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原创|一场咏雪诗“冬奥会”

原创|一场咏雪诗“冬奥会”

(图片来源网络)

白雪皑皑,无边寒光。当下,正有无数奥运健儿如燕、如马、如风,英姿飒爽、豪情满怀,在追逐梦想中,让国旗与圣火交相辉映,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响彻赛场、响彻世界。

笔者突发奇想,脑洞大开,如果将古人的咏雪诗视作一场“冬奥会”的话,谁的佳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呢?

先评比更快。

冬奥会的项目中,滑雪、雪撬、雪车等比赛,都是比谁一马当先,速度最快。

雪诗亦是如此,唐代卢纶诗里的雪快人也快,“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在这场时间争夺战中,只用一个“逐”字,就可以看到洋溢着强大的自信,出征将士如一支支离弦的箭直奔目标,雪花也来的恰到好处,顷刻便落满了他们全身,人与雪融为了一体。

王维遇到的那场雪,更是忽如其来,“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从听觉着轻灵之笔,深夜隔窗仅听觉察到风吹竹响,没想到早晨推门一看,白雪竟拥满了一山,好大好快的雪!

岑参见到的雪景变化是最快的,八月秋高,而北地已天降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仅凭两句就化寒景为暖景,其妙手回春之法果然轻迅之极。

岑参所咏的雪又早又快,而李清照笔下的雪更藏着超前的消息,在浮光掠影、似有似无之间仿若穿越了季节,“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雪来而梅开,雪梅光明润泽,那是人们感知到春的信号,萌生出新的希望。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却说雪是个急性子,不仅频频催促快些,还亲自下场,为春花作起示范来了。

雪花真浩荡,奔逸竟绝尘,看来,不同的诗人不同的雪诗,各有各的凌波微步、凭虚临风啊。

再评比更高。

雪诗之高,首要在于惟妙惟肖的比喻高明。

面对叔叔谢安随机部署的咏雪作业,谢朗心绪比这漫天大雪还乱,只得硬着头皮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说罢便小心翼翼地确认眼神,谁知这时他堂妹谢道韫从容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不禁大笑,金银牌片刻已见分晓。

宋代卢梅坡虽然自号里有一个“梅”字,但他对雪与梅在争春上谁更高一筹却颇为纠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关键看在什么赛道上了。

宋代吕本中干脆给了个并列第一,“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梅与雪相得宜彰,也像运动员与冰雪天地的相互成全。

雪诗之高,还有空间上真实的高远。

第一个出场的是唐代祖咏,别看是应试题,他却答出了彩,“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我今望终南山余雪,云流雪凝,一个“浮”字足矣活灵活现见其高,本该写六韵十二句的,祖咏写了四句即已搁笔,静等评判。

第二个出场的是唐代孟郊,他立桥晚望,一目千里,“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雪上悬月,月照寒雪,确实意境高超。

最后出场的是唐代陈羽,莫觉得此君知名度不高,但却是匹“黑马”,他在边塞写下《从军行》,为一风雪行军队伍拍下一张“照片”,有石破天惊之感,“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红的旗,白的雪,颜色分明,只见风雪里红旗不乱,正在向峰巅移动,高昂奋勇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之中。

冬奥会追求更高,不单是不畏对手、敢于斗争,更重要的是永远进取、超越自我,所以,气象壮美宏大的“红旗直上天山雪”为雪诗之更高者应当之无愧。

接下来评比一下更强吧。

冬奥会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更强是挑战过往,一次次刷新记录,相信人类潜能永无止境。

古人写起雪诗来,其幻想力也是极其夸张,令人惊叹。

元代薛昂夫稍微保守了点,“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以鹅毛喻雪,得其白得其轻得其大。

宋代华清淑身在异乡,怅望故地,在与友人离别时,先推出一场大雪笼盖人间,“燕塞雪,片片大如拳。”此处的雪,似乎多了些愁绪重量。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的诗句总是脱口而出,其奇崛联想既出人意外,又无比妥帖。

能够胜过李白的,恐怕只能是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情感飞腾,不循常理,极尽雪之凛冽巨大,在寂寞地等着后人打破。

后人自有遐思,于是另辟蹊径去赞美雪的强悍。

唐代李咸用屏息,“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宋代袁说友惊叹,“玉龙方急战寒声,满阵江风雪作茵。”

宋代陈超欢喜,“玉龙睡起长风激,尽蜕玉鳞漂八极。”

在他们的笔下,天空中有龙出没,或是遨游,或是激战,或是蜕鳞,终化作狂烈飞雪,这种翻滚云端的奇景横卷万物、摄人心魄。

作为“词中之龙”的辛弃疾,则以惯有的大开大合咏雪,“天上飞琼,毕竟向、人间情薄。还又跨、玉龙归去,万花摇落。”撒雪的玉龙飞走了,留给大地的是千万朵繁花纷纷,真是光芒耀眼、美不胜收。

就像拼搏的身影闪烁在冬奥会的每个瞬间,较量的不独是对手或自己,还有时间与命运,只要拼命争取过,结局是什么,都已没有遗憾了。

最后,来说更团结。

中华民族自古便有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精神内核,这是源于一颗仁爱之心。

白居易在等雪时,发出醉心一问,“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收到诗的故友,又岂不对即将到来的聚会更生向往?

刘长卿在风雪中,得以温暖一晚,“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不完全是留宿,还给予一个心灵慰藉之所,感恩愿意对过客伸出援手的好心人,我会把这份善意再传递给其他人。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杜甫的诗底有自己,更有苍生,他热烈期盼着海清河晏,对所有的安乐盛景总不吝惜颂扬,杜甫野望山雪,由己及人,由己及物,由己及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让百姓安居乐业是他最执著的所念。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更团结”同样是体育运动的初衷,冬奥会既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竞争的舞台,但是也不乏温情和分享。

“更团结”是最初的出发点与最终的落脚点,与自己团队固然需要密切配合,与竞赛对手结下深厚友谊的佳话接续流传,而面对困难与挑战,全人类更应该手携着手,心连着心,抛却偏见与隔阂,坚定开放合作团结共赢信念,一起向未来,共迎美好未来。(蔡相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