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吴晓霞|春日遗梦

春日遗梦

吴晓霞

1

我突然变成了小孩子,一蹦一跳地走着,大概五六岁的样子,姥姥在后面喊:“晓霞,慢些儿……”我们刚从芹菜地里回来,我在前面一蹦一跳地,看见黄灿灿的蒲公英,就采一朵攥在手里,姥姥一手扛着锄头,另一只手的臂弯里挎着竹篮,篮子里是我们刚刚间苗铲下来的芹菜,嫩绿嫩绿的,我们就这样走啊走……醒过来之后,梦依然那么清晰,我知道是姥姥来看我了。

记得外爷说过“人生一忽儿”。故去的亲人就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当我们的记忆不在,他们也就真的如烟如雾,渺无痕迹了。

2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还在腊月,就已经立春。年过完之后就是雨水了,天气一日暖似一日,天蓝蓝的,有时会扯出白色的云带,太阳明亮得刚刚好,一点儿也不刺眼,时不时会有倒春寒,每次降温都伴着大风,朋友圈里南方已是花团锦簇,我所在的城市离春天还有多远?有时风大,呼啸的北风一刮就是好几天,春日的一点点暖都让大风给赶跑了,有冬天意犹未尽的感觉,大地上的一切人和物都瑟瑟发抖,大西北的春风也是如此彪悍。或许铜城的春天是风刮来的。柳树的枝条在春风吹拂下越发柔软,已冒出尖尖的小芽芽,不久之后便成了鹅黄柳绿。可不是吗,那几株白杨,枝头已经露出圆圆的小花苞,不久就会挂满一树的穗状花序,你从小就叫他们“毛毛虫”。柳枝、杨花捎来了春信,就在这料峭春风里,春的气息越发浓了。杏花开了、桃花开了。突然之间,沙尘肆虐,新闻上说这是近10年来影响最广泛的一次沙尘天气,印象中所在的小城好久没有如此严重的沙尘天气了。土在下、花在开,柳芽儿在长大……

大地上的万物一连吃了三天的土,雨夹雪过后,天气越来越好了,而后又反复扬了几天沙子,人们盼着雨,偶尔下一两次,然而老天似乎很吝啬,不去户外,感觉不到下了雨似的。慢慢地,在寒冷之中,目之可及,是越来越多的绿意和万物初盛的生机。

春山为黄色所覆盖,也有星星点点的小草冒出毛茸茸的小脑袋,杨柳的绿色渐渐氤氲成一片片,杏花、桃花、榆叶梅、梨花、樱花、丁香,慢慢开成一团团。只有槐树,枝叶仍然黑乎乎的,有的还挂着旧年的槐角的,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麻雀、喜鹊在树桠间啼鸣,这些微小而温暖的向往,让人敞开心扉,在和风轻抚中,跟上了春的脚步,去林间、去水边,淡淡走,缓缓行……心情也渐渐和着这春色明快起来了呢!大西北的春天来得晚,来得短促,“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每每读到这几句,总是莫名的伤感,春花短暂,多像人的生命啊!

3

最近一直在听赵英俊的歌。2月3日,赵英俊在北京因病逝世了,年仅43岁。我此前不知道他是谁,看了几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才知道,我原来听过的许多歌,比如《大王叫我来巡山》《清风徐来》《女儿国》等等,原来都是他唱的。他曾为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唐人街探案》《煎饼侠》《缝纫机乐队》《港囧》等电影创作主题曲或插曲。有文章说他给无数人展示了摇滚之美,他在音乐创作方面才华顶尖。嗯,他填词、作曲、演唱无所不能,他善于做命题作文,常常是先有电影,才有他根据电影内容创作的插曲、主题曲,都很不错,他是歌红人不红的音乐人,是幕后英雄。他人生中的第一场演唱会,也是最后一场演唱会,自己演绎了自己创作的那些歌,我最喜欢他的《女儿国》,记得当时看电影时听到的刹那,觉得心头一亮,那是对电影主题的完美升华,粗心如我,看完电影后也没有找这首歌来听。

赵英俊年纪轻轻就走了,他的遗言让人感慨。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的英年早逝,很少人看到他高质量的生活,他是潇潇洒洒走完了他的一生,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潇洒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得有多么长,而在于活得有质量。他走了,他的音乐留了下来,他的歌是为平凡的大多数写的,他的每一首歌,总有那么几句触动你的心弦。这就足够!想想自己又能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呢?

4

刘年说,下辈子还要做男人,因为还没有爱够女人;也没有被女人爱够。我才没有那么贪,下辈子再也不想来这人间,人生实苦,有这一辈子就够了。

没有被人深爱过,也没有深爱过别人,好的爱情从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感情是一把双刃剑。得到它的欢愉和亲密的同时,也要放弃一些东西,更要接受伤害。关系越是互相依赖,越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迎合他人,有时需要牺牲一些自我。越是亲密的关系,越希望对方与自己的相似度越高,其实应当允许对方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如果时时处处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结果双方都会很累,这是为爱而苦。亦舒说过“爱情是奢侈品,很多人终其一生拥有的不过是一段段关系。”深以为是,与其在异性身上寻找感情寄托,不如接受“人生是一场独自修行”这一真理。

半生已过,对于爱情,喜欢这样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相见。以后的日子里,把孩子养大,把自己变老,把书读完。

5

一整天的好天气、健康的身体、平淡美好的时光、平凡的生命……这一切如此美丽,但终究要消亡,因此要加倍珍惜。 喜欢在周末的早晨逛公园。每次都要带上土豆,这家伙最喜欢在外面逛了,似乎这是它狗生的最高目标。嗨,犯了“子非鱼”的错误,不知道它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反正到了外面就开心,撒欢地往前跑,力气很大,我牵着它,有被拽倒的感觉,熟人见了就打趣:“到底是你遛狗还是狗遛你?”兼而有之吧,我们彼此作伴,同时互相牵绊,都不自由,人与人相处也是如此。我见了春花、春水、春林,想要拍照;它有它的忙:东闻西嗅、排泄屎溺,或者和其他狗狗闻啊、舔啊……

6

对于桃花和榆叶梅,我总是傻傻分不清。后来朋友告诉我,桃花的花蕾是依顺序顺着枝条生长的,花朵单生,具有短梗,颜色有白色、红色、粉红色等;榆叶梅花朵多为重瓣,颜色呈深粉红色,花蕾是一簇簇紧贴在枝条上的,花蕾更圆一些。她说,还有一个更容易辨别的方法:榆叶梅的叶子呈宽卵形或倒卵形,边缘具有粗锯齿,和榆树的叶子十分像;桃花的叶子呈椭圆状,总是先开花,后长叶。经过多次观察、比较,我觉得桃花无论观赏型的,还是结果型的,都那么朴素,像邻家少女。榆叶梅妖娆,是时髦的美艳女郎。

《诗经》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对新娘的赞美和美好婚姻的祝福。可以说从《诗经》开始,桃花就被给予了别样的生命。“桃花源”是诗人陶渊明依据桃花这一意象想象的至美仙境,是人们向往的生存世界。在桃花源仙境中不存在战争,所有人都和平共处,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生活境况是古代每一个文人都憧憬的。从此,“桃花源”成了传统中国文人不可触及的一个梦。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写出了一个凄美感伤、没有结局的爱情故事。美丽的邂逅,换来的是无奈的追忆。自崔护此诗一出,将“人面”与“桃花”一同使用,让人眼前出现面容姣好的女性与美丽鲜艳的桃花互相映衬的美好情景,同样也寓意着爱情和婚姻的美好。现如今,人们经常提到的“犯桃花”“桃花运”等,均与男女情感、女性有关。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桃花”这个意象逐渐和青楼女子相关联。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内敛的表达方式,崇尚“自然”与“中庸”。桃花的美丽、素雅,毫无遮掩的生物特点让其逐渐和媚俗、不知洁身自好等相关联。如宋朝文人程棨在作品《三柳轩杂识》中将桃花喻为靠门站立、行为失节的妓女。“桃花扇”因为是娼妓所使用的扇子,因此逐渐发展为娼妓的代名词。

好好的桃花硬是被那些文人们给予不好的意象,桃花何其无辜啊!大概古时候没有榆叶梅啊、碧桃啊,如果有的话,那些文人又不知道该怎么糟践那些美艳的花朵。

其实,无论是哪个朝代、哪种环境,桃花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花开花落,无论是哪个朝代、哪种环境,改变的是人的心情、人所处的环境。

7

曾经失眠,不是因为不想睡或舍不得睡,就是睡不着。

我怕光、怕声音,甚至怕起夜而不敢喝水,一晚上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

尝试了各种方法:数羊、喝牛奶、喝红酒、热水泡脚……可就是睡不着。

第二天头昏脑涨,脚底下像踩着棉花,我家在六楼、办公室在五楼,一口气是上不动的,要在中间歇一歇。越是失眠越是能吃,仿佛夜间消耗了太多能量,需要补充营养。时常感到饿、心慌,整个人是憔悴的、脸色是难看的,体重是飙升的……

二哥给我拿来了《地藏经》,说是念经可以帮助睡眠。

权且一试。

念经时不一会儿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躺在床上却睡不着。

失眠于某个雪夜,于是干脆下床看雪。有雪的夜晚不需要开灯,雪把一切都照亮了。

看着窗外,惊喜地发现:大雪让天空和大地微微地发红。四下阒寂,目光所及的事物却清晰可辨,停在楼下的小汽车都穿上一层白衣,平时看上去硬硬的家伙一下子变得柔软,显得萌萌的;树木也穿上一层白色的绒衣。住宅楼盖着棉被安睡,想必里面的人也在美梦之中,一切都睡着,唯独我一个人醒着,孤独深深地笼罩了我……

我竟然得意于自己的发现,感觉这是自己因失眠得到的意外恩赐。

那是一段难捱的日子。

失眠和我如影随形,着急也没有用。

加缪说过,重要的不是治癒,而是带着病痛生活。反正睡不着,有的是时间看书,慢慢地读《庄子》《苏轼传》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动物农场》《1984》,当然还有佛经。

不经意间,睡眠竟失而复得。

现在回想,是我的心病了。

在阅读中,慢慢地获得了智慧,学着去放下,学着去宽容……

伤害过我的人,我已经原谅;我伤害过的人,我为他们祈祷。

8

在我时常光顾的那家蔬菜店里,我听一个买菜的女人说: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因为寒假作业没有写完,老师说让把作业补完了再去报名,结果孩子就跳楼了。有人说,那孩子的父亲是开大货车的司机,平常不在家里,偶尔回来。对于孩子为什么跳楼,我们无从知晓,大家感慨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老师不好当……不管怎么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这么没了,真让人心痛和惋惜,那孩子的父母可怎么活啊,又一个家庭的破碎……

曾经和女儿交流过这一类的话题。她说,一有这种事件发生,家长们就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脆弱,从来不想想我们这些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真正想要的是被爱和尊重,以极端的方式表示不满的孩子肯定是没有得到真正的爱和尊重。妈妈,你知道吗?现在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简直是非人类……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是不是只注重成绩,而没有真正爱孩子,或者以爱之名义,摧残着孩子;甚至以语言暴力伤害着孩子……

试着接受自己是普通人,试着接受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普通,这是家长的必修课。

要知道,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的时间不同,花期也不尽相同。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浇灌这颗独一无二的种子,让它沐浴阳光,然后生根发芽,不论是柔弱的小花小草,还是参天大树,长成它自己的样子就好。

9

知道自己离真正的作家还很远,充其量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写一点散文随笔和评论。作为一名底层的写作者,这注定是没有成就的事,但是喜欢就行,坚持写就是好的……

有人说我的写作平平淡淡,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没办法写跌宕起伏、轰轰烈烈的大题材。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只是在寻找一种活法,度过这个小年,把其中的所见所感如实写下来,即使不能被其他人读到,也是起码的自尊。如果这点自尊后来变成某种悲壮,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10

佛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之四苦,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之四苦,即为八苦。佛教教人看得破,放得下,可肉身沉重,俗事牵绊,我们真能看得破,放得下吗?朋友说,办不到啊……

所读过的佛经里,最喜欢《坛经》,因为和我们的日常修为最为贴近。六祖慧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从一个砍柴少年成长为一代宗师的故事非常激励人心。一个人即便身陷泥潭,他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利。因为有着平民本色,使他在成名之后婉拒武则天和中宗皇帝的征召,留在民间,为平民百姓说法,让禅宗的思想惠及更多的普罗大众。虽然六祖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社会影响力,当时被率先列为六祖的是神秀,而不是慧能,武则天对神秀十分尊敬。直到他死后,他的弟子神会到北方极力弘扬,他的思想才在北方占据主流。

六祖说,摩诃就是大的意思,心量广大,犹如虚空,遍及一切,无不涵容。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就会产生智慧。他一方面强调心量广大,度量很大,无分别,不计较。另一方面又强调将理论跟实践结合起来,不只口说还要心行,更要付诸实践,这样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试着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社会上到处都有各种各样不完美的人,现实中随处可见污浊丑恶的现象,一味地鄙弃和拒绝,只能永远像个“愤怒的青年”,包容他们,影响和改变他们,才是成熟者应有的风度和心态。

关于个人的修行,六祖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人世间行走,我们总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他人。我们不要抱怨,不要老觉得别人不好,应当多看到自己的过失。凡事只思己过,闲言莫论人非。真能做到这样,就暗合于道。做人一世就是修行一世,要在朴素的日子里不断成长、修行。

11

去年槐花盛开的时候,他走了。他死于癌症,人家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和妻子互相瞒着,谁也不说破。

12

忽忽春已过半,自己仿佛什么都没有做,半生已过,蹉跎了岁月。木心先生说:“我所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我也是这样的行过啊!

(写于2021年4月3日)

作者简介

吴晓霞|春日遗梦

就职于白银日报社,甘肃省评论家协会会员、白银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散文、文艺评论刊登于《甘肃日报》《甘肃工人报》《华夏文明导报》《白银日报》《天水晚报》《飞天》《荷塘月》等报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