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泡尿,就能看出你的“肾”好不好?

一泡尿,就能看出你的“肾”好不好?

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撒(shen)尿(zang)这件事。

尿液是由肾脏生成并排出的,肾脏不仅可以排出水分、代谢毒素,还可以调节各种电解质的平衡,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

同时,肾脏还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激素来调节血压,可以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来帮助造血,还可以分泌维生素D3的代谢产物来调节骨代谢……

一泡尿,就能看出你的“肾”好不好?

因此,一旦肾脏发生病变,就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便捷的就是注意观察尿液的变化,及时就医,从而尽可能地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一看“颜色”

/ 正常尿 /

尿液中不只是水,还有很多蛋白质的代谢废物、电解质的代谢废物,所以正常尿液是微黄色、透明的。

/ 茶色尿 /

如果尿液像红茶一样,可能是尿液中存在较多的红细胞,我们称之为血尿。

泌尿系统感染、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血尿。

当然在一些生理情况下,比如喝水较少、尿液浓缩,或者吃了较多红心火龙果、红色的甜菜等,也会造成尿液发红、颜色加深的情况。

一泡尿,就能看出你的“肾”好不好?

/ 白色尿 /

如果尿液呈灰白色,可能是肾结石导致尿液中存在一些无机盐或结石成分。

如果尿液中有白色絮状沉淀,像云雾一样,往往是泌尿系统感染导致尿液中存在大量的白细胞。

/ 无色尿 /

如果尿液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很有可能是尿毒症导致的,此时患者已经出现了肾功能衰竭,无法通过尿液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就会出现无色尿。

二看“泡沫”

一般情况下,尿液中的泡沫是大泡沫,且维持时间很短,通常排尿之后提裤子的工夫,泡沫就会消失。

/ 蛋白尿 /

如果泡沫比较细小,而且很长时间都不会消失,很有可能提示是蛋白尿。

蛋白尿多由肾小球疾病导致,若肾小管、肾间质等结构出现问题,也可能出现少量蛋白尿。

/ 高糖尿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就会有大量糖分通过尿液排出,高糖尿的泡沫一般较大,而且比较容易破碎。

另外,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就会导致肾脏结构出现慢性损害,也会导致蛋白尿,尿液中出现细小、不易破碎的泡沫。

/ 感染尿 /

当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时,由于尿液中存在大量的白细胞,也会出现泡沫尿。

不过这种患者更明显的表现通常是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一泡尿,就能看出你的“肾”好不好?

三看“尿量”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24小时的排尿量为1000-2000ml;

少于400ml/24h或少于17ml/h,称为少尿;

少于100ml/24h或12h完全无尿,称为无尿;

多于2500ml/24h,称为多尿。

/ 少尿、无尿 /

肾前性肾功能不全(肾脏短暂缺血引起的肾功能异常)、梗阻性肾病(肿瘤或结石堵塞双侧的输尿管)都可能导致出现尿量少的情况。

以上这两种情况,在疾病早期,肾脏结构还没有发生变化时,及时恢复血供,或解除梗阻,尿量就能恢复正常。

而如果由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疾病引起的少尿或无尿,则可能是肾脏结构出现病变而导致的。

一泡尿,就能看出你的“肾”好不好?

/ 尿量多 /

肾脏产生的尿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会到达肾小管,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99%的原尿会被重吸收回体内,如果肾小管的重吸收比例降低,就会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是精神性多饮,比如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喝很多水,这样也会引起尿量增多。

/ 夜尿多 /

成年人一般起夜次数应≤1次,如果起夜次数>1次,而且夜尿的尿量较大,总量超过750ml,这就提示肾功能出现问题了。

当然,我们要排除睡前大量饮水或进食,导致夜尿增多的情况。

重点提示:

不管是看颜色,还是看泡沫和尿量,我们只能是初步推断相关疾病,想要确诊,还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进一步检查。

参考资料:医学微视官网 - 吴华 主任医师《CKD(慢性肾脏病)》

医学微视官网 - 张勇 主任医师《泌尿外科症状-尿颜色、性状异常》

医学微视官网 - 左力 主任医师《肾内科症状-蛋白尿、少尿、无尿、多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