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陶渊明写下一诗,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陶渊明写下一诗,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说到陶渊明,大家就会想到田园,想到归隐,想到采菊东篱的自由自在,想到归去来兮的宁静淡泊。然而,这些只是理想的桃花源,真正的现实,却没有那么乌托邦。

陶渊明隐居后,生活并非时刻岁月静好,并不富裕的他,经常都需要自己负重前行。

陶渊明写下一诗,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在《乞食》一诗中,陶渊明展现了田园生活中,落魄无奈的一面。他因为没有饭吃,不得不去乞讨食物,以便生活下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

陶渊明写下一诗,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开篇,“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陶渊明感到腹中饥饿,但是却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应该怎么办。可见,此时的陶渊明非常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上。

“行行至斯里”,尽管陶渊明不知道要去哪里,该怎么办,但还是在漫无目的的行走后,来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前。“叩门拙言辞”,陶渊明叩响了这户人家的大门,但是却拙于言辞,不知道怎么跟主人家说。是啊,毕竟陶渊明是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书生,又怎么好意思向别人讨要饭食呢?

陶渊明写下一诗,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万幸的是,“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这户主人十分善解人意,看出了陶渊明的窘迫,主动赠予了他一些东西。陶渊明也感到十分庆幸,自己总算是没有白跑一趟。

不仅如此,主人家还邀请陶渊明一起喝酒,两人“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可谓是把盏言欢,千杯恨少。

陶渊明写下一诗,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正是因为主人家的一片真心,陶渊明才发自内心地觉得温暖和感动,才“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将一腔感动之心化为了这首《乞食》之诗。

接下来,陶渊明又用了一个历史典故,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感恩之心。“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西汉名将韩信年轻时也曾穷困潦倒,吃不上饭,漂母见状,就不图回报地给韩信饭吃,韩信成功后,也知恩图报,给了漂母千金作为报答。陶渊明觉得,主人对自己的恩惠,就像漂母对韩信的恩惠,只可惜,自己没有韩信那么成功,无以为报。

陶渊明写下一诗,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本诗的最后,陶渊明还是重复自己的感恩之心。“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他会把主人的恩惠牢牢记载心中,死后也会在幽冥之中报答。

《晋书》中记载,陶渊明“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可见,陶渊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那么,为何他又接受了主人的赠予呢?

这是因为,官吏给他五斗米,是对他有要求的,陶渊明可能为此做违心之事;而主人家给他的馈赠,对他是没有任何要求的,而是完全发自真心的,不图回报。那“五斗米”,与其说是赏赐,不如说是贿赂。

田园生活除了诗和远方,还有残酷的现实。幸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节气,为人佩服和赏识,因此,在困顿之中,才会有人毫不嫌弃地伸出援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