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家的一个老光棍去世了,整整70岁,出殡那天,几乎村里所有的女人,都痛哭流涕,悲伤不已,有一位大婶还昏了过去,在医院抢救

作者:十分杰

老家的一个老光棍去世了,整整70岁,出殡那天,几乎村里所有的女人,都痛哭流涕,悲伤不已,有一位大婶还昏了过去,在医院抢救了三个多小时,才脱离了危险。

老光棍是我们村有名的光棍,一生都没有娶老婆。老光棍姓王,按照辈分,我叫他王叔。王叔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在村里做了无数的好事,村里人都很感激他,他的离世,让村里人都很悲痛,也永远地怀念着他。

王叔小时候非常的顽皮,喜欢上山摘果子,他和一群小伙伴跑到山上去,看到了一棵大树,非常的高,上面结满了红通通的果子,小伙伴们都很眼热,想要爬到树上去摘果子,可是没有一个人能成功的爬上去,都爬到一半就没力气了,一个个败下阵来。

王叔可是爬树的小能手,他见所有的小伙伴都失败了,于是微微一笑,说道,看来你们都不行,还是看我的吧。说完王叔脱下了鞋子,紧了紧腰带,往掌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了搓,然后顺着大树,像一只猴子一样地往上窜,不到两分钟,王叔就爬到了树顶,让小伙伴们都非常的高兴,一个个全部都鼓掌欢呼,称赞王叔了得。

王叔十分得意,找了一个树枝,坐在了上面,他哈哈大笑,说道,你们都叫我大哥,我就摘果子给你们吃。小伙伴们都对王叔心服口服,叫一声大哥那还不是小意思?所以一个个都叫他王大哥,把王叔哄得心花怒放。

王叔坐在树枝上采摘果子,一个一个地往下丢,小伙伴们站在树下,仰着头,抢着去接,气氛非常的热烈。后来王叔身边的果子都摘光了,他准备爬到另一边去摘果子,可是一不小心,从树上摔了下来,好在山上都积满了枯枝烂叶,厚厚的一层,非常的软和,王叔虽然摔了下来,可是没有生命危险,只是摔断了一条腿。

王叔的腿摔断了,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才好,可是当时山村里医疗条件有限,王叔也只是被绑上木板固定,最后王叔痊愈,下地走路,却发现自己的一条腿跛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王叔成了残疾人。

王叔长大后,跟着村子里的人出去打工,在一个纸板厂上班,有一次车间里起火了,王叔本来都出来了,可是为了救人,他又冲了进去,虽然被他救出了两个人,可是他的脸也被烧伤了,留下了永久的伤痕,非常的难看。

王叔回到了村子,父母给他安排对象,可是没有一个姑娘愿意跟他的,因为他是残疾,脸上又有伤疤,非常的可怖,谁也不愿意自己的老公是这样子的。而且王叔的家里也没什么钱,所以最终王叔都没有娶到老婆,成了一个老光棍。

王叔的父母相继离世,王叔四十多岁,仍然是一个人,他靠着父母留下的田地和茶园,基本可以度日。因为外面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资也高,所以村里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出去打工了,王叔因为脸上不好看,腿脚也不利索,最后干脆不出去了,就在村里务农。

村里的成年男人都出去了,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子, 所以家家户户有什么脏活重活和累活,王叔都主动去帮忙,整个村子80户人家,几乎每家每户都得到过王叔的帮忙。王叔也总是笑嘻嘻的,做了事情也不求回报,他总有一个口头禅:乡里乡亲的,应该的。

有一天村里的孤寡老人刘大爷生了重病,因为没有车子,王叔就背着刘大爷,走了二十多里地,把刘大爷送到了镇卫生院,刘大爷经过救治,初步稳定,王叔又自己花钱,把刘大爷送到了县城医院,缴了几千块钱的住院费。这基本算是王叔很大一部分的积蓄了。刘大爷出院了,王叔根本没提费用的事情,还请刘大爷去小饭馆吃了炒菜,刘大爷热泪盈眶,说这辈子报答不了王叔,下辈子一定报答王叔。王叔笑着说道,乡里乡亲的,应该的。

王叔隔壁住着李婶,有一个儿子很调皮,趁大人不注意,跑去河里捉鱼,不小心溺水了,王叔正好经过,跳下去救人,孩子救上来了,可是王叔自小腿脚不利索,也不怎么下水,所以水性不太好,喝了许多的河水,回家后发高烧,在床上躺了三天才好。李婶感恩不尽,说王叔是大恩人,王叔也只是笑笑说道,乡里乡亲的,应该的。

王叔在村子里做了许多的重活累活,也从来没有要一分钱的报酬,他没有亲人,却把乡亲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他在村子里几十年,做了无数件的好事,可他都不沾沾自喜,也不把功劳挂在嘴上,说个不停,只是朴实的一句话:乡里乡亲的,应该的。

村民们给王叔过70岁大寿,王叔高兴,喝了两杯酒,第二天早上,李婶送早饭过去的时候,发现王叔安详地躺在床上,已经是没有了气息,王叔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热爱着的村子。

出殡那天,几乎村里所有的女人,都痛哭流涕,悲伤不已,有一位大婶还昏了过去,在医院抢救了三个多小时,才脱离了危险。这个大婶当然就是受了王叔大恩的李婶。为了纪念王叔,最后李婶还把自己的小儿子改姓王,传承王叔的延续。

王叔虽然走了,可是他的院子总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们总觉得王叔还会回来,王叔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王叔真是一个好人,为了村子,无私奉献,做了无数的好事,成为孩子们欢乐记忆的一部分。虽然王叔走了,可是村子里的人都怀念着他,他的精神仍然在村子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村民,我们都要感恩王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