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亲戚我是农村出来的,记得小时候,走亲戚几乎是每年过年的重头戏。那时候从初二开始,路上走亲戚的人会络绎不

作者:秋茉莉79

         走亲戚

我是农村出来的,记得小时候,走亲戚几乎是每年过年的重头戏。

那时候从初二开始,路上走亲戚的人会络绎不绝。大路上、田间小道上,随处都可以看到穿着齐整,面带喜色,去走亲戚的人。

路上碰到熟人,大家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走亲戚呀?亲戚快走完了没有?”

那时,过年走亲戚都是挎一长条方形竹筐子,里面放着十来个自己蒸的白面馒头,篮子一头放着用麻纸麻绳包扎的点心,这是给长辈拜年必备的礼物,若是平辈的话,可能就是酥饼或者饼干之类的,另一边放着同样包装的其他什么食品,再盖上一条新毛巾。

当然后来走亲戚带的礼物除了馒头、饼干什么的,还兴拿罐头,橘子罐头、苹果罐头,也有梨罐头,玻璃瓶装的那种,大气有面子。

一般大人挎着篮子,后面跟着几个小孩子,一路走着去走亲戚。小孩子跟着走亲戚,一方面是为了挣点压岁钱,一方面就是为了到亲戚家能吃顿好饭,还有就是亲戚家招待客人的瓜子糖。小时候,我们都喜欢跟大人走亲戚,回来时,口袋里少不了装些好吃的。

舅舅家住在一个半山腰,每年初二母亲带着我们八点就会从家里出发,每次去最少得走一个多小时,还要爬半个小时土坡路。等到了舅舅家,我们几个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所以舅舅家的臊子面永远都是最好吃的。

吃完早饭,表哥表弟带着我们去离家不远处的竹林,冬天的竹林铺着厚厚的落叶,有不知名的鸟儿,会被我们惊得猛不丁飞起来。

山路两边最多的是野山枣,黑红的野山枣已经风干了,孤零零挂在枝丫上。摘一个放嘴里,咬开皮,酸甜的枣肉,就让人欲罢不能了。我们就开始比赛,看谁摘地多,往往是口袋装不下才罢休。

在那个物品贫乏的年代,这可是我们很长时间的小零食了,也是我们每年过年去舅家的保留节目。

在舅舅家吃完中午饭,母亲会带着我们再爬近二十分钟的山坡,去看母亲门中的一个婶子,我们应该喊奶奶的。

一路走着,母亲便给我们唠叨,说她小时候,这个婶子特别疼她,家里做个啥好吃的,都会给她留一份。婶子命苦,小儿子在坡上砍柴,从坎上摔下来,死了。大儿子得了什么怪病,没钱看病,也走了,就剩婶子一人,六十多岁了,孤苦伶仃。

说着,我们就到了,老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鸡,看着母亲进来,放下活计,在围裙上快快擦了手,脸上漾着笑,拉着我的手进了屋子,母亲和往常每次一样,进屋放了东西,边拉家常,就开始收拾屋子,清扫院子,临走,还给老奶奶把水缸的水挑满。

母亲总是告诉我们,一年到头,大家都忙着奔生活,过年了,该记挂的人,都去看看走走,人呀,不能忘了曾经爱过自己,对自己好的人。

工作再忙,逢年过节,都要抽空去看看在你记忆角落里的人。亲戚不走动,感情就断了。再好的感情,一个不问,一个不说,长时间不联系,感情就变淡了。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比起原来,好的不知道多少倍,几乎人人都有手机,小轿车也普及了,交通也方便了许多。可是,亲戚走动却少了,有的亲戚根本就不交往了。

过年的时候,走亲戚也少了,就是去了亲戚家,也是非常客气地聊几句,送一些礼物,就起身告辞了。

有人说:“亲戚就是某种场合必须到场的人。”

作为70后,真正怀念的是“农村的亲戚”。当年,我们的家里都不富有,但是亲戚交往却很温暖。

有时候常常在想,能不能像以前那样,和亲戚朋友真心相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