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丨可爱加码!面塑“冰墩墩”给您准备下了

“现在我们先揉面团,面团要放在掌心位置使劲搓,将里面的空气都要搓出来……熊猫小腿要胖乎乎的,像胡萝卜;小尾巴是水滴形……”2月10日,在邹城孟府感恩堂内,邹城市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孙艳斗正在教儿子孙宇泽和学生张舒嘉制作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

丨可爱加码!面塑“冰墩墩”给您准备下了
丨可爱加码!面塑“冰墩墩”给您准备下了

只见几团或色彩鲜艳或洁白无瑕的磨法粘土或被揉成团或被搓成长条,面容刀、衣褶刀、拨子、自制的小工具一会被拿起一会又被放下,孙艳斗一边做一边给孩子们现场教学。师傅讲得认真,徒弟学得专注,不大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冰墩墩”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丨可爱加码!面塑“冰墩墩”给您准备下了

“北京冬奥会开幕后,冰墩墩成了这个春节‘最靓的仔’。网上掀起热潮,门店排起长队,可谓‘一墩难求’。”孙艳斗笑着说,看到孩子们这么眼馋,他就想着用自己的面塑手艺,和妻子孩子齐上阵,全家同捏冰墩墩,也算是难得的春节记忆。没想到把捏好的冰墩墩在朋友圈一晒,好多朋友都留言想要。“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对冬奥会的热情,能为冬奥会的宣传贡献一点力量,我觉得很骄傲。”

丨可爱加码!面塑“冰墩墩”给您准备下了

儿子孙宇泽从3岁开始就跟着他捏面人,已经学习了8年,算是一个手艺很好的“小师傅”了。“我觉得面塑很好玩,能捏出来很多我喜欢的人物、动物。比如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我喜欢它,我就可以捏出来很多,陪伴我也陪伴喜欢它的其他小朋友。”

丨可爱加码!面塑“冰墩墩”给您准备下了

孙艳斗除创作完成了冰墩墩、雪容融外,还带领自己30多位学生一起创作了许多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面塑作品,比如孟府小书童、孟母三迁、浩然正气、礼门义路等。在他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代代人去传承、创新,希望孙氏面塑能在大家的学习与推广中发扬光大。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顾梅 臧营 朱磊 陈冉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