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摘】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弗洛伊德、荣格、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现代

作者:咩咩的成长札记

【书摘】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弗洛伊德、荣格、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

如果说自卑是人类与世界互动的必然结果,那么勇气就是人们在追寻意义人生中的必然能力。它就藏在每个生命体的某个角落,期待着特别的机遇。

认知流派: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可阿德勒却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现在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

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常年在18度左右。

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而且,他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从而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

阿德勒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知识只是作为知识被积累的,很快就会失去效用。

面对喜不喜欢自己这个问题,能够坦然回答“喜欢”的人几乎没有。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在希腊语中,“ 善”这一词语并不包含道德含义,仅仅有“有好处”这一层含义;另一方面,“恶”这一词语也有“无好处”的含义。

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性格一词或许会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觉得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活在“如果怎样怎样”之类的假设之中,就根本无法改变。

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青年:首先要说的就是我这性格——对自己没有自信,对一切都持悲观态度;太过固执;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而且总是活在对别人的怀疑之中;不能活得自然,总觉得像是在演戏。

考生会想“如果考中的话人生就会一片光明”,公司职员则会想“如果能够改行的话一切都会顺利发展”。但是,很多情况下即使那些愿望实现了,事态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被讨厌的勇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