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作者:学术资源大全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来源 | 募格课堂

编辑 | 学术君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海洋学院王硕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从琥珀中发现最古老的现存花朵,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Plants上,论文标题为《一亿年前琥珀中发现起源于南非的适火性鼠李科植物》。

而论文的第一作者正是王硕教授的丈夫、青岛科技大学的施超教授。

在很多人眼里,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85后”夫妻教授王硕和施超是一对“神仙眷侣”。

王硕曾在接受采访时笑称,她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儿,是他们一起背着1亿年前的琥珀化石材料去请教专家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而这篇二人共同署名、历经8年波折发表的论文,见证了彼此的浪漫!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01

研究团队首次发现

“开了一亿年的花”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起源于中生代鼠李科植物具原位花粉的完整花朵化石,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花可以说‘开了一亿年’”,为东南亚地区早期有花植物演化与板块运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图为形成于约一亿年前的鼠李科Phylica属琥珀化石

该研究表明,开普植物区现存的鼠李科Phylica属有约一亿年的化石历史,是一类适应野火频发生境的古老被子植物,也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在研究中,王硕团队发现了琥珀的现生后代——鼠李科的菲利卡属,中文名叫石南茶属,平时也可以叫做毛笔花,“这种花有非常细的叶片,枝条也很细。”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王硕教授

记者了解到,王硕团队研究了24块形成于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化石标本,通过对其表面细微特征、内部三维结构与现生植物形态结构的对比分析,最终在南非的开普植物区找到了这些琥珀化石植物的现存后裔。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Phylica祖先随印度板块向北漂移的过程重建图

“1亿年前这些花朵在生长的时候被琥珀包裹,从而得到了完好保存。”王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完好保存在琥珀中的化石植物在印度板块与冈瓦纳古陆带尚未完全分离前即已形成,随着冈瓦纳古陆的解体和印度板块的北移,这一生物群的祖先通过印度板块传播到缅甸北部,但他们的后裔却一直在南非的开普植物区生存繁衍。

这些花朵从恐龙繁盛的中生代绽放至今,且其花朵、叶片、毛被等特征都表现出对频繁野火的高度适应性。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图为琥珀化石植物后裔的代表物种照片

研究表明,缅甸北部的植物区系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植物区系存在联系,白垩纪时期频繁发生的野火可能是驱动被子植物演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起源于新生代以前的裸子植物,包括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琥珀化石形成时期生态复原图,图中地表低矮植物为Phylica

02

曾遭顶刊拒稿

历经8年波折

据了解,该研究成果由王硕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辽宁抚顺琥珀研究所和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以及英国开放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和南非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密切合作,历经8年时间取得的。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王硕(中排左五)和施超(中排左四)

据了解,这项研究成果的分量足够投稿《科学》《自然》等顶刊,却在投稿过程中遭遇了多家期刊的拒绝。

被拒的原因来自以北美古脊椎动物协会(Society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SVP)为首的部分科研团体的阻扰,他们联合众多国际期刊,质疑大陆科研人员对缅甸北部琥珀化石的研究存在伦理问题。

然而,SVP却恶意曲解“血”字形容颜色的含义,将“染工人之血”的污名强加于“血琥珀”,并联合多家期刊对大陆科研人员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全面封锁,使得大陆在琥珀化石研究领域一度变得举步维艰,也让这篇论文的投稿四处碰壁。

为了抗议国外团体对大陆琥珀化石研究的污名化,来自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一众科研人员,在《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联合发表了“Balance scientific and ethical concerns to achieve a nuanced perspective on ‘Blood Amber’”(平衡科学和伦理关注:看待“血琥珀”的微妙视角)一文。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此文的刊发也促成了这篇最新的研究成果登上《自然—植物》的封面,为期近一年半的论文投稿风波暂告一段落。

03

“85后”夫妻教授

被称为“神仙眷侣”

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施超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王硕教授为通讯作者。两人是“85后”夫妻教授,被网友称为“神仙眷侣”。

去年4月底,在绿树葱茏的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王硕和施超接受琥珀研究专访时被问到:研究琥珀化石究竟有什么用?

王硕说,最大的作用在于作为硬证据推测进化史。如今,她做到了!

“85后”教授夫妻历经8年波折,终发Nature子刊封面论文

施超、王硕接受采访 图源:齐鲁晚报

十几年前,在本专业基因组学正火的时候,两人选择去研究偏冷门的琥珀化石。

当时有很多老师劝他们,研究基因组学可以发展得更快,可以发更多论文,也相对更容易申请到项目基金;研究琥珀化石可能会很穷,无论发表论文、申报基金,还是落地产业链都是很困难的。

即便前路艰辛,但对王硕和施超来说,选择这条大多数人并不看好的路,是出于科研工作者敏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两人经常会用“研究恐龙眼里的世界”来概括自己的这份工作。和普通化石不同,琥珀化石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保留1亿年前植物、昆虫的三维形态,帮助科学家揭开世界最古老的秘密。

对王硕而言,切开琥珀原石的过程,就像开盲盒一样,总觉得下一秒会有惊喜,不知道会与什么生物结缘。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21-01091-w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21-01479-z

本文来源:募格课堂

整理自:青塔学术、科学网、科技日报、齐鲁网·闪电新闻 记者:张洪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