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婚之夜,闻一多为了不与新娘子同房,他不洗头、不洗澡、不刮胡子。新娘高小姐的花轿到了家门口,他还在书房学习。家人强行将他

作者:不惧孤读

新婚之夜,闻一多为了不与新娘子同房,他不洗头、不洗澡、不刮胡子。新娘高小姐的花轿到了家门口,他还在书房学习。家人强行将他押出去,拜了堂,送进了洞房。之后,他没逃过真香定律,一生忠于高小姐,死都不愿意分离。

14岁那年,闻一多考上清华大学,成为全家的骄傲和希望。

他的父母担心儿子去了大城市心野了,给他订下远房亲戚家的高小姐为妻。

快毕业的时候,他的父母又担心儿子出洋留学、不再回来,拼命催促他回家结婚。

闻一多不愿忤逆父母,只好回到老家。

可是,想到要娶一个旧式女子,他一点儿都开心不起来。

于是,他提出:

婚礼的仪式一切从简,不祭拜祖先,不行跪拜礼,不闹洞房。

为了拴住儿子,父母竟然点头答应了。

只是,高小姐实在是太委屈。

这还没完,她都进门了,新郎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难道,闻一多逃婚了?

父母连忙派人去找,发现是虚惊一场。

只见,闻一多一个人躲在书房里,正在攻读书本。

逃婚会让父母难过,逃婚也会影响高小姐的名节,他不愿意做。

可是心里不爽啊,怎么发泄呢——

他不洗头、不洗澡、不刮胡子、不穿礼服……

闻一多用这种小孩子脾气,表示自己的心不甘情不愿。

当然,孩子不听话,“揍”一顿就好了。

父母即刻命人,将闻一多扛了出去,火速拜堂、押入洞房。

古人有云,人生三大喜事为: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闻一多的洞房花烛夜,真够憋屈的。

他的新娘名叫高孝贞,大字不识几个。

一个学富五车的清华才子,和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姑娘,连尬聊都没办法。

闻一多苦恼不已,突然,他灵机一动!

既然他们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高孝贞没有念过书,无法跟自己沟通。

那么,送高孝贞去上学,不就好了吗?

于是,婚后闻一多不顾父母反对,坚持将高孝贞送去武昌女子职业学校。

高孝贞是个勤奋的人,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她逐渐成长为一个新女性。

她的很多看法,开始跟闻一多有了默契。

等到闻一多出国留学,他们的感情已经一日千里。

在大洋彼岸,闻一多思念着高孝贞,写下了著名的《红豆》组诗。

再等到闻一多学成归来,夫妻俩终日为伴,感情越来越融洽。

渐渐地,闻一多变成离不开妻子的丈夫了。

“一见钟情固然是生命的礼物,日久生情则是建立在两人完全了解和懂得之后,更加难得和稳定。”

后来,夫妻俩虽然经历许多坎坷,但是始终相濡以沫,共同抚养两人的五个子女,日子虽然清苦,但不失甜蜜。

“生活的磨砺叫两个相敬如宾的人逐渐懂得对方的珍贵,那种逐渐融入生命的、呼吸与共的爱情,更是亲情。”

1946年,闻一多不幸丧生,高孝贞改名高真,继承了他的革命事业。

1983年,高真病逝,享年81岁。

1996年,根据高真生前遗愿,子女们将她的骨灰合葬于闻一多墓,墓碑改建为“闻一多·高真”墓。

闻一多曾说过:“只有对感情忠实的人,才能尝到感情的滋味。”

他一生之中只有高孝贞一个女人,真正地做到了忠实于爱情。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友友们留言讨论~

(这里是不惧孤读,分享一切喜欢的故事、书籍、人物传记,谢谢您的阅读~)

参考资料:《我在等风,也在等你》——白凝

新婚之夜,闻一多为了不与新娘子同房,他不洗头、不洗澡、不刮胡子。新娘高小姐的花轿到了家门口,他还在书房学习。家人强行将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