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作者:老帥子談事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

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的主動權,竟秘密将原子彈送到了日本,妄圖通過原子彈轟炸來逼迫志願軍退讓。但奇怪的是,一直到北韓戰争結束,美國都沒敢使用原子彈,這究竟是為何?當時的美國在怕什麼?

其實,美國不使用原子彈的原因很多,而前兩點都是和中國有關的。

第一點,那就是中國不吃這一套。在艾森豪威爾不斷用核訛詐叫嚣的時候,毛主席直接表态,中國準備将戰争進行下去,一直打到美帝國主義願意罷手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勝利的時候為止。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毛主席做了經典演講:“美帝國主義要打多久,我們就打多久!”毛主席铿锵有力的聲音,讓艾森豪威爾意識到,想要通過打擊志願軍來挽回自己的面子,赢得這場戰争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第二點,那就是中朝雙方的防空洞。事實上,在美國叫嚣還使用核武器的時候,志願軍和北韓人民軍也沒有閑着。他們開始積極地深挖防空洞,并且越挖越深。這一點,美國的陸軍參謀長柯林斯見識到了,并且在軍事會議上直接提了出來。柯林斯認為,中朝軍隊的防空洞越挖越深,美國就算使用核武器也無法傷害他們的士兵。如果原子彈的威力不能奏效,那它就完全失去了威懾的作用。另外,當時的艾森豪威爾之是以提出使用原子彈,就是想要用它來轟炸中朝軍隊駐紮的陣地。如果這個武器無法完全發揮效用,那艾森豪威爾就必須思考值不值得。當然,美國軍方也有人對這個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那就是在使用原子炮轟炸的時候,美國空軍也同時出手,轟炸中國東北的重工業,打擊新中國的生産力量。但如果美國真的這麼做了,完全就是在擴大戰争,和美國最初預想的結束戰争自相沖突。

第三點,美國不敢承擔使用原子彈擴大戰争的結果。北韓戰争表面上,是中朝聯軍反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戰争,但實際上,是美蘇兩國争霸的另一種展現。這一點,雙方明确知道,但誰也不敢點明,因為一旦點明,很可能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以,中國軍隊入朝作戰的時候,将正規軍的名字改成了志願軍,美國也預設了。蘇聯空軍入朝作戰的時候,挂名在志願軍旗下,并且嚴格禁止出現被俘虜的結果。換句話說,不管表面打得多名不可開交,雙方是必須保證不擴大戰争的。但如果美國率先選擇投放原子彈,那作為社會主義老大哥的蘇聯,就必須承擔自己的責任,站出來說話了。要知道,蘇聯也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并且核彈頭的數量和美國不相上下。兩個世界頂級強國使用核武器互毆,戰争就不會隻發生在北韓半島了。是以,哪怕艾森豪威爾口号喊得震天響,也不敢率先出手。

第四點,美國害怕盟國放棄它。1953年4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計劃處,就要不要對北韓半島使用核武器的問題召開了一次會議,并讨論出一份報告。在報告中,美國官員們直截了當地表示,一旦美方使用核武器,很有可能會引來盟國的反對。美國之是以有恃無恐地叫嚣使用核武器,是因為其獨霸美洲大陸,和亞歐大陸沒有絕對的陸地聯系,往往是避免戰争的存在。但其盟友大部分都是歐洲國家,這個地方的國家最害怕的,就是蘇聯。一旦美國選擇使用核武器,并招緻了蘇聯的報複,那歐洲國家或許就會最先遭殃。美國官員認為,如果美方真的挑起了美蘇之間的戰争,那盟國出于安全考慮或許将不再支援美國。這個結果同樣是美國無法接受的。

在種種原因的限制下,艾森豪威爾逐漸放棄了使用核武器的想法。其實,這并非北韓戰争中,美國第一次沖着中國玩核訛詐、核威脅的把戲。#抗美援朝記憶#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為逼志願軍退讓,美國秘密運原子彈到日本,為何直到停戰都沒敢用1953年春天,在屢次反攻打不出優勢後,美國為了獲得北韓和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