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谛听岁月的回声

文|蒙山樵夫

青未了|谛听岁月的回声

时光行色匆匆,匆匆得让你来不及回味。每逢岁末年初,感慨岁月飞逝。回首往事,一片空白,就像从雪野走来,本来有浅浅的脚印,一阵雪花飘,大雪无痕,岁月无痕。往事是昨晚告别的朋友,早晨起来,却怎么也不记得何时相识。日历一页页翻过,一本本更换,这泛黄的纸页里,密密麻麻的字迹,是我的笔迹吗?端详了半天,一个也不认识。那些日子哪去了呢?想与昨天告别,我找不到昨天了!岁月是无情无义的故人,总是悄无声息地离开,我追思不已,这悄然而逝的日子里,我又做了些什么呢?我失忆了,我努力地想,想得我很痛苦,真的想不起来了,我觉得我对不住自己。我努力寻找过去的岁月,屏心静气,我在谛听岁月的回声。

青未了|谛听岁月的回声

岁月的回声在哪里呢?年轻时代,我豪掷大把大把的时间,总觉时间的银行储存太多的日子,总觉时光还很漫长,躺在这日子上随手可取,总羡慕那些长辈们,羡慕他们人生阅历,羡慕他们沉甸甸的成就,自己就一页白纸,呆呆听他们讲自己辉煌的过去。惭愧自己的年轻,惭愧自己的一无所有,惭愧自己的一无所知。自己所拥有的就是青春,青春是什么?自己也看不到,过了昨天过今天,过了今天过明天,我就是那豪掷“千金”的人。大把大把的日子,都被扔掉。小时候捡起一块块石子,投掷于水面,留下一圈圈无声的涟漪。岁月跟涟漪一般,几圈水纹,又复于平静了。这存储的日子,一天天变少,岁月的风霜,开始写在脸上。小时候看父亲脸上的褶皱,没想这褶皱也刻在我的脸上。看古装影视戏,老者一头白发,胸前长髯飘飘,真是羡慕,这是神仙一品的人物啊!而今,自己也“鬓也星星也”,如果我自年轻溜须的话,也应该长髯飘飘了吧。可是我没有神仙的心境,我就尘世一凡夫俗子,需要吃喝拉撒,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父母妻儿,也有难分难舍。年轻时一毛头小子,羡慕前辈的职称、工资。当我到了我当年羡慕长辈的年龄的时候,看看自己,反而羡慕年轻人风华正茂,看他们激情似火,看他们阳光灿烂。而自己人生,一脸的秋霜,既无胆量,又无闯劲,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昏昏然一天天熬着岁月,这就是我的今天的日子吗?年轻时,我羡慕长辈;年老时,我又羡慕年轻人。到底,我做了些什么?我还能做些什么?我的人生还有没有价值?

青未了|谛听岁月的回声

每一次回家看母亲,母亲就像秋天还挂在枝头的树叶一样,前一天还是青色的叶子,一阵风来,这叶子就变黄了。我知道了岁月的无情,我知道了天荒地老。每每看到日渐衰老的娘亲,总也伤感。有一次,母亲病卧床榻,看母亲病痛的样子,看她咳嗽不止,我竟不觉自己垂泪。当我老了,我也应该是这番老态病态。看到母亲,我想到未来的自己。

年轻时总也希望自己走远,万水千山走过,那当是多美的人生风景。而自己,上学离家不足两百里,工作就在自家门口。想这一辈子,如同屋檐下的麻雀,叽叽喳喳,啄食檐下,没有搏击过高远的天空,没用傲立过风卷潮水的浪尖。只是在自己的地头日日守望,看一茬茬禾苗长成,看一茬茬庄稼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同走过千遍万遍的磨道,扬蹄还是在画圆,我虽有千里之志,却是生于磨道劳于磨道的一匹毛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天天在脚下奔跑,总也没跑出脚下。

曾经跟我一起工作的人,大都敢拼敢闯。几十年下来,他们都有豪车豪宅,我却什么也没有。我牵挂太多,被这太多的牵挂绊住了脚跟。我遥望远方,却羁绊于脚下,我没有胆量离开。我顾念我的学生,总觉得我离开他们,他们如同失去爹娘的孩子,别人能如同我这样爱护他们保护他们吗?于是,青春的汗水就流淌于这一茬茬学生中间。没有富贵的梦想,总也难以脱离单调窘困的生活。没住过宽敞的房子,没见过大把的钞票,在简简单单年吃年穿勉强度日。平静地如同一潭死水,曾经也想到改变,可慢慢自己也就固守了这种单调宁静的日子。如同一朵雪花,虽然也是洋洋洒洒,可是,飘落到地上,总也是悄无声息地融化。

青未了|谛听岁月的回声

岁月之于别人是轰轰烈烈,如同黄钟大吕铿锵有力;而对于我,起初是夜曲一般的微响,继而这微响也渐渐消失了,我努力地寻觅,却寻觅不到岁月的痕迹。我努力地谛听,却总也听不到岁月的回响,哪怕跟秋叶草丛虫儿的低吟。我想起我的列祖列宗,我想起我的父亲,他们终生在泥土里在尘埃里讨生活,最后又复归于泥土中。留给我无限的怀念,这怀念有时让我割心般地痛。我一位前辈同乡,18岁参加革命,几十载风云变幻,戎马倥偬,刀光剑影,他的英雄业绩换了几枚勋章,他留给故乡一棒骨灰。当他意识到自己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还是回归了家乡,最后是家乡慈爱的土地接纳了他那奔波的灵魂,故土成了他最后的归宿。我的一位同事,曾经是业内引以为豪的名师,一步步奋斗,远赴京畿,事业风声水起,盛名远播四方。可是,当他英年而逝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故土。在故乡的山岗上,长眠了漂泊的他。我也在思考,人生到底需要奔向哪里?是远方吗?远方总要回归。是故土吗?总要从故土远行。我困惑了,年轻时候一首歌《三十以后才明白》,今天,我五十以后了,怎么还没明白?我就是这样的智商吗?每每跟昔日的学生欢聚,听他们讲自己的工作,我享受跟孩子们分享他们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成长。涉及他们的专业,我听来一头雾水。曾经,我站在讲台是他们爱戴的老师,他们是我的学生,一双双眼睛在崇拜地听我讲课,他们喜欢我的博学。可今天,我觉得我是他们的学生,好多时候的创作灵感是他们给的,好多的人生经验是他们启迪于我的。人生就是这样角色的互换。小时候,我是儿子;现在,我是父亲;小时候,我是孙子;现在,我是爷爷。在这种互换中,换不了几个角色,就走到了人生的暮年了。

青未了|谛听岁月的回声

每每步行回家看看娘亲,把老娘天天伺候的鸡鹅、菜畦连同老家的街巷拍成照片,发到朋友圈。远方的同窗好友,羡慕、感叹我能陪侍娘亲身边,我也曾经遗憾,没在繁华的都市工作,没有见识外面的精彩。就在今天,当我追思我守望故土几十年,而今即将老迈的时候,才觉得一直守候亲人身边,一直将自己的学识自己的精力培育着家乡的子孙,我的心没有与亲人分开,没有分割之痛,我的身我的心是一个整体,就在老家。没有与生养的土地分离,便觉自己是幸福的人。古而到今的家国情怀,充实了我满腔的热忱,化为对家乡对亲人对后代的热爱。每每看老家的婴儿,我就内心不尽的欢喜,我就想到老家人才辈出后继有人。教了一辈子书,感觉现在才觉得读书少得可怜。写作了几十年,也没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看电视,当看到国家隆重表彰改革先锋,隆重表彰时代楷模的时候,跟家人戏言,这里面没有我们,我自惭汗颜。家人回我,你要上了电视,怕就不是这家的人了。虽是笑谈,我仍觉得自己还是这个国家14亿分之一,我也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教过的学生在为国守边,我培养过的学生在救死扶伤,我倾情呵护的学生直接参与AG600研制,在农村在工厂在祖国需要的各行各业,都能找到我的学生的身影。我很平凡,我的学生却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我很普通,我的学生却在创造着辉煌。羽毛凋零了,翅膀无力了,身处老家的屋檐,我还做着飞翔远方的梦。

青未了|谛听岁月的回声

岁月无声,爱也无言,青春留梦,脚下有痕。年岁已长,每一个岁首,我都要患一阵子“过年综合症”。心中有感叹,胸中有块垒,非得借文字宣泄一番,才能平复过来。半生奋斗,痴情守望,我一匆匆过客。夫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何等的勇气,终其一生都在求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大夫的誓言,虽然,屈大夫走着走着,道不通了,投身于江,留给后世千百年的唏嘘悲叹。今天,于我而言,比历代前贤是何等幸运。前贤的精神仍在感召着我,道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以我的足迹,听从岁月的召唤。向未来,迈步于前,就不管有没有回声了。

(原创于2022年2月8日,农历壬寅虎年正月初八)

作者简介:

青未了|谛听岁月的回声

陈凯,笔名蒙山樵夫,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中国乡村作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高中语文教学教研30年后,重新拿起笔接续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想。为家乡代言,替亲人立传。自建一片文字园地,享受种字耘文之乐,留存故土渐行渐远的乡愁与乡村时代的风貌。

壹点号 蒙山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