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引起产后抑郁的原因

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周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同,其显着特征是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较长,呈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消极情绪状态,常感到心情压抑,情感淡漠,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家人及丈夫关系不协调,睡眠障碍。这就是产后抑郁症的表现,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解引起产后忧郁症的原因。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我院专家指出:产后抑郁症在临床上被描述为分娩后不典型抑郁,属于神经症性抑郁症。常于产后6周内起病,通常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也可持续1~2年。

该病起病潜隐,不易发现,当症状处于轻至中度且寻求帮助的行为遭到劝阻淡化时,产后抑郁可以发展到较为严重的地步,有的甚至可能发展到自杀。产后抑郁症状不仅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母婴关系、婴儿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发展都有负面影响。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目前比较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妇的心理特点、年龄、妊娠心理预备、家庭收入、不良孕产史、社会支持系统和孕期心理状态等,其中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素质尤为重要。

引起产后忧郁症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用的结果;抑郁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总的来说,主要受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生物学因素主要体现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这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生理因素:从怀孕到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另外家庭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产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轻易导致抑郁发生。但是患产后抑郁症的究竟是少数,所以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快速撤退不是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必然因素。

心理因素:产妇对分娩时的疼痛,是否能顺利分娩,分娩中母子能否安全,婴儿是否健康,婴儿性别是否理想等担忧,承受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压力。另外,一些家庭在产前对孕妇百般呵护,而分娩后则是以孩子为中心,使产妇感觉受到冷落,出现心理失衡现象。专家指出,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对妊娠期和产后抑郁的影响不可忽视。社会因素:不良的分娩结局,如死胎,畸形儿及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现在有些家庭尤其是条件富裕者,产后过分强调产妇休息,有关婴儿的日常护理全部由家人负责,不让产妇参与其中,使其未能真正进入母亲角色,亦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诱发因素。

社会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这种病的结果,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客观、可见或实际的支持,以及主观、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同时还涉及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社会支持不足是产后抑郁症的一个明显猜测因子,社会支持水平越低,患产后抑郁症的危险性越高。社会支持系统除包括产妇所处的社会环境外,还包括丈夫、亲友支持及夫妻关系满足度,夫妻关系不融洽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最大危险因素。另外,有研究表明,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也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