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樹媽媽
來源 | 小樹媽媽
從 6 号晚上女足亞洲杯奪冠開始,我朋友圈裡無數媽媽都在發關于女足的消息。
不得不說一句,中國姑娘們真是太酷了。
她們值得每個中國人最大聲的喝彩,不僅僅是因為勝利,更是因為打出了不服輸的韌勁和拼搏的精神。

1/4 決賽逆轉越南女足;
半決賽淘汰衛冕冠軍日本;
決賽最後時刻絕殺南韓!
中國足球,很久沒有一場這樣精彩的比賽和這樣提升士氣的勝利了。
比賽結束之後,#永遠可以相信中國姑娘# 的詞條直接被刷上了熱搜。
還有網友調侃:中國的女人永遠不會讓你失望。中國女排,中國女足,中國媽媽,中國老婆,你自己細品。
前幾天中國男足輸給越南的時候,更是直接有球迷支招,讓中國海澱媽媽們出馬:
其實無論是中國女排,中國女足還是中國媽媽,還真是挺有共同點的——她們都絕不認輸,絕不放棄。
資源、技術、戰術、體力等方面,可能咱都有技不如人的時候,但中國女人一旦認真起來,那股拼殺的狠勁兒,絕不含糊。
這一點,在帶娃上就展現得特别明顯。看懂了中國女足,就看懂了中國媽媽為什麼在孩子教育上,有這麼大的發言權。為什麼多數家庭,都由媽媽來做這個主心骨。
殺伐果斷
不拼到最後一刻不放棄
中國女足對戰南韓這場比賽特别精彩。
咱們是上半場是 0:2 落後,下半場開局的時候也是平平,很多人都覺得女足姑娘們輸定了。
我在微網誌上看到一個姑娘給中國女足鼓勁兒,說:要是男足我就覺得沒戲了,但是這是中國女足啊,逆風局,能扳平、能赢,下半場進三個球。
這條微網誌下面,一群男士冷嘲熱諷,留言說讓她别做夢了。
但事實就是,女足姑娘們所有人都拼到最後一刻。
下半場連進 2 球扳平,最後一分鐘絕殺翻盤,3:2 奪得亞洲杯冠軍。
看得人熱血沸騰,還有很多人直接是熱淚盈眶。
中國女足做的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而這件事兒生活中很多媽媽們,也一樣在做着,而且做得同樣果斷、同樣堅決、同樣讓人拍案叫絕。
作家長風大野就寫過自己妻子帶學渣兒子沖擊清華北大的故事,孩子媽媽簡直是把女足不放棄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緻。
作家的兒子簡稱小 A,是個智商平平的普娃,對學習沒什麼興趣,國中全班 58 個同學,他成績排名 40。
賴皮、貪玩、成績不好,但是孩子媽媽就是不肯放棄,孩子到了高中,她更是把目标定在了清華北大。
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但孩子媽媽卻把一句話經常挂在嘴邊:
制定了目标,就沒有達不成的,關鍵在執行。
從下了這個決心之後,這位媽媽每周掏 1000 多塊錢給兒子請了全科老師補課,但是補課的效果不明顯,孩子的成績考湖南大學都要靠運氣。
看不到起色的媽媽,決定自己來教。
圖檔來源:電影《全城聯考》
文科出身,畢業 26 年之後,她要重新撿起實體化英,做兒子的專屬家教。
為了搶時間,她把全國幾乎能買到的數理化資料,全部買回來了。然後自己做題、歸納、對比、總結。
她要把最具代表性的題型和題目挑出來,再讓兒子做。
兒子不懂的地方,她負責給兒子講解,再把錯題整理歸類,列印出來,隔幾天或一周,讓兒子重做。
每天中午為了搶時間給孩子講 20 分鐘的題,媽媽從上班的地方機車轉地鐵再步行,折騰 40 多分鐘往家趕。
高中三年,始終如此。
孩子爸爸說:他倆一個像運籌帷幄的軍師,一個像決戰疆場的戰士。
孩子的時間,得到了最大的優化,成績也開始突飛猛進,聯考雖然沒考到清華,但考入了武漢大學,孩子老師都覺得是奇迹。
很多人都說,兒子天賦一般,媽媽幹嘛還要這麼拼命。
但是做了媽媽的人才會懂,如果一件事關系到自己孩子的未來,而自己又有機會能夠托舉一把,那就是拼了命也要去做的。
困難哪怕是銅牆鐵壁,也擋不住媽媽那份比鋼鐵還硬的執着。
敢打敢拼
随時根據時機調整對策
說到中國女足,另一個不得不提的點就是——敢打打拼,敢于抓住時機。
足球傳過來了,不管會不會疼,也去接上去,該出腳時就出腳,根據場上的情況随機應變。
決賽的 3 個進球,都跟抓住時機,勇敢拼有關。
抓住時機,靈活應變這一點,在中國媽媽應該也是再熟悉不過的。
哪個媽媽不曾根據孩子的狀态,及時調整「對娃政策」呢?
比如孩子迷上了奧特曼,老母親就會趕緊趁着孩子的熱乎勁兒,拿奧特曼舉例教數學:10 個奧特曼分成 2 組,可以分成 4 和 6……
發現娃突然開始說小夥伴誰誰誰是自己睡的,很快就會意識到是個分房分床睡的好時機。
孩子學會了彈個簡單的曲子,老母親趕緊給鼓勵:你彈得可真好,可太有天分了,再多彈一段兒給媽媽聽聽好不好?
孩子試着練鋼筆字,媽媽就跟着孩子一起給每行字選一個「選美冠軍」,或者不斷報數「還有3個就寫滿一行了,真快啊」「你已經寫了4個字了,真快啊」……
反正就是盡量讓孩子無痛中學到知識,盡量把每門學科都搞得明明白白的。
你或許能看到中國媽媽們狼狽,但絕對看不到中國媽媽們後退,隻要能對孩子成長或學習有利的招數,隻有你想不到,沒有她們做不到。
咱就是說,還有誰比中國媽媽更敢拼、更靈活的?
作風優良
掉皮掉肉不掉隊
女足姑娘們曾經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在鏡頭前展露了自己的腹肌。
要練出這樣的身材,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女足主将王霜跟媒體透露過,姑娘們的訓練量是每天跑一萬多米。
有這樣的訓練量,是以幾次大賽中,哪怕中國隊明顯落後,姑娘們也一直在積極跑動,等待機會。
隊員們會在心裡跟對手暗暗較勁兒:就算跑也要跑垮她們!
不得不說,這種态度和精神,就值得 1000 個贊。
中國媽媽在「作風優良」這一塊兒,更是當仁不讓的。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短視訊,老師問孩子們,你們的爸爸在家最喜歡幹什麼呀?
絕大多數孩子的回答都是:我的爸爸喜歡玩手機、我的爸爸喜歡拉屎、我的爸爸喜歡上廁所。
孩子們說的,未必是所有爸爸在家的真實狀态,但不得不承認,很多爸爸們在家裡,都不是那麼勤快的存在。
反觀媽媽們就不同了,多數媽媽都是裡裡外外一把手。
有位媽媽發微網誌說自己去生孩子,隔壁床産婦也是剛生了寶寶。
但是這位産婦是二胎,她一邊給自己的二寶喂奶,一邊給大寶發語音,提醒大寶留意上網課的時間,并且給大寶布置作業。
教育好一個孩子,從來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點點滴滴。
可以說每個懂事優秀的娃,背後都有一個日夜操心的媽。
最後,你不僅可以永遠相信中國姑娘,也可以永遠相信中國女人,永遠相信中國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