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月份多家新势力销量开门红:小鹏夺冠,哪吒再创新高

虽然2月1日是大年初一,但是各大新势力品牌都没有闲着,如期对外公布了2022年1月造车成绩单,其中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交付均破万辆,迎来了“开门红”。而蔚来汽车由于交付没能过万辆,被哪吒汽车超越,身处第四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家的具体表现吧!

小鹏汽车:

1月销量12922辆

1月份,小鹏汽车共交付12922辆,同比上涨115%,成为开年首月表现最好的车企。自2021年9月小鹏首次破万辆大关后,其一直保持着过万的成绩,截至目前已经连续五个月交付过万辆。小鹏汽车近段时间销量不断上涨的原因,与其丰富的产品矩阵有很大关系。

1月份多家新势力销量开门红:小鹏夺冠,哪吒再创新高

目前新势力中极少数拥有三款不同车型定位的品牌,而小鹏汽车旗下除了小鹏P7、小鹏G3之外,还有号称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的小鹏P5,车型涵盖轿车和SUV,价格区间范围覆盖了15-4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份小鹏P7交付6707辆,小鹏G3交付2186辆,而去年9月份刚上市的小鹏P5,短短几个月交付量已经达到4029辆,实力不容小觑。

理想汽车:

1月销量12268辆

1月份,理想汽车交付12268辆,同比增长128.1%。理想汽车仅依靠理想ONE一款车型,已经连续三个月交付超过1万辆,这样的销量不仅做到碾压同级造车新势力品牌,如蔚来ES8、岚图FREE等车型,还超越同级别大众途昂、凯迪拉克XT6、别克昂科旗等燃油车型。一辆电动车想成为爆款,除了比拼续航里程、电池安全性能外,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智能化等级。

1月份多家新势力销量开门红:小鹏夺冠,哪吒再创新高

理想ONE于2021年进行了中期改款,对驾驶辅助系统进行着重升级,同时也针对用户反馈的座椅舒适度、油箱容积等问题进行一并解决,改款后新车售价为33.8万元,凭借大六座、奶爸车、增程电动等标签赢得了消费者一致好评。据了解,理想汽车将在今年推出新车型——理想X01,同样走的是增程式电动车路线,基本延续理想ONE定位和优势。相信未来随着产品线愈加丰富,理想汽车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哪吒汽车:

1月销量11009辆

1月份,哪吒汽车销量为11009辆,同比增长402%。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哪吒汽车的月交付量基本稳定增长,并且继2021年11月份销量突破万辆后,已经连续三个月交付超过1万辆。哪吒汽车能实现稳定增长,自然离不开优秀的产品。

1月份多家新势力销量开门红:小鹏夺冠,哪吒再创新高

目前,哪吒汽车共有三款车型在售,分别是哪吒N01、哪吒V、哪吒U,其中,哪吒N01和哪吒V均定位为小型SUV,而哪吒U则定位为一款紧凑型SUV。据悉,为了能够保持持续攀升的成绩,哪吒汽车将在今年年底推出一款紧凑型轿车——哪吒S。未来随着哪吒S的上市,将实现“SUV+轿车”双线布局,企业发展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蔚来汽车:

1月销量9652辆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蔚来汽车的交付情况就很不稳定,月冠军、年度冠军的位置均被小鹏汽车取代。然而,2022年1月,蔚来汽车再次掉队,仅交付9652辆,不仅被小鹏和理想超越,更是被哪吒反超。

1月份多家新势力销量开门红:小鹏夺冠,哪吒再创新高

从目前来看,蔚来旗下产品是最多的,包括ES6、ES8、EC6、ET7、ET5等五款车型。其中于2021年12月19日发布的ET5非常值得关注,作为一款中型纯电动轿车,蔚来ET5将推出75kWh和100kWh两种版本,起售价只需要32.8万元,将于今年9月开始交付。不仅如此,备受关注的蔚来ET7,也将于3月28日开启交付。可以看出,2022年将是蔚来强势反击的一年,但蔚来汽车能否重回当初的巅峰时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零跑汽车:

1月销量8085辆

尽管从销量上来看,零跑汽车和第一梯队的“小理哪”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其交付量也明显增长,1月共交付了8085辆,距离交付过万门槛还需再进一步。零跑能实现高销量,主要是因为目前在售的T03和C11两款车型的性价比较高。

1月份多家新势力销量开门红:小鹏夺冠,哪吒再创新高

作为零跑汽车旗下第二款长续航智能纯电小车,零跑T03标配五门四座,NEDC续航里程达到403km,超越同级水准。而零跑C11,主流紧凑型SUV的价格,豪华中型SUV的规格配置,高达90kWh电池以及最高610km长续航。据了解,零跑汽车将在2022年发布四款新车型,包括C01纯电轿车、C11四驱性能版、C11增程版、T03改款&出口版等车型,未来可期。

车叔总结

从1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来看,整体表现都很出色,其中三家造车新势力连续多月交付量破万,剩余车企也在冲刺月销万辆时代。2022年将会有更多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生产的电动车密集上市,同时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再升级,必然会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在这样的节奏下,车企之间优胜劣汰的速度也将会更快,未来谁的销量表现更胜一筹,值得期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