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北毕业生都去哪了?

最近清华北大公布了《2021 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大学毕业生 7441 人,接近七成近了体制内。

清北毕业生都去哪了?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加起来占 69.9%,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仅占29.7%。)

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清北毕业生”动态?因为,学霸们的出路,是教育和社会的风向标。

意味着,受疫情和经济大环境影响,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更多人开始向往体制内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即使名校学子也感受到寒意,更青睐稳定。

2021这一年,全国909万毕业生,450万考研,200万考公,900万考教资。

如果说高材生进入教师队伍能算教育的进步,对基础教育的赋能。那么,名校“对稳定”的追求,则让人抛出了新的疑问----学习的归宿是什么?人才求稳,是坏事还是好事?

名校真的有用吗?

自从大学扩招后,高学历人才就越来越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都在遭遇“就业难”的问题。

“毕业就失业”的现象愈发加重。但即便知道“一职难求”,但很多家长认为,影响孩子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挤破头地想把孩子往好学校送。甚至还有一些家长不惜花大价钱买名校学区房,只为孩子能够接受到最好的学校教育。”

之前砸锅卖铁投入教育,为了就是拼学历,现在这种状况,高学历还有用吗?

从美团外卖员30万研究生,大厂高学历员工离职开网约车…都能窥见一二。

清北毕业生都去哪了?

可以没有学霸和领导,但是衣食住行各行各业都缺不了“技术人才”。再怎么满腹经纶,该求助技术人员还是得求助。对于职业人才和教育分流,我也专门分析过私人看法:50%的孩子无缘高中,普通人家的妈妈都慌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但名校是否真的没用,我依然坚信“读书,不只是读书。”读书的收获,都在读书之外。

1999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因生意失败开始卖猪肉,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他曾道歉:“我给母校抹了黑。”后来,北大校友陈生邀请他合伙成立“屠夫学校”,创立了全国超市都在卖的“壹号土猪”品牌,现在两人身家过百亿,去年销售额18亿。他感慨:“读书一定能改变思维。”

清北毕业生都去哪了?

还有上热搜的那些人才,上山下乡填海种树的海归硕士,其实名校不该是个人成长的终点,而是实现社会价值的起点。高材生们,把自己的勤奋、思维、聪慧都放在了更大的舞台上,造福一个领域。

清北毕业生都去哪了?

真的有铁饭碗吗?

一度铁饭碗给人的印象是工作稳定,旱涝保收,喝茶看报,干到退休,养老不愁。现在大环境发生了变化,之前许多终身制的劳务关系也逐渐变成了合同制、聘用制,员工也变成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了,所以彻底的铁饭碗是很难有的了。

今年的就业现状是:毕业过万的本科生,不到一成。不是学历不值钱,而是面对自己在社会真实的价值、自我成长、做实实在在的事情,本身就是从学生到社会人的真实挑战。

清北毕业生都去哪了?

你是谁?你能做什么?你能为社会和他人做什么?这个答案,更重要。学历之外,是骡子是马,遛遛才能知道。

更可能的是,未来别说金饭碗了,碗都没有了… 可能是锅碗瓢盆,甚至徒手吃。有数据预测,未来AI可能取代47%以上的工作,事实上,可能更多并且一定会更多。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很多工作,已经消失了… 但也有更多工作,出现了。

当年大热的计算机、金融、行政管理…现在看上去,都已经不再是“朝阳行业”了。

但再看看为人父母自己的工作,时代都不用10年,每5年甚至3年前就有很多新机会: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短视频,VRAR,芯片,新能源,生物医疗,短视频,元宇宙…

滚滚长江,后浪推前浪,变得不只是碗,连锅都没了。

谁还能一考定终身,一碗吃到老?

相比体制内的压力逐渐变大,体制外的996、内卷、淘汰体现的更加残酷,不管什么碗,端起来都那么轻松了。持续应对不确定,是成年人最基本的生存策略。

写在最后

2021的尾巴“亿点点”俱乐部翻车,很多网红收入动辄上亿,一夜暴富的故事也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几年频频被传颂。“财富神话”听多了,似乎都陷入了一种迷茫中----读书改变命运,还对吗?

条条大路通罗马,读书不绝对有用,但背后的这些一定能帮孩子走得更远:

1. 身心健康

2. 乐观积极

3. 有成长型思维,终身学习

4.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社会情商

5. 良好的性格,相对完整的人格

6. 逻辑、想象、创造力

7. 问题解决能力

未来不是强者生存,金饭碗生存,是适者生存。帮助孩子装备持续适应未来的能力!

人赢一时靠运气,赢一世靠实力。而实力,就是万卷书,万里路,万般努力换来的。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曾说:教育的本质不过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个父母为孩子做的最好的努力就是——用心装备好孩子的行囊,用智慧传递给孩子持续前进的力量。

一切的不确定,都需要确定的努力和思考去交付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