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作者:老帅子谈事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

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的主动权,竟秘密将原子弹送到了日本,妄图通过原子弹轰炸来逼迫志愿军退让。但奇怪的是,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美国都没敢使用原子弹,这究竟是为何?当时的美国在怕什么?

其实,美国不使用原子弹的原因很多,而前两点都是和中国有关的。

第一点,那就是中国不吃这一套。在艾森豪威尔不断用核讹诈叫嚣的时候,毛主席直接表态,中国准备将战争进行下去,一直打到美帝国主义愿意罢手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胜利的时候为止。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做了经典演讲:“美帝国主义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毛主席铿锵有力的声音,让艾森豪威尔意识到,想要通过打击志愿军来挽回自己的面子,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第二点,那就是中朝双方的防空洞。事实上,在美国叫嚣还使用核武器的时候,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也没有闲着。他们开始积极地深挖防空洞,并且越挖越深。这一点,美国的陆军参谋长柯林斯见识到了,并且在军事会议上直接提了出来。柯林斯认为,中朝军队的防空洞越挖越深,美国就算使用核武器也无法伤害他们的士兵。如果原子弹的威力不能奏效,那它就完全失去了威慑的作用。另外,当时的艾森豪威尔之所以提出使用原子弹,就是想要用它来轰炸中朝军队驻扎的阵地。如果这个武器无法完全发挥效用,那艾森豪威尔就必须思考值不值得。当然,美国军方也有人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在使用原子炮轰炸的时候,美国空军也同时出手,轰炸中国东北的重工业,打击新中国的生产力量。但如果美国真的这么做了,完全就是在扩大战争,和美国最初预想的结束战争自相矛盾。

第三点,美国不敢承担使用原子弹扩大战争的结果。朝鲜战争表面上,是中朝联军反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战争,但实际上,是美苏两国争霸的另一种体现。这一点,双方明确知道,但谁也不敢点明,因为一旦点明,很可能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中国军队入朝作战的时候,将正规军的名字改成了志愿军,美国也默认了。苏联空军入朝作战的时候,挂名在志愿军旗下,并且严格禁止出现被俘虏的结果。换句话说,不管表面打得多名不可开交,双方是必须保证不扩大战争的。但如果美国率先选择投放原子弹,那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苏联,就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站出来说话了。要知道,苏联也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且核弹头的数量和美国不相上下。两个世界顶级强国使用核武器互殴,战争就不会只发生在朝鲜半岛了。所以,哪怕艾森豪威尔口号喊得震天响,也不敢率先出手。

第四点,美国害怕盟国放弃它。1953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计划处,就要不要对朝鲜半岛使用核武器的问题召开了一次会议,并讨论出一份报告。在报告中,美国官员们直截了当地表示,一旦美方使用核武器,很有可能会引来盟国的反对。美国之所以有恃无恐地叫嚣使用核武器,是因为其独霸美洲大陆,和亚欧大陆没有绝对的陆地联系,往往是避免战争的存在。但其盟友大部分都是欧洲国家,这个地方的国家最害怕的,就是苏联。一旦美国选择使用核武器,并招致了苏联的报复,那欧洲国家或许就会最先遭殃。美国官员认为,如果美方真的挑起了美苏之间的战争,那盟国出于安全考虑或许将不再支持美国。这个结果同样是美国无法接受的。

在种种原因的限制下,艾森豪威尔逐渐放弃了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其实,这并非朝鲜战争中,美国第一次冲着中国玩核讹诈、核威胁的把戏。#抗美援朝记忆#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为逼志愿军退让,美国秘密运原子弹到日本,为何直到停战都没敢用1953年春天,在屡次反攻打不出优势后,美国为了获得朝鲜和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