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正如《千里江山图:别人的18岁,活了900年!》里约定的,来聊聊春晚我最喜欢的中国风节目《忆江南》……这篇真的被我写得有点长了,但我挺想完整地谈谈自己的整体看法的。

说明:不要问我为啥只抓着聊春晚里的传统文化类的节目,抬头看看咱这个公众号名字,应该很清楚明白吧!此外,“喜欢”是主观情感,如果有人喜欢其他节目,请保持你的喜欢,可以自己写一篇或付费约稿。

最新的瓶子装 最陈的酒

总体来说,《忆江南》是一个用新技术承载旧创意的节目,毕竟让“古画活起来”的切入点实在是玩滥了。

我之前也是很看不上这个切入点,因为我的确有在关注相似的做法,对此的新鲜感也就直线下降了。《忆江南》所做的方式其实并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相反它的整体调性偏向“迂腐”,恰恰是这种“迂腐”意外地抚慰了我。

“古画活起来”一般来说有两个大方向: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古画里的部分元素抠出来,做成动画,有一点哈利波特佛法世界里的看报纸、照片的感觉;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将一部分元素用实物代替,做成真人照片/短片,一般替换的是人物以及人物会接触到的物件、场景。

第种在近年博物馆的展览中还算常见,作为辅助展示的手段。比较出圈要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大大地捞了一把人气,而后随着技术的成熟普及,对于观众的感观刺激也是逐渐衰退的。而且它的成本并不低,效果并不明确,所以看到的宣传也越来越少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图片较大)

第种乍听玄乎,其实更像是一种cosplay,所以在网络青年群体里比较常见,不论是网友自发去cos,还是节目的目标受众,比如“国内首部名画真人番节目”的《此画怎讲》。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国外网友的真人名画再现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此画怎讲》

春晚节目《忆江南》表面上看更接近第种,实际上骨子里却是第种,这里面的策划区别就在于究竟要让让古画“活”起来,还是“闹”起来?

如果大家看过《此画怎讲》就会发现,它和二十年前的古装喜剧手法极为相似,本质上都是以古人的形象做现代人的言行举止,从而达到贴近受众、取悦受众的目的(这里的取悦是中性)。

比如电影《河东狮吼》里让苏东坡办了一场个人演唱会,而《此画怎讲》里则让《捣练图》里的女子聊八卦、抱怨工作、抢C位,让“果亲王”谈择偶标准、玩网络直播,创作方向更贴近网络喜剧(编剧本身的确也是干这个的)。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电影《河东狮吼》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由于喜剧效果主要依赖古今差异,所以为了最大限度达成这个反差,这些扮成古画里的演员台词比一般人的生活用语更潮、用词更网络,还会夹杂英文。

至于古画本身的文化性体现得较弱,主要靠另外的字幕说明来完成的,剧情里即便有涉及也极为粗浅。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而《忆江南》是完全反过来,扮演成古画人物的演员不论言行都在做符合“古意”设定的事,它的文化性更是节目的内容本身。整个节目的现代感靠的是特效技术,至于作曲其实也可以换成一些传统曲调、甚至是古曲。它“活”起来的意义反而更接近前面说的第种,是努力还原画意,而非制造反差。

策划上的区别还体现在制作上,比如动态《清明上河图》使用的是抠像,然后进行后期处理,《此画怎讲》的片后字幕更是只有一大堆和宣发、IP授权相关的人员(鹅厂的东西可以理解)。而《忆江南》的策划人之一范迪安是中央美院院长,就直接促发了央美的专业技能手绘,特效需要的拆分元素直接是央美师生根据《富春山居图》画风来画(虽然我觉得不全是吧)。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绘画手稿,via中央美术学院

正是这个区别,使《忆江南》的背景非常高清(直播的时候画质太低我没看清楚,后来又去看了1080p),还发现有一些改动:

《富春山居图》是一幅水墨山水画,虽然有一些地方说还是有铺了点赭石,算“浅绛山水”,但《忆江南》的镜头里色彩显然更丰富,都有点“小青绿”的意思了,并且呼应了舞蹈演员身上的青绿色。撇开中国画发展不说,仅从一般观众的眼光去看,增添色彩可以更好地和真人演员融合,也很容易代入半真半幻的山水想象。假设是纯水墨,这个意境就会太过悠远,人物也会像从画上摘下来,达不成人在画中游的效果。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忆江南》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这点也可以对比《此画怎讲》,尽管选的都是背景相对简单的画,但真人与古画的脱离感是比较明显的,这也会给观众一种强烈的cos感。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所以,《忆江南》尽管非常“迂腐”地在还原“古画”,看似没有提取什么抽象的主题,也没有通过古今差异去做解读上的文章,但它意外地让我感到愉悦和舒适,就像是我看古画时想象过的画面。这种感觉就像是找到了一个人贴上了纸片人的脸,一颗暗自悸动的心得到了极大的抚慰。

最熟悉的诗词读 最远的梦

不喜欢《忆江南》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一部电视诗朗诵么,早年间这类节目不要太多。的确,剥开《忆江南》的光影效果,内核一直都是很“陈旧”的,虽然我很喜欢它,但我不否认这个问题。这个节目的另一个策划人是康震,大概就促发了诗词部分的专业技能。

如《此画怎讲》这样的,一般会有一个编剧,使得节目最终具有一个连贯的故事性。电视诗朗诵比较随意,最多配一个应景的主题,根据这个主题来挑选本期的诗词。《忆江南》的节目信息里没有编剧,只有策划,作词的也是几个古人,但整个节目结构是有逻辑的,通过围绕着一明一暗的两条线推向了一个文人属性很强的主题。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下面我按照人物和诗词一幕一幕讲讲我个人读到的信息(敲屏幕:此为个人解读,不勉强大家同意)——

首先是冯远征“行者”出场,吟《富春》。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富春》唐·吴融

交代地点并点了《富春山居图》。借“行者”这样一个可能走过许多地方的角色之口,不仅夸了“富春山水”景色之美,而且暗铺了“非人寰”这点暗线。

而后丁志诚“樵夫”出场,吟《樵者》。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行山行采薇,闲翦蕙为衣。

——《樵者》唐·崔涂

这里只用了一句,照样点了两条线:作者崔涂推测是富春江一带的人,继续扣题“富春”;这句诗意里说的也不是真正的樵夫,而是闲适的隐居生活,暗线开始浮出来了。

四位“渔父”出场,唱《鹊桥仙·一竿风月》。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鹊桥仙·一竿风月》宋·陆游

暗线与明线开始结合,进一步将暗线抬出来。陆游这篇借用的是古代著名隐士严子陵的典故,他所隐居的地方就在富春江畔。

濮存昕“读书人”出场,吟《行香子·过七里濑》,渔父唱和。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香子·过七里濑》宋·苏轼

对比原词,《忆江南》里删去了“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这两句,目前留下的句子就变成了纯粹的歌颂美景。如果加上这两句,就会发现那句“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依然通过山水美景的永恒来感叹人们所追逐的名利是多么短暂且不值一提。

李立群“行者”出场,吟《钓台》。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振衣独立富春山,鱼鸟亦知心事闲。

清风高出云台表,遗迹长留山水间。

——《钓台》元·周巽

“钓台”这个典故前面就已经出现过了,就是严子陵,所以用到诗句里虽然没有,但依然是绕着这个主题。依然是只保留了和咏景有关的句子,并且将苏轼《行香子》里因为删掉句子而变得不怎么明显的主题委婉地捧出来。我对此的理解是,用苏轼删掉的那两句,过于直白,如今这样处理使得即便不知道典故的观众也可以从诗句表面读出山水和乐之美。

所以,在我看来《忆江南》不是什么诗词什锦拼盘,而是努力挑选过的,甚至精确到句子。

严子陵只在陆游《鹊桥仙》里正式出场过一次,后面就隐去了,因为《忆江南》不是要谈论严子陵隐居了以后还存没存争名夺利的心,而是通过严子陵、富春山水讲淡泊宁静的哲理思考。并且樵、渔、读的出场安排,且“渔”与“读”之间还安排了一个互动,这些都明显是奔着“渔樵耕读”这样古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向往的设定去的。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渔父图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徐渭 杂画卷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从内容是也能看出《忆江南》和其他古画衍生的较大不同,一般考虑到受众水平,不论哪一种与古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都会或多或少地摆脱不了想跟将使用到的古画解释一番的基础动机。

摆在这个节目里,大概就是得介绍一下《富春山居图》传世收藏的传奇性,毕竟也是真的很有讲头,以及通过特效技术实现合璧所能代表的ZZ意义等。虽然幕后讲解里主创们的确也这么说了,但不妨碍《忆江南》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颇有深度却十分古朴的完整节目了。

舞台服饰亦能 古意卓卓

剩下就是说一下《忆江南》的服饰造型了,整体来说比《此画怎讲》要好多了,尽管后者找的是某圈内的商家,并且有不少服饰还原的通稿,但第二期“果亲王”的衣服就做得让人头秃,没有一个点是对的。在目前影视剧都在卖历史还原的情况下,《忆江南》找的却是一个主要做舞台服装的设计师,且主要是舞剧,估计会让很多人意外。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忆江南》服装设计

但从最终效果来看,出场的几个人物,基本是挑不出特别大的硬伤的。侧面说明,只要在角色在常规范畴里,受过基本专业技能学习并基本功扎实的设计师其实是够用的。

套用对古装剧服饰的审视,根据“诗情画意”虚构世界的《忆江南》可以算是“架空”,但不等于没有还原要求。恰恰相反,古画真人化的造型服装对于古画的还原要求并不低,却不等同于还原历史,这两者是有区别。之前在《也是醉了!什么年代了还有人拿仇英的仕女画当明代服饰看!?》里已经说过了,古画不等于事实,画得完全可能是画家想象之中的形象,甚至很多被文人画家程式化后的形象。

比如李立群“行者”的形象,原型应该是古画中经常出现的策杖高士。这根棍子并不像《忆江南》里那么短,而是比人还高。它的出现和诗词中的钓台、采薇等类似,表现也是寄情山水、避世淡泊的理想境界。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绿荫草堂图》明·文徵明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长白仙踪图》明·崔子忠

我的个人观察是,两个“行者”和“读书人”所用的原型都是高士,并且参考了苏轼的形象。这里说的苏轼形象类似于《来重新认识一下,1000岁的“王安石”能长成啥样》里讨论的,并非苏轼本人的真实穿着。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杨竹西小像》倪瓒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赤壁赋》仇英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苏东坡小像

可能会有人觉得古画只能看,而且还可能是虚构,那要怎么还原呢?答案很粗暴,就是不管你怎么去实现,最后穿起来的亚子得像古画就行了。

路子一般也有两种:

第一种,如果对古代服饰有了解,可以从历史年代推定开始,寻找资料,在这个时期的古代服饰的考证基础上根据古画呈现进行调整,毕竟画家再怎么想象也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

第二种,如果对古代服饰没啥了解,靠自己的专业技能捣鼓,人家可以扎出来效果你就用剪裁实现,层次就拼贴,总之只要确保最终效果在拍摄的短暂时间内像那么一回事,换角度换镜头了再调整就可以了,毕竟观众也不能扒了屏幕去脱衣服看结构,更不会要求演员穿着戏服直播模拟生活。

其实绝大多数古装设计走的都是后一种路子,却通过宣传的方式把自己包装成前一种,这是大多数古装剧翻车的原因。这就得又 叒叕鞭一下《妖猫传:还没有预告片,却已经攒下了满满的盛唐bug》了,谁让剧组晒了平铺让设计师露馅了呢。还有《中衣:这个世界,真的存在过它吗?| “汉服”溯源》里提到的,电影《画皮》用的假X件,但古风服饰爱好者却要落地用真X件去实现。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电影《画皮》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古风服饰商家商品

仔细观察的话,《忆江南》的服装是舞台化的,许多细节并不符合生活,也就是说以影视剧的标准去审视就会很怪。

比如“樵夫”“渔父”等角色服装上的破旧感有明显的制造痕迹,陈旧的质感是用颜色的晕染实现的,如果是影视的话会选择更粗犷的面料或直接做旧成残破。人物的裤腿也是用类似灯笼裤的收口方式做的,这很舞台,更生活化的更影视化的处理一般是直接挽起、用系带扎束、或者直接裁短做毛边。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烟波渔乐图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朱买臣负薪读书图

但在这个每个人物出场时间很短,并且由于是古画还加了明显调色滤镜的情况下,舞台感就会消弭得让观众忽视它的存在。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选角出彩。四个负责唱歌的“渔父”是最没有表演经验的,但他们也几乎没有动作。四位负责吟诵的都是老戏骨,且不说诗朗诵水平如何,他们的举止也使得人物更加成立。为什么有的演员穿破布都像个古代的流浪汉,而有的明星却像是个被造型师坑了去蹭接机照的,这种表现能力对于服化道的帮助其实是很大,且是一直被忽略的(这个有个坑在写了,这里就不展开了)。

《忆江南》的服装设计在我看来,就是堪堪能用,细节可以打磨的地方很多。有的地方看起来似乎还缺点完成度,有的可能是缺点道具元素吧。但它绝没有成为《忆江南》的短板,甚至因为整个节目在“古意”的综合完成度非常高,服装作为观众比较会留意到的部分就很容易被拿出来夸奖,这就是相互成就了。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 金廷标 画仙舟笛韵

以上,就算是我对春晚节目《忆江南》的整体感受和个人分析。写得老长,但觉得应该是比较枯燥的东西,就不分成两篇了,也不舍得删掉一点,感谢可以看到最后的朋友们~~(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就以后就适当更一点这种个人观后感,没兴趣就当我没提过这个想法,嘻嘻)

画意·诗情·《忆江南》:春晚的这个节目到底值不值得吹爆?

感谢阅读,喜欢请记得分享哦^_^

※ 如无另外标注,文章为 春梅狐狸 原创,如有疏漏欢烦请指正,文章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须经授权并支付稿费;

※ 所使用的图片、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 传统服饰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 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作者 ]

如果喜欢 记得关注

笔者已出版《图解中国传统服饰》,请多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