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文|孙凤山,图网络。

《说文解字》里有:

「元,为始;宵,为夜」。

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自这一夜起,

月移西去,春回大地。

火树银花,香车宝马。

灯火阑珊处,眉间心上人。

时值美景良辰,惟愿:

人圆,事圆,团团圆圆;

人缘,福缘,缘缘不断;

情愿,心愿,愿愿随心。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在没有电灯的漫长古代,

星月作为夜空中最明亮浩瀚的景观,

不但赋予夜晚以光明,

也是人们仰望苍穹、认识宇宙、

寄托心愿、思考人生的重要载体。

人们通过观察

月亮与太阳、地球等星体之间的关系,

观察其盈亏变化对气候地理、农业生产

及人体身心的影响,发明了以月亮变化来

计时的太阴历法等一系列天文、历法、祭祀体系。

作为新年的第一个满月之日,

正月十五自然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每逢此时,人们在月下与亲友团聚,

许下心愿,遥寄祝福,

祈求新一年的团圆美满,诸事顺遂。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同时,月圆总是

与团圆分不开。

过了正月十五,学子要上学了,

游子也都开工了。

人们行将远离,于是更要欢聚一堂,

仰天观月,向地赏灯。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因为每一个月圆时刻

都在提醒着我们:

人就是在聚散圆缺中

平衡和拥有着这一生的。

趁今夜月色温柔,

剪一段来同入梦。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唯愿明日梦醒后,

众生皆喜乐,吉祥安康,福满人间。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正月十五,是年的最后一天。

古时每逢正月十五,

家家户户竞相挂起造型各异的花灯,

政府也多会出资举办大型灯市供全民观赏。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大街小巷,百里灯火不绝。

火树银花灯如昼,宝马雕车香满路。

人们用灯火通明的方式,

赶走一年的疲惫,迎接新的开始。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我们走上街头,赏灯、赛灯、买灯,

观看歌舞百戏,写灯联,猜灯谜,赏灯诗……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

“火树银花不夜天”的人间繁华,

品味着亲友团聚的喜悦。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古代封建的传统社会中,

元宵灯会是一个充满了

诗意和爱情色彩的日子。

它为渴望爱情的青年男女们

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在灯节举办的日子里,

是男女青年与意中人幽会相见的时刻,

所以说元宵节是

中国式的“情人节”。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即便到现代,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

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

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

而流行于贵州苗族的偷菜节,

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节日这天,姑娘们

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

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偷的人家也不责怪。

据说谁偷的菜最多,谁就能早得意中人。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大抵世间最美的相遇莫不如此,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

在满天花火里收藏甜蜜的心意。

在星星点点的灯光下,

两情相悦的人祈愿恩爱长久。

寻觅佳侣的人祈求桃花运来。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还有“走百病”的传统,

天上星月交相辉,

地下人们走百病。

古时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结伴出门,

或行走墙边,或见桥必过,称为“渡危”。

经过寺庙门上的门钉还要摸一摸,

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如今人们改为户外出行,

因元宵正值冬春之交,

多多走动呼吸新鲜空气,

有助于祛除百病不祥。

在阳气初萌的月圆夜,

平安健康,否极泰来。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

十月十五为下元。

这个说法来源于道教“三元”。

上中下三元,分别对应着天地人三官。

天官掌管人间命运,主持生死公道,

正月十五亲临人间

巡察善恶,赐福人间。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同时,元宵之夜,不只街市灯火通明。

很多地方还在元宵期间到祖茔送灯,

意在给祖先照明,共度元宵佳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

有“汉武帝于正月十五祭祀‘太一神’,

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说;

有“汉明帝取印度习俗,每年正月十五

礼佛拜舍利,以弘扬佛法”之说;

有“东汉道教形成时,确立正月十五

为道教‘三元’之天官圣诞”说;

元宵节的六种美

有“汉文帝刘恒为庆祝平息

‘诸呂叛乱’而设”之说;

有“汉代名臣东方朔正月十五施计,

助宫女元宵与家人团聚”之说;

还有“人间百姓燃灯放炮

躲避天帝兵将”之说等等。

其缘起说虽多种多样,

但可大致看出,元宵节最初

是为“祭祀”“礼佛”“拜神”“祈福避祸”等

宗教因素而设立的。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在“元宵节”这个称谓正式形成前,

正月十五又被称为“正月望”。

每逢这一天,皇家及民间

均会举行祭天或祭祖仪式,

祈求新一年: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子嗣绵延。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自唐代以来,民间还流传着

元宵拜紫姑神和“迎紫姑”习俗。

紫姑也被称为“厕姑”。

时人以为迎紫姑“能占众事,

卜未来蚕桑,又善射钩”。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后来,迎请紫姑从问桑蚕农事

扩展到卜占寿辰、生育和前程

以及仕途功名、婚丧嫁娶,

农耕商贸等人生诸多领域。

人们迎请紫姑的活动,

寻求的只是心灵的慰藉,

并借机嬉戏娱乐。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又称汤圆、浮元子、元宝、粉果,

关于它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

元宵类似《山海经》所载的祭祀食品。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碗里汤圆。

白玉盘中汤几勺, 珍珠相挤见凸凹。

绵绵入囗牙咬处, 黑白相间味难描。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至宋代,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已广为流传,

象征着团圆、圆满等吉祥意味。

根据大陆各地的不同习俗,

元宵的原料、制作工艺和口味也有所不同。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一般来说,北方的元宵是摇出来的

——先做好馅料,将其切为均匀的四方块,

然后再把馅放进筛子或机器里,

倒入江米粉,令其在晃动中与米粉粘合,

形成圆形的元宵。

这种元宵表面为薄薄的干粉,

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分变软。

元宵节的六种美

南方的元宵则是包出来的

——制好足量馅料,再像和面那样,

将糯米粉加水和成团醒好,

接着将其擀成圆片,接着像包饺子那样

加入馅料包成圆状物。

一南一北,一干一湿,别有风味。

一枚枚甜甜圆圆的汤圆,

逐渐成了人们甜美团回生活的象征。

元宵节的六种美
元宵节的六种美

一岁诸节上元启,

一年美好今日始。

元宵节,从感性上讲,

成了“年”的句号。

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开始。

元宵节的六种美

绰绰人影,车马喧哗。

火树银花,花灯竞放。

家燕归巢,是天伦叙乐。

心有所属,是情有所依。

元宵节的六种美

愿每座城市都有灯火守望,

愿今岁朝暮四季,

你我相伴如常。

元宵节的六种美

上述内容仅供个人欣赏学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

如果觉得不错,点屏幕右上角的"…"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