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犹太“夜玫瑰”,把心留在了浦江畔

明晚10点,作家贝拉《幸存者之歌——犹太人在上海》纪录片将在东方卫视首播。通过这部纪录片,人们将跟随贝拉发现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回望那段跨民族的生命画卷。也能看到那些曾在上海得到救助、获得新生、留下永恒青春记忆的犹太人是如何牵挂着这份胜似故土的城市,并将这份爱和思念永远留在血液中。

犹太“夜玫瑰”,把心留在了浦江畔

图说:贝拉

揭开尘封的历史

出生于上海的加拿大籍作家贝拉用20多年时间走访了世界各地二战时期曾在上海避难与出生的犹太人。收集了大量一手史料。纪录片主要讲述了迈克·麦德沃全家二战时期在上海的往事。迈克的父母在上海生活了24年,他的母亲朵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记挂着上海——这座承载了她青春记忆和刻骨铭心的爱恋的城市。

纪录片中,贝拉回到了当年与迈克一遍遍游荡的上海街头。“迈克离开上海的时候才7岁,很难准确描述家里的地址,我们在老静安的小马路穿梭寻觅,却并无结果。”直到某一晚,贝拉灵光一现,重新翻找迈克父亲在上海工作时的资料,以其履历中两个旧地址为线索,竟然意外找到了迈克一家在爱文公寓的旧居。

犹太“夜玫瑰”,把心留在了浦江畔

图说:纪录片《幸存者之歌——犹太人在上海》(下同)

当年用几根金条买下这间屋的年轻人叫徐文贤,他和太太在这里结婚生子,他们都是热爱文化、尊重历史、钟爱老物件的人。而这些优良传统也被子女们保留下来。时隔大半个世纪,不但里面的布置、陈设并无大变,甚至就连老唱机、旧钢琴和水晶玻璃的杯具器皿都被很好地保存下来。

犹太“夜玫瑰”,把心留在了浦江畔

浦江畔的夜玫瑰

那一次,贝拉情不自禁地坐到老钢琴前,想到那是朵拉年轻时常常奏响的琴,她轻轻打开琴盖按动琴键,一曲犹太民谣《夜玫瑰》自然地流淌而出。贝拉说:“我第一次听朵拉哼唱这首民谣,她已经为它重新谱写了歌词,她把对黄浦江深深的眷恋写了进去。”朵拉年轻时代不但在上海度过青春、遇见爱情,也成功经营着一家戏剧服装店,卖各色精美的戏服、洋装,一代歌后周璇都是她的老顾客。

犹太“夜玫瑰”,把心留在了浦江畔

让贝拉遗憾的是,她最终没能完成朵拉的嘱托,把这朵浦江畔的“夜玫瑰”带回上海。最后一次去看朵拉,走时,她如孩童般缠着贝拉央告:“贝拉,把我装进你的行李箱,我想要回上海去。”迈克告诉贝拉,母亲朵拉在弥留之际还惦念着要回上海,当时家人为安慰她,只得哄她:“到了,我们回到上海了,你看,那不是黄浦江吗?”

上个月,由贝拉捐赠、留俄雕塑家吕旗彰设计制作的原创大型铜铸雕塑《幸存者之歌》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举行揭幕仪式。这一重达5吨的雕塑,以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刻画了1948年迈克·麦德沃同父母站在甲板上依依不舍挥别上海的永恒瞬间。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