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母亲回忆北京故事:老朋友热情帮忙北京治病

作者:云豫龙

我的母亲李书贤(1923——1982),原籍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1949年4月参加解放军,1950年在炮兵后勤部总医院(后改为36陆军医院,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又改名为解放军211医院)工作,担任护理员,护士,护士长。1965年转业到哈尔滨市太平区人民医院工作,担任总护士长。1979年离休。1982年病逝。

母亲患病期间,她每天坚持写日记和自传,写了三年,直到她逝世。以下文章是我根据母亲生前亲手写下的回忆录整理而成,文中第一人称“我”即母亲本人,文章小标题是我加上的。以此系列文章来纪念我敬爱的母亲。

二十一、老战友热情帮助北京治病

1980年8月2号 星期六

1980年8月2号晚7点5分进站,我同老杨乘烈士馆汽车到火车站,送站的有立伟,立书,小海,到站后,找到了佟文兰大夫,她有爱人赵玉飞和她的儿子也同时到车站送行,我们乘的火车卧铺是4--5车厢,7号中下铺.一路顺利到达了北京

时间是八月三号十二点三十五分.天气是阴而无雨,下车后有烈士馆的宋国权同志到北京国家文物局换了介绍信,花四元钱顾了一辆小汽车到和平里住在文化部招待所一楼104号房间,内有七张床,里面现有两位客人.我住3床,佟住4床,条件还很方便,环境很幽静,客人不多。

周围是一个小市场,都是买小吃的和水果,蔬菜,大西瓜一角钱一斤,黄瓜一角钱有十多条,茄子和西红柿等都是大堆的.早晨天亮时间比哈尔滨晚大约一小时还多,我和佟大夫五点钟起床,天还有些昏暗,洗刷完毕,静悄悄的走出招待所,大街上买早点的刚刚准备出市,这一带交通很发达,汽车,无轨电车,线路很多,都是起点站.我们走了一阵回到住所,等待开饭.

今天准备到日坛医院去.

母亲回忆北京故事:老朋友热情帮忙北京治病

母亲在北京治病期间与父亲合影

1980年8月4号 星期一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是星期一,我同佟大夫吃过早饭就乘104路汽车到日坛医院就诊,到车站后又转29路汽车,13路汽车,然后到达,那路的病人很多,医院规模不大,据说只有200张床位,我们先到放射线科找到了分开22年之久的老战友冯行秀同志,她也很热情的帮助打电话找到了外科主任余宏迢,他正在手术,说无时间,要等到星期四手后两点钟出门诊时才肯给看病,因为我们无有进京手续,冯同志帮助先挂好了号,说定了就这样出了医院,我们又到王府井大街百货大楼照了一张快像.准备买车票用,游了东单.

下午同老杨,老宋同去游了西单市场.

1980年8月5号 星期二

今天上午没有外出,一方面昨天走了一天有些累,另一方面想给家里写封信.所以佟大夫去取照片逛大街了,我上午给立伟,书书,津津写了一信,由老杨发出,休息了一会,中午佟大夫回来,吃过午饭两点钟时老宋帮我们买了车票是电,汽车通用票,花了5元钱,可以在市内随便乘车了,我们四人都有了车票,一同到北海公园玩了一阵,照了几张像,回到招待所已是快六点了,正好开饭.

母亲回忆北京故事:老朋友热情帮忙北京治病

母亲与陪同到京看病的佟大夫在北海合影

1980年8月6号 星期三

今天不到五点就起床,到门口小食部买了包子带在身上,我们四人就出发到香山去玩,中途下车先到千佛寺.这里据说是释迦摩尼临终时对他的12个弟子留遗嘱的地方,所以佛寺侧 像,12个弟子站在一圈。周围的环境种植了各种花树,亭子寺等都建在半山腰,所以我们漫步走约有二公里多,累得够呛,然后又回到公路,搭上汽车又往香山进发.

乘二站路就到香山,这里山势险要,环境优美,建筑都在山上,步步登高,非常壮观,可惜我们一个个都累得精疲力尽,12点40分时我们爬过了碧云寺,又经过了玉华山腰,,到香山餐厅吃了午餐,然后乘车回招待所,到家后累的精疲力尽了,晚饭也没有吃就睡下了.

1980年8月7日 星期四

今天上午不准备远走了,洗洗休息一下,午后去日坛看病去.

红斌同志!(韩红斌)

你好!又要麻烦你了,真不好意思.一位老战友的爱人李书贤同志,患乳腺癌,手术后复查一下,看能否帮忙给找一位有经验的大夫给查一查?

再次感谢!问你爸爸,妈妈好!

敬礼

穆赫

1980年8月5号

这是老杨的战友给托的人的一封信,午后就去找一下韩红斌护士长,不知是否如愿.

今天是星期四,是日坛医院约我看病的日期,中午吃过午饭我和佟大夫老宋共同前往,到日坛已是下午2点钟上班时间,到放射线科找到冯行秀同志给挂了号,冯把病志交给把诊的护理部主任,等了半个小时,余宏迢主任出诊了.他穿着一身手术内衣,护士第一个就把病历送进去了,可是第三个才看到我。

这里的人事关系很多,他看了我带给他司主任的信,又问了病情,很快定下了,让我回哈找司主任手术去,并且说这里床位少.排不上,他到八月下旬到哈尔滨去开肺癌会议,到哈后他还可以帮助手术.并建议广泛切除,植皮,或用左乳腺转移右侧.后来我们到楼上去找韩红斌护士长,可惜她半休已经下班了,又到冯同志处,她又去找余主任,他还是不肯收治,又给写了一个会诊单,等到下周四再次会诊,就这样回来了.

晚上谢隆元和他爱人同来招待所看我们,坐到晚上八点钟才回去,并说他也帮助打听一下,谁认识日坛的名医,约我们下周二到他家去。

1980年8月8日

我和佟大夫乘104汽车终点换9路又换339到芦沟桥(309回来看到桥两旁栏杆上有各样的小狮子)到长幸店到赵坤乙家去,由于路生绕了远,整整坐了两个半小时才到达。到她家已是十点钟了,她已外出了,索理上班,小二买菜,只有小刚在家,在她家等到11点30分,索理回来了,帮助我买了饺子,刚刚摆好,坤乙回来了,中午我们说明来意,她们夫妇很关心,愿意积极帮助想办法找关系协助早入院治疗。饭后坤乙就冒雨同我们一起到市里卫生部来找同学,佟文兰她俩忙了一个下午找到了两个关系,一个是北京医学院肿瘤研究所,说好明天电话联系;一个是首都医院外科,晚上佟大夫六点多才回来,小刚还在发热。

1980年8月9日

今日上午佟文兰同坤乙同到卫生部找人去,我在家等着,老杨怕我在苦闷,宋和老杨我们同去军事博物馆参观。一个上午就观看了五位元帅的事迹,有朱德元帅、聂荣臻、贺龙、陈毅、彭德怀五位老烈士的革命事迹和遗物遗像,看到他们早年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形象和晚年遭受冤案的惨痛景象,真使人感慨万分,引起我对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罪恶,痛恨万分。我后来身体实在太累了,坐下休息,中午回到招待所再也不愿动了,午后他俩人到革博我就没有再同去了。

午后佟文兰回来了,她说可惜上午你没有同去卫生部,不然可能就到肿瘤研究所看病了,预约到午后打电话联系,后来电话也没有找到人,只好等星期一了。坤乙和索理刚来市内,也兼办她们工作的事,晚上给司铎打电话。

晚上老杨来说薛奎珍来电话,说明天来看我们。让我在家等候,立伟来信了。

1980年8月10日 星期四

今天早晨起来和老杨到附近小餐馆买了一碗粥三两包子吃,星期日上午给立伟回了一信送上楼去,正好薛奎珍和薛奎元两人在座,谈了一阵,十二点三十分我们到交道口餐厅吃了饭,四个菜是奎珍请客。

(待续)

母亲回忆北京故事:老朋友热情帮忙北京治病

母亲与佟大夫在北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