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树妈妈
来源 | 小树妈妈
从 6 号晚上女足亚洲杯夺冠开始,我朋友圈里无数妈妈都在发关于女足的消息。
不得不说一句,中国姑娘们真是太酷了。
她们值得每个中国人最大声的喝彩,不仅仅是因为胜利,更是因为打出了不服输的韧劲和拼搏的精神。

1/4 决赛逆转越南女足;
半决赛淘汰卫冕冠军日本;
决赛最后时刻绝杀韩国!
中国足球,很久没有一场这样精彩的比赛和这样提升士气的胜利了。
比赛结束之后,#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姑娘# 的词条直接被刷上了热搜。
还有网友调侃:中国的女人永远不会让你失望。中国女排,中国女足,中国妈妈,中国老婆,你自己细品。
前几天中国男足输给越南的时候,更是直接有球迷支招,让中国海淀妈妈们出马:
其实无论是中国女排,中国女足还是中国妈妈,还真是挺有共同点的——她们都绝不认输,绝不放弃。
资源、技术、战术、体力等方面,可能咱都有技不如人的时候,但中国女人一旦认真起来,那股拼杀的狠劲儿,绝不含糊。
这一点,在带娃上就体现得特别明显。看懂了中国女足,就看懂了中国妈妈为什么在孩子教育上,有这么大的发言权。为什么多数家庭,都由妈妈来做这个主心骨。
杀伐果断
不拼到最后一刻不放弃
中国女足对战韩国这场比赛特别精彩。
咱们是上半场是 0:2 落后,下半场开局的时候也是平平,很多人都觉得女足姑娘们输定了。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姑娘给中国女足鼓劲儿,说:要是男足我就觉得没戏了,但是这是中国女足啊,逆风局,能扳平、能赢,下半场进三个球。
这条微博下面,一群男士冷嘲热讽,留言说让她别做梦了。
但事实就是,女足姑娘们所有人都拼到最后一刻。
下半场连进 2 球扳平,最后一分钟绝杀翻盘,3:2 夺得亚洲杯冠军。
看得人热血沸腾,还有很多人直接是热泪盈眶。
中国女足做的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而这件事儿生活中很多妈妈们,也一样在做着,而且做得同样果断、同样坚决、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作家长风大野就写过自己妻子带学渣儿子冲击清华北大的故事,孩子妈妈简直是把女足不放弃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家的儿子简称小 A,是个智商平平的普娃,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初中全班 58 个同学,他成绩排名 40。
赖皮、贪玩、成绩不好,但是孩子妈妈就是不肯放弃,孩子到了高中,她更是把目标定在了清华北大。
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但孩子妈妈却把一句话经常挂在嘴边:
制定了目标,就没有达不成的,关键在执行。
从下了这个决心之后,这位妈妈每周掏 1000 多块钱给儿子请了全科老师补课,但是补课的效果不明显,孩子的成绩考湖南大学都要靠运气。
看不到起色的妈妈,决定自己来教。
图片来源:电影《全城高考》
文科出身,毕业 26 年之后,她要重新捡起物理化英,做儿子的专属家教。
为了抢时间,她把全国几乎能买到的数理化资料,全部买回来了。然后自己做题、归纳、对比、总结。
她要把最具代表性的题型和题目挑出来,再让儿子做。
儿子不懂的地方,她负责给儿子讲解,再把错题整理归类,打印出来,隔几天或一周,让儿子重做。
每天中午为了抢时间给孩子讲 20 分钟的题,妈妈从上班的地方摩托车转地铁再步行,折腾 40 多分钟往家赶。
高中三年,始终如此。
孩子爸爸说:他俩一个像运筹帷幄的军师,一个像决战疆场的战士。
孩子的时间,得到了最大的优化,成绩也开始突飞猛进,高考虽然没考到清华,但考入了武汉大学,孩子老师都觉得是奇迹。
很多人都说,儿子天赋一般般,妈妈干嘛还要这么拼命。
但是做了妈妈的人才会懂,如果一件事关系到自己孩子的未来,而自己又有机会能够托举一把,那就是拼了命也要去做的。
困难哪怕是铜墙铁壁,也挡不住妈妈那份比钢铁还硬的执着。
敢打敢拼
随时根据时机调整对策
说到中国女足,另一个不得不提的点就是——敢打打拼,敢于抓住时机。
足球传过来了,不管会不会疼,也去接上去,该出脚时就出脚,根据场上的情况随机应变。
决赛的 3 个进球,都跟抓住时机,勇敢拼有关。
抓住时机,灵活应变这一点,在中国妈妈应该也是再熟悉不过的。
哪个妈妈不曾根据孩子的状态,及时调整「对娃政策」呢?
比如孩子迷上了奥特曼,老母亲就会赶紧趁着孩子的热乎劲儿,拿奥特曼举例教数学:10 个奥特曼分成 2 组,可以分成 4 和 6……
发现娃突然开始说小伙伴谁谁谁是自己睡的,很快就会意识到是个分房分床睡的好时机。
孩子学会了弹个简单的曲子,老母亲赶紧给鼓励:你弹得可真好,可太有天分了,再多弹一段儿给妈妈听听好不好?
孩子试着练钢笔字,妈妈就跟着孩子一起给每行字选一个「选美冠军」,或者不断报数「还有3个就写满一行了,真快啊」「你已经写了4个字了,真快啊」……
反正就是尽量让孩子无痛中学到知识,尽量把每门学科都搞得明明白白的。
你或许能看到中国妈妈们狼狈,但绝对看不到中国妈妈们后退,只要能对孩子成长或学习有利的招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们做不到。
咱就是说,还有谁比中国妈妈更敢拼、更灵活的?
作风优良
掉皮掉肉不掉队
女足姑娘们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在镜头前展露了自己的腹肌。
要练出这样的身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女足主将王霜跟媒体透露过,姑娘们的训练量是每天跑一万多米。
有这样的训练量,所以几次大赛中,哪怕中国队明显落后,姑娘们也一直在积极跑动,等待机会。
队员们会在心里跟对手暗暗较劲儿:就算跑也要跑垮她们!
不得不说,这种态度和精神,就值得 1000 个赞。
中国妈妈在「作风优良」这一块儿,更是当仁不让的。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短视频,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在家最喜欢干什么呀?
绝大多数孩子的回答都是:我的爸爸喜欢玩手机、我的爸爸喜欢拉屎、我的爸爸喜欢上厕所。
孩子们说的,未必是所有爸爸在家的真实状态,但不得不承认,很多爸爸们在家里,都不是那么勤快的存在。
反观妈妈们就不同了,多数妈妈都是里里外外一把手。
有位妈妈发微博说自己去生孩子,隔壁床产妇也是刚生了宝宝。
但是这位产妇是二胎,她一边给自己的二宝喂奶,一边给大宝发语音,提醒大宝留意上网课的时间,并且给大宝布置作业。
教育好一个孩子,从来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点点滴滴。
可以说每个懂事优秀的娃,背后都有一个日夜操心的妈。
最后,你不仅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姑娘,也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人,永远相信中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