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8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展开争夺,谷爱凌在前两轮都落后法国选手勒德的情况下,第三轮超越自己做出了此前从未做过的向左偏轴转体1620,得到94.50分高分,也凭借总成绩188.25分拿夺得了这枚宝贵的金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几天,天才滑雪美少女——谷爱凌,持续刷屏了!大家这么喜欢她是有理由的,她的开挂人生,让大家都惊叹网文作者都不敢写的爽文大女主了吧!
2003年,谷爱凌出生于美国。
2019年6月,她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这也意味着从前在美国获得的积分随之清零。而后,她像一位战士一样,披甲出征,重新一点点攒积分,2020年,8个月拿下7枚奖牌;2021年,仅用36天斩获6个顶级冠军。最终赢得为中国而战的2022冬奥会入场券。
你以为这样就是优秀了嘛,让人大开眼界的还有她的学业。虽然滑雪是毕生热爱,但谷爱凌分的清楚,她还有更重要的一层身份,就是全职学生。三四岁的时候,谷爱凌曾向母亲提问“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还有最难进的大学分别是什么?”母亲给予的答案都是“斯坦福”。
从那时起,谷爱凌就下定决心要考上斯坦福大学。为了平衡“雪业”与“学业”,她将四年的学业压缩至三年,付出了比身边人更多的努力。在SAT(美国高考)考试前一天,因飞机延误,谷爱凌晚上十一点半才到达酒店。第二天早晨又因为下雨打不到车,为了不耽误考试,她在雨中跑了一公里才抵达考场。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谷爱凌在满分1600的考试中,取得了1580分,成绩排在前0.4%。成功进入了儿时的理想大学不说,还被美国“总统学者计划”提名,这个奖项可谓是美国高中毕业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
“如果没有滑雪,学习可能会变得非常没有意思。如果我想到下周就要去滑雪了,那现在就应该好好去学习。而在滑雪的时候,我就应该好好享受它,因为上周我一直在期待。”
做一件事,就是专注于这件事。一个18岁的小女孩,告诉我们简单的道理。
“天才滑雪少女”+“高智商学霸”,能同时拥有这两个标签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但谷爱凌却不愿止步于此,她还开拓了人生的很多新一面。
儿时的芭蕾、钢琴、足球,少年时期的骑马,攀岩,篮球,越野跑和蹦极,模特走秀都是她人生里美好的侧面,是她的热爱之一。它们为她的人生鲜艳上色,教会她乐观向上的拥抱生活。
谷爱凌太优秀了,她的随便一面都值得让人学习,但是最让我佩服的还是她的自信。网上有位博主赛前分析谷爱凌最弱的女子大跳台项目最有可能拿到铜牌,谷爱凌留言:你为什么对我没有信心呢?还有赛前妈妈曾劝她上1440,但是谷爱凌坚持第三跳挑战1620,听她赛后采访,我们才知道她的这个1620的动作从来没有在雪上或者蹦床上做过,只是在脑子里想过,气垫上做了一两天。在最差一个铜牌的情况下,她选择了滑到自己百分之百的最好,她比赛不是为了打败其他选手。
大家在羡慕爱凌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也纷纷关注她的家庭教育,大家好奇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养出这样的孩子呢?
网友说谷爱凌如此优秀,人家是有学霸基因的。妈妈是北大、斯坦福毕业,硅谷大型VC/PE高管,曾是北大短道速滑队队员兼滑雪教练。爸爸哈佛毕业,据说是谷歌软件工程师,爷爷也是斯坦福大学毕业。姥姥(谷爱凌管她叫奶奶)冯国珍是足球运动员。我们普通家庭肯定比不上人家几代人的努力成果。但是自信并不是家境优越、好出身好背景才有的专利。自信的光芒是发自内心的,每个孩子都要学会坚定相信自己的价值。强者都是自信的。强者的自信是不需要别人来给自己定义的。他们发自内心向往极致地努力,并充分享受着过程的热血。
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孩子”,也不能总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我们倒是可以聊聊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尊重信任,给予选择
3~6岁是幼儿认知、社会性、个性及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在家中应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个体看待。幼儿会有自己的思想、兴趣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在保证其安全的基础上,为生理和心理并不完全成熟的个体进行合理的鼓励和引导。
谷爱凌妈妈其实不太想让女儿滑雪,因为自由式滑雪太危险了,但是她还是尊重并最大的支持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并让其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获取经验的积累和提升,他会愈发有成就感,变得越来越有自信。
二、适当肯定,积极反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十分投入,充满自信。作为父母,首先是要学会观察,观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其次是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那什么样的表扬和肯定才是适合的呢?“你真棒”“你真能干”“你好厉害”等浮于表面的夸奖并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谷妈妈的育儿秘籍就是“爱凌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聪明,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我就是照着这两条做的”。谷爱凌说:从小,奶奶就特别爱说:我们爱凌是最棒的。孩子只有知道自己“棒”在哪里,孩子就有了下次可以努力的方向,激发其内驱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三、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榜样示范在家庭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对充满自信的父母,一个沟通交流无障碍的氛围,一个有爱和谐的家庭里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自信、善于交往、善良的人。谷燕是个情绪非常稳定的妈妈。谷爱凌发烧、受伤,状况频出的时候,她都非常冷静沉着应对,完全不会拖女儿的后腿。如今已经86岁的姥姥仍然坚持每天跑步一英里。家长应该要让孩子做到你预期的事情,首先自己就得说到做到,那么孩子也会在其中尝到努力换取来的奖励和喜悦,对其自信心的建立也非常有帮助。
四、允许犯错,防止压抑
我们犯过很多错,也挨过不少打。孩童时期是犯错最多的时期,可能是出于好奇,可能是出于缺乏经验,可能是不懂如何表达,也可能是自控能力不强……孩子由于其年龄特点有时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需要父母的引导。如果孩子一旦犯错,父母就不究原因,加以惩罚,很容易引起孩子不满的情绪,也会导致孩子以后犯了错误之后产生逃避心理。只要没有危害到自身和他人,适当的犯错能够让他们的认知得到发展,经验得到积累。因此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错,并鼓励其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其表达事情的经过,并让孩子尝试自行解决。在犯错—反思—改正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孩子不一定能成为天才少男少女,但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