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谷爱凌难以复制?这六点复制她的教育之路。
她的家长教育最好的地方就是,不要求她成为成功的人,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好多人只看到她长成一个天才,但我相信她只要独立自信有想法,即使默默无闻她的妈妈也会为她骄傲,这反而是很多中国父母最缺少的。
作者 华中城市研究院院长冯煜晖
听说好多家长跑去扒谷爱凌上过哪些补习班,那些孩子好可怜啊。谷爱凌对世界充满热爱,对自己的热爱充满激情,对自己的激情也充满了干劲。被鸡出来的娃啥也没有,都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特长荒废,爱好是杀时间。然后孩子可以和家长这么说,你不看看谷爱凌家长多优秀,她妈斯坦福+北大毕业的,人家基因好,谷燕对谷爱凌满满的爱,不求回报的付出,不放弃追求个人的人生价值,她说:你不用感谢我(培养你),我要谢谢你(陪我玩),怼回去就行了。

缺爱和高压的教育无法培养出她这样有强大自信和自我认同感的人,她的自我认同并不是建立在她的成就之上,而是反过来,她的登峰造极建立在自我认同感之上,是她对自我全然接纳之下对自己的爱好极致精进的体现,她的母亲一定是很厉害的教育家!
爱凌说过,她做事情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专注力,什么时候干什么事,一心一意干好那件事,也会给自己设定奖励机制。这明显就是家长后天教育培养的最成功的一面,还有她的自信,我发现当我自信时,做事效率真的会提升,头脑也会清醒很多。自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普信有一定程度也有你自己认知的问题,真正令人讨厌的普信其实是一种过度的自恋(每一个人正常正常状态下都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自恋),但健康成长的孩子不会过度自恋。普信男女的形成是对自身没有清晰规划过的盲目认同。谷这样的其实某方面来说像是心理暗示,印在了潜意识中。就是知道自己本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会不断地向这个目标靠近。像是吸引力法则,你坚信自己会成为那样的人,神灵和宇宙都会被你的努力感动然后来出手相助你。
除了天赋她也付出了超常的努力,从小即使比赛前高烧训练骨折脑震荡都要坚持完成比赛,妈妈劝她可以不参加她自己要坚持妈妈都会尊重她的选择。她说她做的事都是自己想做的,训练计划几乎都是自己制定的,还说累分身体上的累和精神上的累,做喜欢的事身体上的累就不算什么,所以让孩子有自主感比一直鸡娃有用吧。
记得谷爱凌妈妈说过的一句话“爱凌不一定非得上斯坦福,但要找到一直想做的事情并持续做下去”,有个同学是反面例子,从小就活在家长的看法下,学习上不敢有一丝放松,在学习上攀比心特别严重,一直到大学毕业精神崩的都很紧。考研失败后,整个人才松懈下来开始思考自己,发现对自己一无所知,都一年多了自己还一蹶不振甚至极度厌学。高中时就听到一个成绩特别好的女生跟我说:我很羡慕你们 成绩平平 但是能够体验更多的东西 更多乐趣 我只是不停地在学习。希望你想开些 我小心建议一下:可能你只需要解放一个思想:世界上比我强的人大有人在 ,最重要的不是攀比,而是找寻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即使这个目标也是升学,又或者赚很多钱,也是没有问题的。重点是去看看内心里真的想要的是什么,这真的很难,但是我相信朋友你也是可以做到的。
请保证孩子10小时的睡眠,起码小学期间尽量吧,从现状来看真的很难,所以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来规划时间和训练孩子对时间的感知,给孩子创造入睡环境,培养就算不太安静也能入睡的能力。
丧偶式育儿都快成社会问题了,很多父母双全的家庭里父亲对孩子不管不顾。这种按照性别来做的分工其实是性别刻板印象带来的结果。性格是人的特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相对稳定的人格,人格的形成与生物学上的性别差异没有相关性,只是社会人为的构建起了一个性别刻板印象系统,这种刻板印象让大家将人的性格特质与性别关联起来。温柔,感性,坚强,理性等等词语都只是形容人的词语,与性别无关。因此强调母亲和父亲的不同特质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