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书评丨姜四清:读胡宇《璜塘湾》

呼噜声中的乡村画卷

——读胡宇《璜塘湾》

文丨姜四清

乡村该是什么样的?

在我的回忆与想象中,乡村是安静,质朴,并有着淡淡忧伤的。

我曾读过莫言的书,他书里的乡村有着太多的爱恨情仇,太多的矛盾瓜葛,通读下来,我深刻地感受到那不是我记忆中的乡村,那样的乡村离我生活过的乡村远了一些。

我也曾读过沈从文的书,边城里的那些个人,白塔下的翠翠,老人,以及那条狗,都像从天堂里走来,他书里的乡村,美,雅,还有点奇,那也不是我记忆中的乡村。

而当我看到《璜塘湾》时,却不由得眼前一亮,记忆的碎片慢慢褪去时间的尘埃,一点点的、逐渐变得清晰了起来,书里的人物是那么亲切,仿佛我的叔伯,我的姐妺兄弟,我的父母,鲜活,真实,有辛酸,亦有快乐,有智慧,亦有懵懂,随着阅读地深入,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正在向我走来,带着没醒掉的瞌睡,恍惚之中...我听到了脚步声,也听到了呼噜声。

《璜塘湾》里的人物,事情,场景,都定格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离现在已是有些年头了,然而我们却想念那个时代,回忆那个时代,因为那个时代充满了温情,就像是现在时代的童年缩影。今天的生活已经十分地发达和进步了,甚至发达到那个时代做梦都想不到的地步,比如,在那个时代中捎一个信,要十天半月甚至更长,而现在呢,只一眨眼间的事。又或者,那个时代外出三五百里,走路,坐车,停停歇歇摇摇晃晃好几天,在今天呢,高速高铁一上,几小时的事。可即便是如此,我们仍然在回忆那个时代,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的我们好像被异化了,我们的心里装满了太多的计划,太多的算计,我们活得太累了。当我们休息的时候,当我们默然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便在寻找着栖息之地,《璜塘湾》就是这样的一处能让我们安静下来的栖息地,作者在用独特的文字和脉脉温情为我们讲述着这里的旧事,风物,故人。

在《璜塘湾》里,小孩子三五成群地走着,有时踢着石子,有时打着梭镖,有时采一把紫云英花做成手链,项链,挂在颈上手腕上,有时折一根麦杆,做成口哨,一路劲吹。(《野生之物》)

故事里的小孩子们,除了快活,还是快活。

而今天的小孩子们,快乐和玩耍已经是奢望了,他们被各种补习累成了小老头。

春天的晚上,炸雷轰隆隆从屋顶滚过,噼哩啪啦。雷公拉屎了,明天,小孩子们便四散开去,漫山遍野地找着雷公屎。(《野生之物》)

那天晚上一直下雨打雷,雷声湍急,我直觉那雷就是朝我房间里砸过来的。我紧紧蒙着被子,心神不宁……,原来雷公也不见得次次来真格的,好侥幸。一个小女孩,因为不诚实,老担心着雷公要找她的麻烦,心里惴惴的。(《野生之物》)

这三段是《野生之物》里的记录,在这样的画面里,小孩子们顽皮、活跃。像是从美好童话中走出来的那样,而在他们的口中,一定还有着没完没了的儿歌:

一姐嫁,红木箱。

二姐嫁,黑木箱。

三姐嫁,零大光。

对于初夏的璜塘湾,胡宇是这么描述的:一丘一丘的水田白茫茫地连绵开去,但凡插过的水田,立即变成浅浅的绿色,不需几天,璜塘湾所有的水田都会敷上一层浅绿,这些浅绿在清风里摇曳,一日一日葱茏,慢慢地长成健壮的青绿。作者写景的段落悄然且不动声色,读到深处时仔细回想,美不胜收。

当我翻开《璜塘湾》的时候,刹那间就被书里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幕幕场景紧紧地抓住了,欲罢不能,能让读者如此,《璜塘湾》无疑是成功的,她之所以有着这样的魅力,首先在于作者出生在这样一方土地上,她的父母,她的亲人,她的邻居,就是这样地生活着,他们用简朴的观念和亲情编织了那样一个气场。成年,作者走出了那方土地,生活在繁杂的都市里,累,烦,心灵找不到落脚点,所以,她的心思和感情便要回到那方土地里,回到那些故人里,回到那个气场里。在夜晚或者茫然的时光中,她就会去那里走一遭,感受那种安静,感受那种亲情,再听那串鼾歌。

胡宇的文字简洁自然,清澈中带有一点点的幽默,自成韵致,她在《璜塘湾》里写下了一个个质朴轻柔的故事,记下了一个个简单的人,她安静,拙朴,轻松,还有一丝丝雅致和俏皮。

读着读着,她会悄悄地将你带到一个美妙的梦境之中。

那里,有皎洁的月色。

那里,有醉人的酒香。

书评丨姜四清:读胡宇《璜塘湾》

(《璜塘湾》,2021年12月湖南师大出版社出版。作者胡宇,女,湖南宁乡人,此前曾出版散文集《酿雪煮酒》和笔记体亲子书《当妈是门艺术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