨越梵高短暂的职业生涯,堪称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梵高自画像展。

其中,重要展品包括核心馆藏《耳朵包着绷带的自画像》、梵高于1886年在巴黎绘制的早期作品《戴黑毡帽的自画像》等。值得一提的是,展品中还包括文森特·梵高生命最后的两幅自画像作品,现分藏与奥斯陆与华盛顿,为其1889年在圣雷米(Saint-Rémy)精神病院时期创作,两幅作品完成时间仅相隔一周。这也是两幅作品自创作完成以来首次同台展示。

针对此次展览,策展人、科陶德绘画部部长凯伦·塞雷斯(Karen Serres) 表示,自画像是梵高笔下最持久的主题之一,本展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探索梵高如何通过自画像构建自己的身份,并向外界展示自己。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耳朵包着绷带的自画像》,文森特·威廉·梵高,1889年,科陶德美术馆藏

塞雷斯还透露,由于考陶尔德美术馆收藏有最著名的梵高画作之一《耳缠绷带的自画像》,所以10年前馆内就想举办一场关于梵高自画像的展览。但“梵高的展览是出了名的难办,他的作品非常抢手,因而借展显得困难重重,因为每件作品都是其所在机构的明星展品”。

从此次借展的机构,我们也能看到展览的筹备难度——此次参展作品借展自梵高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巴黎奥赛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等。

多产的自画像实践者

梵高是一个多产的自画像实践者。自1886年第一张油彩自画像以来,直至逝世,梵高始终坚持着自画像的绘制。

1886年3月,梵高来到巴黎,这时候印象派正如日中天。到巴黎没多久,梵高就画了自己第一张油彩自画像《艺术家在画架前的自画像》,画面依旧保持着《吃土豆的人》的画面风格——晦暗的色调和阴郁的气质。画中的梵高显得苦恼、烦闷,这是因为自己的画面调性与当时盛行的色彩热烈的印象派格格不入。对于嗜画如命的梵高而言,意识到自己的艺术还存在于中世纪,焦虑便遍布脑海。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戴黑毡帽的自画像》,文森特·威廉·梵高,1886-1887年,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藏

《戴黑毡帽的自画像》也绘制于这一时期,尽管画面中已经出现了朱红与白色,但画面依旧是暗淡的,整体呈现出压抑和无力的感觉。无神的眼睛中满是怅然和迷茫。而这正对应着妹妹对他的评价—— “他并不修长,有些偏宽,因常低头的坏习惯而背微驼,棕红的头发剪得短短的,草帽遮着有些奇异的脸。这不是青年人的脸,额上已有皱纹,总是沉思而锁眉,深深的小眼睛似乎时蓝时绿。他的内心不易被相识,外表又不可爱,有几分像怪人。”

随着与印象派画家高更等人和点彩派修拉、毕沙罗等人交往的加深,以及绘画造诣的精深,梵高在画面有了很大改变。作于1887年的《戴草帽的自画像》和《梵高像》便很好的体现了这点。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戴草帽的自画像》,文森特·威廉·梵高,1887年,底特律美术馆藏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梵高逐渐开始在画中使用明亮的黄塑造人物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自画像》,文森特·威廉·梵高,1887年,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以点彩画法绘制整幅画面

就画面颜色而言,在这两幅自画像中,梵高惯用的蓝黑色调转变成了耀眼的黄,这也成为他日后绘画最主要的色调。他用此来表达内心的炽热和对绘画的赤诚和希望;就画法而言,梵高从此前常用的平涂手法,转而尝试点彩画法;而就画面气质而言,梵高一改过去沉闷、晦涩的风格,增强了所绘对象的动感,而将其他形式尽可能地简约化。他还通过不同颜色、笔触的明暗对比,来增强这种运动感。这源于自他对日本浮世绘的喜爱。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作为画家的自画像》,文森特·威廉·梵高,1888年,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画中,被梵高成为“死亡的脸”的面孔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从画中调色板上鲜艳的油彩,都是梵高喜欢的颜色

画中画板后方,梵高一如既往地签下了那属于自己的名字“文森特”

1888年的《艺术家自画像》中,梵高的画面又发现了很大的转变,这也是他在巴黎的最后一张自画像。弟弟提奥的妻子曾说,在所有自画像中,这张最像梵高。明明整幅都是鲜亮的颜色,却总是让人感到孤寂、落寞和痛苦。事实上,在给提奥的信中,梵高的论述也印证了这种观感。他如此说道:“在这表现一个自我概念,是我在镜中看着自己,画出来的样子,一张粉灰的脸,绿色的眼睛,灰烬的发色,充满皱纹的前额与嘴边,整张脸像木头一样坚硬,胡子画得很红,看起来像被人遗弃后产生的忧伤模样,尽管如此,有丰满的嘴唇,也身穿农民的粗糙麻布上衣,在画盘上有柠檬黄、朱红、孔雀石绿、钴蓝,总之,盘子上除了象征胡子的橘红色以外,全都是我喜欢的颜色,你可以说这张画隐喻了某种东西,譬如:死亡的脸。”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戴灰毡帽的自画像》,文森特·威廉·梵高,1887,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藏

1888年的2月,梵高从巴黎来到充满阳光的南部城市阿尔。在阿尔,梵高的绘画激情被再次狂热的点燃了,他每天离群索居,早出晚归,吃得也非常少,精神状态每况愈下。虽然高更的到来使梵高稍稍从绘画转向生活,但随着两人绘画的分歧以及梵高偏执的性格,使得高更最终选择离开。好友的离去、孤独的再次侵袭以及近乎癫狂的精神状态,让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自画像,文森特·威廉·梵高,1887 年,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作为画家的自画像》,文森特·威廉·梵高,1887年9月-10月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文森特·梵高基金会)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耳朵包着绷带的自画像》局部

房间的墙上张贴着浮世绘的海报,整幅画面也体现出强烈的浮世绘风格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梵高身披绿色的大衣,虽然颜色非常具有生命力,但整幅画面仍旧给人以憔悴和疲惫的感觉

此次展出的《耳朵包着绷带的自画像》便绘制在这一时期。画面中的梵高是孤独的,眼角依旧血红,发黄的脸颊显得十分憔悴,他披着绿色的大衣,绿色的眼睛怅惘地望向前方,他又是一个人了,没有志同道合的绘画挚友,远在他乡的弟弟,以及自己那不稳定的,随时会被挑动的敏感的神经。他曾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很想和你坐下来吃一顿饭。

因为精神的原因,割掉耳朵的梵高被送入圣雷米精神医院疗养。在这里,梵高画下了许多后来声名卓著的名作,包括这件《自画像》。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自画像》,文森特·威廉·梵高,1889年,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精神医院内,梵高的病总是周期性地发作,在稍粗好转的时候,梵高会画画。比起之前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更有一种燃烧感,内心和世界都在燃烧着,处于一种极度快乐的状态。梵高确实是快乐的,提奥的妻子告诉梵高她与提奥已经有了孩子,为孩子取名文森特,并想让梵高做孩子的教父。这对在生活和绘画中孤独了一辈子的梵高欣喜若狂,但不善言谈的梵高将这份狂喜默默的记在了心里,并在精神稍稍好转时画下了这幅感动无数人的绘画《自画像》——为了这个和自己同名的小生命,他再次燃烧了自己。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自画像中,梵高面容消瘦,幽蓝的眼睛里满是疲惫

全球好展|有史以来最全梵高自画像展!15件机构重要馆藏集中亮相英国

自画像中,梵高用幽蓝再次燃烧了自己

【后记】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曾经说过:“在作品里,我想要画一些让人舒服的东西,就像音乐一样,戴上光环,代表不灭的永恒,也可以借它,寻找属于我们的颜色的真正光辉与振奋的理由”。在逃不开的孤独与静默之中,梵高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也用无数作品,挥开头顶上梵高家族的盛名,让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文森特·梵·高。

终其一生,文森特只是他自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