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家的一個老光棍去世了,整整70歲,出殡那天,幾乎村裡所有的女人,都痛哭流涕,悲傷不已,有一位大嬸還昏了過去,在醫院搶救

作者:十分傑

老家的一個老光棍去世了,整整70歲,出殡那天,幾乎村裡所有的女人,都痛哭流涕,悲傷不已,有一位大嬸還昏了過去,在醫院搶救了三個多小時,才脫離了危險。

老光棍是我們村有名的光棍,一生都沒有娶老婆。老光棍姓王,按照輩分,我叫他王叔。王叔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他在村裡做了無數的好事,村裡人都很感激他,他的離世,讓村裡人都很悲痛,也永遠地懷念着他。

王叔小時候非常的頑皮,喜歡上山摘果子,他和一群小夥伴跑到山上去,看到了一棵大樹,非常的高,上面結滿了紅通通的果子,小夥伴們都很眼熱,想要爬到樹上去摘果子,可是沒有一個人能成功的爬上去,都爬到一半就沒力氣了,一個個敗下陣來。

王叔可是爬樹的小能手,他見所有的小夥伴都失敗了,于是微微一笑,說道,看來你們都不行,還是看我的吧。說完王叔脫下了鞋子,緊了緊腰帶,往掌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了搓,然後順着大樹,像一隻猴子一樣地往上竄,不到兩分鐘,王叔就爬到了樹頂,讓小夥伴們都非常的高興,一個個全部都鼓掌歡呼,稱贊王叔了得。

王叔十分得意,找了一個樹枝,坐在了上面,他哈哈大笑,說道,你們都叫我大哥,我就摘果子給你們吃。小夥伴們都對王叔心服口服,叫一聲大哥那還不是小意思?是以一個個都叫他王大哥,把王叔哄得心花怒放。

王叔坐在樹枝上采摘果子,一個一個地往下丢,小夥伴們站在樹下,仰着頭,搶着去接,氣氛非常的熱烈。後來王叔身邊的果子都摘光了,他準備爬到另一邊去摘果子,可是一不小心,從樹上摔了下來,好在山上都積滿了枯枝爛葉,厚厚的一層,非常的軟和,王叔雖然摔了下來,可是沒有生命危險,隻是摔斷了一條腿。

王叔的腿摔斷了,在床上躺了三個月才好,可是當時山村裡醫療條件有限,王叔也隻是被綁上木闆固定,最後王叔痊愈,下地走路,卻發現自己的一條腿跛了,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王叔成了殘障人士。

王叔長大後,跟着村子裡的人出去打工,在一個紙闆廠上班,有一次工廠中的房間裡起火了,王叔本來都出來了,可是為了救人,他又沖了進去,雖然被他救出了兩個人,可是他的臉也被燒傷了,留下了永久的傷痕,非常的難看。

王叔回到了村子,父母給他安排對象,可是沒有一個姑娘願意跟他的,因為他是殘疾,臉上又有傷疤,非常的可怖,誰也不願意自己的老公是這樣子的。而且王叔的家裡也沒什麼錢,是以最終王叔都沒有娶到老婆,成了一個老光棍。

王叔的父母相繼離世,王叔四十多歲,仍然是一個人,他靠着父母留下的田地和茶園,基本可以度日。因為外面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工資也高,是以村裡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出去打工了,王叔因為臉上不好看,腿腳也不利索,最後幹脆不出去了,就在村裡務農。

村裡的成年男人都出去了,隻留下老人婦女和小孩子, 是以家家戶戶有什麼髒活重活和累活,王叔都主動去幫忙,整個村子80戶人家,幾乎每家每戶都得到過王叔的幫忙。王叔也總是笑嘻嘻的,做了事情也不求回報,他總有一個口頭禅:鄉裡鄉親的,應該的。

有一天村裡的孤寡老人劉大爺生了重病,因為沒有車子,王叔就背着劉大爺,走了二十多裡地,把劉大爺送到了鎮衛生院,劉大爺經過救治,初步穩定,王叔又自己花錢,把劉大爺送到了縣城醫院,繳了幾千塊錢的住院費。這基本算是王叔很大一部分的積蓄了。劉大爺出院了,王叔根本沒提費用的事情,還請劉大爺去小飯館吃了炒菜,劉大爺熱淚盈眶,說這輩子報答不了王叔,下輩子一定報答王叔。王叔笑着說道,鄉裡鄉親的,應該的。

王叔隔壁住着李嬸,有一個兒子很調皮,趁大人不注意,跑去河裡捉魚,不小心溺水了,王叔正好經過,跳下去救人,孩子救上來了,可是王叔自小腿腳不利索,也不怎麼下水,是以水性不太好,喝了許多的河水,回家後發高燒,在床上躺了三天才好。李嬸感恩不盡,說王叔是大恩人,王叔也隻是笑笑說道,鄉裡鄉親的,應該的。

王叔在村子裡做了許多的重活累活,也從來沒有要一分錢的報酬,他沒有親人,卻把鄉親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他在村子裡幾十年,做了無數件的好事,可他都不沾沾自喜,也不把功勞挂在嘴上,說個不停,隻是樸實的一句話:鄉裡鄉親的,應該的。

村民們給王叔過70歲大壽,王叔高興,喝了兩杯酒,第二天早上,李嬸送早飯過去的時候,發現王叔安詳地躺在床上,已經是沒有了氣息,王叔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他熱愛着的村子。

出殡那天,幾乎村裡所有的女人,都痛哭流涕,悲傷不已,有一位大嬸還昏了過去,在醫院搶救了三個多小時,才脫離了危險。這個大嬸當然就是受了王叔大恩的李嬸。為了紀念王叔,最後李嬸還把自己的小兒子改姓王,傳承王叔的延續。

王叔雖然走了,可是他的院子總是被打掃得幹幹淨淨,人們總覺得王叔還會回來,王叔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王叔真是一個好人,為了村子,無私奉獻,做了無數的好事,成為孩子們歡樂記憶的一部分。雖然王叔走了,可是村子裡的人都懷念着他,他的精神仍然在村子裡,影響着一代又一代村民,我們都要感恩王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