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聞一多為了不與新娘子同房,他不洗頭、不洗澡、不刮胡子。新娘高小姐的花轎到了家門口,他還在書房學習。家人強行将他押出去,拜了堂,送進了洞房。之後,他沒逃過真香定律,一生忠于高小姐,死都不願意分離。
14歲那年,聞一多考上清華大學,成為全家的驕傲和希望。
他的父母擔心兒子去了大城市心野了,給他訂下遠房親戚家的高小姐為妻。
快畢業的時候,他的父母又擔心兒子出洋留學、不再回來,拼命催促他回家結婚。
聞一多不願忤逆父母,隻好回到老家。
可是,想到要娶一個舊式女子,他一點兒都開心不起來。
于是,他提出:
婚禮的儀式一切從簡,不祭拜祖先,不行跪拜禮,不鬧洞房。
為了拴住兒子,父母竟然點頭答應了。
隻是,高小姐實在是太委屈。
這還沒完,她都進門了,新郎卻連個人影都沒有!
難道,聞一多逃婚了?
父母連忙派人去找,發現是虛驚一場。
隻見,聞一多一個人躲在書房裡,正在攻讀書本。
逃婚會讓父母難過,逃婚也會影響高小姐的名節,他不願意做。
可是心裡不爽啊,怎麼發洩呢——
他不洗頭、不洗澡、不刮胡子、不穿禮服……
聞一多用這種小孩子脾氣,表示自己的心不甘情不願。
當然,孩子不聽話,“揍”一頓就好了。
父母即刻命人,将聞一多扛了出去,火速拜堂、押入洞房。
古人有雲,人生三大喜事為: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聞一多的洞房花燭夜,真夠憋屈的。
他的新娘名叫高孝貞,大字不識幾個。
一個學富五車的清華才子,和一個不識字的鄉下姑娘,連尬聊都沒辦法。
聞一多苦惱不已,突然,他靈機一動!
既然他們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高孝貞沒有念過書,無法跟自己溝通。
那麼,送高孝貞去上學,不就好了嗎?
于是,婚後聞一多不顧父母反對,堅持将高孝貞送去武昌女子職業學校。
高孝貞是個勤奮的人,随着看的書越來越多,她逐漸成長為一個新女性。
她的很多看法,開始跟聞一多有了默契。
等到聞一多出國留學,他們的感情已經一日千裡。
在大洋彼岸,聞一多思念着高孝貞,寫下了著名的《紅豆》組詩。
再等到聞一多學成歸來,夫妻倆終日為伴,感情越來越融洽。
漸漸地,聞一多變成離不開妻子的丈夫了。
“一見鐘情固然是生命的禮物,日久生情則是建立在兩人完全了解和懂得之後,更加難得和穩定。”
後來,夫妻倆雖然經曆許多坎坷,但是始終相濡以沫,共同撫養兩人的五個子女,日子雖然清苦,但不失甜蜜。
“生活的磨砺叫兩個相敬如賓的人逐漸懂得對方的珍貴,那種逐漸融入生命的、呼吸與共的愛情,更是親情。”
1946年,聞一多不幸喪生,高孝貞改名高真,繼承了他的革命事業。
1983年,高真病逝,享年81歲。
1996年,根據高真生前遺願,子女們将她的骨灰合葬于聞一多墓,墓碑改建為“聞一多·高真”墓。
聞一多曾說過:“隻有對感情忠實的人,才能嘗到感情的滋味。”
他一生之中隻有高孝貞一個女人,真正地做到了忠實于愛情。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友友們留言讨論~
(這裡是不懼孤讀,分享一切喜歡的故事、書籍、人物傳記,謝謝您的閱讀~)
參考資料:《我在等風,也在等你》——白凝